学术投稿

脊索瘤的X线及临床表现

张爱军;王银昌;陈运江;王传荣

关键词:
摘要:脊索瘤(chordom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本文报道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脊索瘤二例,着重讨论其X线及临床表现.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在胸部创伤中肋骨骨折为常见,而X线平片是目前检查的前选方法,除了可以发现肋骨骨折外,尚可发现锁骨、肩胛骨等部位的骨折,以及是否合并气胸、液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皮下纵膈积气等异常改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外伤时骨折端无明显错位或骨折端有嵌入,造成有些肋骨骨折胸部X线平片很难发现,另外有些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是在抢救过程中床边摄片,X线照片质量较差,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诊断,给病人造成痛苦或危及生命,有些给法医鉴定带来困难,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人收集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资料完整,胸部创伤中有肋骨骨折的患者262例,并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8例X线平片首诊漏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童春荣;王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睾丸肿瘤的CT诊断

    睾丸肿瘤较少见,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2%[1],但它却是青状年男性常见的实体肿瘤,几乎都属于恶性,良性肿瘤少见,主要是成熟型畸胎瘤,而成人该肿瘤仍要按恶性对待.CT对睾丸恶性肿瘤的主要价值是对转移灶的发现、临床分期及疗效的评价.作者对4例睾丸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认为在注重发现转移灶的同时,对肿瘤本身的CT影像仍应认真对待,要注意观察其大小,形态,内部密度,邻近组织筋膜情况等,同时详细掌握临床资料,参考实验室检查,才会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谢君伟;王小燕;南喜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FZXI-200型200mA诊断X线机故障1例的检修

    目的:X线机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细心选择与原部件各参数相同的,以免延误工作.方法:短路法与测量法.结果:时间继电器XJ线圈断路,更换与原线圈电压相同的新继电器,新继电器仍不工作,测新继电器线圈欧姆值与旧线圈不一样.结论:线圈欧姆值小的新继电器装入原线路中不能正常工作.

    作者:王武修;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视优维显在泌尿系造影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注射液因其造影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被临床广泛运用于X线造影检查中.但在造影检查中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值得重视防范和减少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宁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心理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思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往往需要终生治疗.而胰岛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针对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不同心理,进行了以下分析并施以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投照位置对小儿胸片诊断价值的浅析

    小儿胸部疾病较多,各种病的变化复杂,在X线片上有不同形态及密度反映,特别是在每个摄影位置上的表现也不相同.如何以佳的投照位置显示出小儿胸部典型的X线征象,我进行了探讨,现将粗浅的见解简述如下.

    作者:包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数字化成像与传统的乳腺屏/胶钼靶摄片

    目的: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原理,实现乳腺钼靶片数字化成像的基本过程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对700余例乳腺摄片使用IP板摄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可以实现乳腺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高质量图像.结论:拥有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乳腺数字化成像.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 图像评价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与枕骨大孔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交通及突发事件的增多,使颅底骨折病人越来越多,由于X线平片受条件的影响,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不便,颅脑CT平扫不能充分显示颅后窝的骨质情况.螺旋CT三维成像显现枕骨大孔区骨折的情况,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给临床带来了可行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富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组织萎缩的CT测量与诊断

    目的:探讨脑萎缩的CT诊断征象.方法:主要通过测量以下几组与脑组织形体有关的数据从而确定脑组织形体属正常或萎缩改变:①脑沟纹的数量与深度;②脑室腔前角及体部的宽度;③侧裂池的宽度.将全部被测量的448例颅脑CT数据资料分成四个组:正常、轻、中、重度脑萎缩.结果:在总448例中正常组122例,轻度脑萎组144例,中度脑萎组78例,重度脑萎组104例.结论:认为CT检查对脑萎缩的形态学诊断是行之有效的佳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主要部位脑沟纹及脑室腔数量化的改变,并可再结合其他脑池脑室形态及脑组织密度的改变,进而推论出脑萎缩的程度,及进一步考虑是否并发有其他脑病存在,从而更好地对脑萎缩病变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对延缓脑组织退化改变的认识及改善脑萎缩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妙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视神经孔X线投照技术的改进

    在X线投照技术中,视神经孔的投照方法是: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旁、头部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颧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视神经孔在眼眶的外下方显影,并且要投照对侧以作比较.

    作者: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附40例报告)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软组织成分.结果:40例卵巢恶性肿瘤术前37例明确定位、定性诊断.肿块表现为骨盆内不规则软组织影,92%直径>5cm,81%为囊实性,边缘不规则,78%可见分叶,8%可见钙化,病灶实性部分见明显不均匀性强化.转移表现多为腹水及临近器官结构受侵.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卵巢恶性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髓质海绵肾的X线表现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及泌尿系造影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人先照腹部平片而后再做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此例病人手术证实与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吻合.结论: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对髓质海绵肾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有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吴鹏;刘洪斌;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ACS及互动式影像远程会诊的创建及效益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IS)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的影像科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作者:简昌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mA X线机控制台不能得电的检修

    目的:为使机器正常工作.方法:测量法、断路法及观察法.结果:诊断床直立限位开关上连线断路并对地短路.结论:因对地短路,引起控制台得电后电源空气开关自动跳闸,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作者:王武修;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击致肩胛骨粉碎性骨折1例报告

    肩胛骨骨折少见,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0.3%,约为第22位,电击致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更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6岁.双手操作金属压力盘,因电线与手持轮盘连接而触电,触电瞬间感觉右上肢及右肩背部强烈的痉挛、抽搐,但未摔倒.临床检查:双上肢及肩背部皮肤未见烧伤及溃破,右上肢及肩背部疼痛,不能抬举,旋转受限,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马质军;马英杰;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乳腺X线照片质量的体会

    X线乳腺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乳腺X线诊断的质量,是基于技术质量所提供的优质影像为依据的.在常规的乳腺X线检查中,一份优质的乳腺X线片,是作出正确X线诊断的先决条件.但在常规乳腺X线摄影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X线胶片质量、X线机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技术操作、显定影液及暗室处理等.须知道,准确的乳腺X线诊断,必须有高质量的照片,没有高质量的乳腺X线照片,就没有高标准的乳腺X线诊断.一张优质的乳腺X线照片,应将乳腺的内部结构及微细改变清晰显示.而质量较差的照片,有些微小病变往往由于影像模糊观察不清而造成漏诊.所以,在乳腺投照技术中,提高乳腺X线片影像质量尤其重要,现将影响乳腺X线片质量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艳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15例X线及病理分析)

    目的:增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像认识,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NRDS患者15例,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X线征象分级,15例中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1例.合并吸入性肺炎2例,肺出血1例.典型X线表现为肺野透亮度减低、肺内广泛的网状、粟粒状高密度影,并伴有多发的含气支气管影.结论:X线平片尤其是计算机X线摄影是NRDS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赵云秋;郑永康;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确保MRI检查顺利进行

    由于MRI检查时间比其它医学检查时间长,且机器噪声大,许多病人检查完后感觉在受罪,为了让病人能够愉快接受MRI检查,并且检查完后感觉不难受,现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如下几点看法.

    作者:蓝萍;林瑜;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拉米呋啶+苦参素(LM)组36例和拉米呋啶组(L)组30例.治疗前后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HBVM)、HBV-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HBeAg阴转率和肝功ALT复常率均较单纯拉米呋啶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阴转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LM组发生HBeAg血清转换4例,而L组无HBeAg血清转换病例发生.结论: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两药联合取长补短有协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