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错位型股骨颈骨折在X线平片上的判断

张学忠;丁霞

关键词:
摘要: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从内因来说,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外因则多为在走路时不慎滑倒,身体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至股骨颈发生骨折.在青少年,股骨颈骨折较少,常为较大暴力引起,且不稳定型多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CR系统在床旁照片中的作用

    目的 CR以清晰的图像质量,快捷的成像速度,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通过CR系统在床旁照片中的应用来探讨CR系统的优越性及曝光条件的选择.

    作者:张志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应用(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3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MPR或三维重建.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真假腔内膜片、破口位置及主动脉壁钙化.MPR及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方法,其多种后处理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帮助较大.

    作者:施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神经元移位异常2例

    例1男25岁.智力正常,发育良好,癫痫反复发作二十余年,2-3个月一次,CT扫描:左顶叶大脑回脑沟加深,灰质团块深入半卵圆中心白质区,并达侧脑室体部,CT诊断灰质异位.

    作者:乔向红;邹志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Ebsteins畸形并肺动脉狭窄及全内脏反位1例

    先心病畸形肺动脉反位实属罕见,现报道1例.患者女,24岁,心悸气短,无力,就诊.查体: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压:80/60KPa.

    作者:马英杰;刘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伤性脾破裂CT征象分析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远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脊索瘤的X线及临床表现

    脊索瘤(chordom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本文报道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脊索瘤二例,着重讨论其X线及临床表现.

    作者:张爱军;王银昌;陈运江;王传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自制乳突多功能摄影架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时,在胶片上显示了人的手骨,此后X线成为了研究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成为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科研及工业探伤等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上世纪后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现代影像学发展的飞跃,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X线的解剖内容,但仍不能完全代替X线解剖.

    作者:周道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损害的MRI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大的承重关节之一,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概率很高,作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首发病变,对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60例72个慢性损伤膝关节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分析了软骨关节面损伤的MRI征象,以探讨MRI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损害的能力.

    作者:董建文;周晟;靳金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软骨发育不良1例报道

    患儿男性5岁.上肢手指逐渐增粗变形,前臂畸形、弯曲,下肢趾骨增粗,因股、胫骨生长障碍引起膝外翻畸形.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钼靶X线摄影的技巧与要点

    目的:探讨钼靶X线的摄影技术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这几年乳腺摄影工作的步聚、技巧、要点.结果:摄影手法的熟巧,技照条件选择的恰当,是获得一张良好乳腺片的前题.结论:钼靶X线以其操作简便,价格低,信息量大,图像清晰而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手段.

    作者:龙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目的:评价HRCT对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经胸外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26例病例,并均采用了HRCT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6例75个肺段,其中柱状型10例,静脉曲张型5例,囊状型2例和混合型9例.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在诊断方面可以取代较痛苦的传统支气管造影.

    作者:袁斌;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胃癌的CT检查价值

    胃癌的CT扫描检查临床应用不多,有关文献报道较少,我们收集了2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刘力波;杨建秀;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髓质海绵肾的X线表现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及泌尿系造影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人先照腹部平片而后再做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此例病人手术证实与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吻合.结论: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对髓质海绵肾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有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吴鹏;刘洪斌;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CT价格的降低,其肺部检查率将显著增长,其常规扫描CT球管的负荷将加大,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管电流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省开支,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本文着重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的应用.

    作者:周雄;周益军;刘晓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膜间皮瘤的平片及CT表现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在胸片及螺旋CT中的表现特点,对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更深一步认识.方法:对1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用DR摄片及GEFⅡ螺旋CT,自肺尖至膈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螺距1.5∶1.结果: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节影2例,广泛性胸膜不规则增厚并多发结节影8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巨大胸内肿物2例.右侧8例,左侧4例.结论: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局限性多为良性,弥漫多发结节影及巨大肿块者多为恶性.

    作者:王文秀;靳军;纪俊雨;李斐;蔡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乳腺X线照片质量的体会

    X线乳腺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乳腺X线诊断的质量,是基于技术质量所提供的优质影像为依据的.在常规的乳腺X线检查中,一份优质的乳腺X线片,是作出正确X线诊断的先决条件.但在常规乳腺X线摄影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X线胶片质量、X线机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技术操作、显定影液及暗室处理等.须知道,准确的乳腺X线诊断,必须有高质量的照片,没有高质量的乳腺X线照片,就没有高标准的乳腺X线诊断.一张优质的乳腺X线照片,应将乳腺的内部结构及微细改变清晰显示.而质量较差的照片,有些微小病变往往由于影像模糊观察不清而造成漏诊.所以,在乳腺投照技术中,提高乳腺X线片影像质量尤其重要,现将影响乳腺X线片质量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艳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肺炎性假瘤是由肺内各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延续丽来的肿瘤样炎性增生性病变.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误为肿瘤,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2例肺炎性假瘤进行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林秀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窦、鼻咽部CT检查操作体会

    我院自2004年8月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至今,已为2210例病人进行过鼻窦或鼻咽部检查.现就如何选择不同的扫描方法,扫描、重建参数的设置及摄片要求谈如下三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蓝萍;潘荔娟;刘全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视神经孔X线投照技术的改进

    在X线投照技术中,视神经孔的投照方法是: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旁、头部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颧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视神经孔在眼眶的外下方显影,并且要投照对侧以作比较.

    作者: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型X线机故障3例分析

    例1故障 技术选择在平床滤线器摄片位置,开启机器,当将暗匣放入滤线器片盒中途入时,即随机的出现瞬间X线曝光现象,此时旋转阳极未转.

    作者:王延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