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郑文博;岑钧华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炎的结果,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乙醇、瘀血、梗阻性胆淤及遗传代谢缺陷等,在我国以肝炎肝硬化多见,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占大部分.我们根据扶正祛瘀的原则,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益气健脾、软坚活血组方,治疗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的肝炎肝硬化60例,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进;陈曦;张赤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和总结应用SF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经验.方法:应用SF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18例.分别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3~18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发生断钉、断棒、感染.15例不全瘫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但3例完全截瘫者功能无恢复.结论:SF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固定可靠,创伤小,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健;胡常胜;赵基民;袁正清;肖立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小分子干扰RNA片段(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长度为21~23 nt的小片段双链RNA.近年研究发现,siRNA可特异识别由靶基因转录的mRNA,并切割其中与siRNA反义链互补的区域,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利用这种RNA干扰技术封闭某些目的基因,阻止相应蛋白的表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就siRNA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彭思达;谭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TF)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人均视病情给予抗癌化疗.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52例,加服TF 3 mg,每天2次,化疗前1周开始用药至化疗后4周;对照组50例,无辅助用药.观察化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GCS-F使用、继发感染和抗生素使用人数.结果:TF辅助治疗组在化疗后白细胞数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快,而且白细胞降低人数、GCS-F使用人数、继发感染人数和抗生素使用人数均比对照组少.结论:TF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可有效地减轻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张显杰;李俊山;刘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代乙酰胺(TAA)致大鼠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HE/MHE)的量-效关系.方法:设立3个TAA剂量组,分别以200、250、350 mg/(kg·d)剂量的TAA隔日行腹腔内注射,共2次,建立不同剂量TAA致大鼠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1 d后进行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门静脉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能,肝脏病理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TAA组的大鼠在HE/MHE发生率,肝性脑病分级评分,内毒素,血氨,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TAA剂量越大,内毒素和血氨水平越高,肝功能损害和肝脏病理变化越明显,HE/MHE发生率和肝性脑病分级评分越高,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TAA致大鼠肝性脑病模型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200mg/(kg·d)剂量TAA为制备MHE模型的适宜剂量.
作者:张美华;贾林;杜洪;苏常青;李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东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中低分子量多肽(low molecular weightpepitide,LMP)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69例广东籍变应性鼻炎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低分子量多肽基因LMP2和LMP7进行扩增,并以Hha Ⅰ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①变应性鼻炎患者LMP7A/A频率占8.70%,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1.35%,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变应性鼻炎病人中LMP7等位基因A的频率占36.23%,B的频率占63.77%,与正常对照组的A为47.09%、B为52.9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LMP7等位基因A与AR的发病呈负关联,B与AR的发病呈正关联.
作者:李敏雄;张建国;陈观贵;陈盛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ICU早期监测和有效护理措施,为今后院内开展新技术项目--肝移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首例肝移植术的患者危重期进行早期监测和专科护理.结果:经过在中心ICU的及时治疗、早期严密监测及专科护理,该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期,并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危重期通过加强严密监测治疗、精确判断、及时处理,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衡度过术后早期重症监护期,为肝移植今后的存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卢肖兰;陈凤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两种免疫因素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测定妊高征组及对照组各38例HLA-DR4抗原基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封闭抗体对配偶CD3、CD4、CD8抗原的封闭作用.结果:妊高征患者HLA-DR4抗原基因检出率(36.84%)高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妊高征夫-妻和母-胎间HLA-DR4相容性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封闭抗体对配偶CD3、CD4、CD8抗原的封闭作用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胎间免疫失衡可能与妊高征发病有关.
作者:袁晓兰;黄艳仪;陈敦金;廖宝平;黎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低温缺氧/复温供氧新生鼠出血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方法:8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三个实验组(H2、H4、H4R2组),H2和H4组分别予以单纯低温(10℃)缺氧(5%O2)2、4 h,H4R2组低温缺氧4 h后,再暴露于常温(37℃)高氧(95%O2)环境2 h.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2、H4组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P<0.05),H4组则有显著下降(与H2、H4组比较,P<0.05),但仍高于C组.低温缺氧阶段其表达水平与低温缺氧时间、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729、0.76,P<0.01).结论:HIF-1α参与了低温缺氧/复温供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出血病变过程.
作者:陶莉;陈克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铅对新生期长爪沙鼠脏器发育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6~7 d的长爪沙鼠11窝,按窝数随机分成对照组、低铅组和高铅组,分别隔日腹腔注射乙酸铅溶液9次染毒,测定血铅和血液生理指标,并取脑和各脏器称重.结果:铅染毒组沙鼠的增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铅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铅与增重呈负相关(r=-0.537,P<0.01);染毒组的脑、心、肝、肾和睾丸等脏器重量以及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白细胞数(WBC)、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铅可抑制新生期沙鼠的生长发育,造成器官和血液系统的损伤.
作者:韦永芳;戴丽军;黄莉;梁成结;刘寒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含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69例经胃镜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胃炎且Hp阳性的连续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雷贝拉唑组(RAC组)和奥美拉唑组(OAC组).RAC组:雷贝拉唑10mg;OAC组:奥美拉唑20mg;两组均联用阿莫西林1000 mg和克拉霉素500mg,疗程1周.采用PCR-RFLP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析.结果:160例完成治疗方案.RAC组及OAC组的Hp根除率按PP分析及按ITT分析均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RAC组中,弱代谢型(PM)、中间代谢型(IM)及强代谢型(EM)各基因型间Hp根除率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OAC组中,IM型与EM型间(P<0.01)及EM型与PM型间(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而IM型与PM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组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根除Hp,两组总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根除Hp中疗效较稳定,个体间差异小.
作者:姜英杰;李瑜元;聂玉强;王红;沙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瘤体中血管黏附分子(VCAM-1)及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血管生长、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1例食管癌、8例良性食管溃疡、10例正常人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5例正常人、30例食管癌术前和术后1周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瘤体及外周血清中VCAM-1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VCAM-1不仅在食管癌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在食管癌细胞膜上也有表达,而且VCAM-1的表达强度、表达率与食管癌血管的生长和转移有关.食管癌组病人外周血清中sVCAM-1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并且术后食管癌病人血清中sVCAM-1的浓度下降(P<0.01).结论:VCAM-1在食管癌的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sVCAM-1有望成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复发的指标.
作者:郑斌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讨糖尿病足之佳外科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近10年来治疗之19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即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创面床情况、手术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经住院综合治疗,创面床经准备,创面可自愈或接受植皮;38例局部皮瓣转移覆盖之创面仅16例一期愈合.结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宜在创面床充分准备后行皮片移植术,不主张以局部皮瓣覆盖创面.
作者:朱斌;朱家源;李新强;张涛;唐冰;陈东;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含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切断老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imbria-fornix,FF),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基底前脑PV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穹窿海马伞切断1个月后,损伤组损伤侧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MS)和斜角带核(vertical diagonal band,VDB)的PV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P<0.05),分别减少58.4%和36.8%.细胞形态学参数改变明显(P<0.01),细胞膜受体含量显著减低(P<0.05).结论: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含小白蛋白神经元也逆行性溃变.
作者:冷水龙;龙大宏;洪乐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对空回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对常见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的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可观察黏膜小病变,清晰显示病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9.1%(41/46).结论: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准确,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文志辉;王海林;钟婉乔;刘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草酸铂(艾恒)联合5-氟脲嘧啶和醛氢叶酸对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毒性.方法:对21例Duker's分期B~C期的术后大肠癌做上述药物化疗并与同期同病种的13例术后以5-氟脲嘧啶加醛氢叶酸化疗做对照.用药剂量为化疗第1天紫杉醇180 mg/m2静脉滴注.草酸铂150 mg/m2腹腔内灌注,5-氟脲嘧啶0.5g/d静脉注射,醛氢叶酸90mg每天3次口服.化疗第2~5天只续用5-氟脲嘧啶和醛氢叶酸.5 d为1疗程,每月1次,共用4至6疗程不等.结果:联合化疗组的CR(完全缓解)、SD(稳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R(部分缓解)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除脱发外,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草酸铂、醛氢叶酸、5-氟脲嘧啶用于大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是有效和安全的,能延长生存期、减少复发.
作者:雷建;郑文博;岑钧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联合电灼观察外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对治疗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予电灼加局部外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电灼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后第1、2、3月复诊,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5.6%、6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电灼局部外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能够有效地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
作者:黄新宇;杨健;杨文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荧光显微镜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FCⅡNNAV单用及联合阿霉素(ADM)体外对K562/A02的毒性作用、凋亡作用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FCⅡNNAV单用对耐药K562/A02及敏感K56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5±0.01)μg/mL和(0.67±0.11)μg/mL.FCⅡNNAV联合ADM体外对细胞K562/A02有较强的协同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FCⅡNNAV能明显诱导细胞K562/A02凋亡,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FCⅡNNAV能使细胞K562/A02的Bcl-2表达下调,表达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结论:FCⅡNNAV对细胞K562/A02及细胞K562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并与抗癌药ADM有较强协同作用.FCⅡNNAV能明显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左长清;林振桃;孔天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马桑内酯慢性癫痫模型中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癫痫的关系.方法: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亚致惊剂量肌注的方法建立慢性癫痫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注射.用振动切片机连续冠状切片,选取含海马结构中部的相邻切片,行GAD65/GAD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马桑内酯致痫组大鼠均被点燃,且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发作的潜伏期逐渐缩短(从50 min减少到10 min左右),发作时间逐渐延长(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对照组均无发作.2.海马各区和齿状回GAD65/GAD67阳性神经元数在马桑内酯致痫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免疫反应减弱.结论:马桑内酯致痫鼠中GAD65/GAD67神经元数目的减少,免疫反应减弱,与癫痫关系密切.
作者:陈德忠;廖卫平;陈盛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重视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同时并存的临床现象,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9年至2002年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12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2例均有月经改变或绝经后阴道流血,诊刮符合率66.7%,较文献报道稍低.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不符率达50%.结论:临床工作中重视患者月经史的改变和绝经后阴道流血,警惕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并存的情况,防止延误诊断,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阴道B超、诊刮术、宫腔镜各有优缺点,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廖乐君;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