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星;袁敏翰;陆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超声图像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超声诊断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图像、术中所见及临床过程,就其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5例中,197例术中找到结石,共232枚,二维超声符合率为75.0%,二维+彩色多普勒为97.8%,5例术中未找到结石,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经保守治疗后排出.结论: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和定位很有实用价值.
作者:廖海星;袁敏翰;陆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蛇毒膜毒素(CTX)对移植性肿瘤的抑制及其对肿瘤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在各组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3 d后各实验组小鼠分别腋下注射CTX0.8 mg/kg、0.4 mg/kg、0.2 mg/kg各0.1 mL,连续10 d.分析统计荷瘤小鼠的体重变化和肿瘤抑制率,并通过核仁组织区银染技术(AgNOR)和bcl-2蛋白的免疫组化实验,探讨CTX对体内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CTX各剂量组荷瘤小鼠的平均瘤重和瘤/体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地减少(P<0.01),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CTX对体内S180肿瘤细胞的核仁形成区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底、中、高剂量组的AgNOR数(3.693、2.578、1.042)均比对照组(x=3.858)明显减少,且随着CTX处理的浓度越大,AgNOR的数目也越少(P<0.05,P<0.001);对照组肿瘤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强烈,经CTX处理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或被完全抑制.结论:CTX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DNA基因的活性和干扰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干扰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朱蔚云;梁敏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而进行本研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对肺癌病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SH2基因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和肺癌的临床特征对修复基因hMSH2表达的影响,以及hMSH2基因与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基因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32.0%(48/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SH2基因表达低下;16.0%(8/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2%(1/50)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可检出hMSH2基因表达低下.分析各种暴露因素和临床特征时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未发现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因素.但发现P53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与hMSH2表达低下有一定的关联,P值为0.02.hMSH2与C-MYC、K-RAS、BCL-2和hTERT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性关系,P皆>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P53突变蛋白、K-RAS癌基因蛋白和hTERT基因的过度表达是肺癌的危险因素,DNA修复基因hMSH2的正常表达是肺癌的保护因素,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和其他基因的影响后,hMSH2表达低下与发生肺癌的危险度OR值为9.17(1.31,64.09),P=0.035.结论:DNA修复基因hMSH2的正常表达在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该基因的低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易感性的标志.
作者:吕嘉春;廖永德;王云南;何敏;王孝养;施侣元;吴中亮;陈家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胆道镜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方法.方法:对48例经胆道镜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病例的资料进行总结.其中左肝管结石20例,右肝管结石16例,左右肝管结石12例,单发结石13例,多发结石25例;经T管窦道入路45例,经胆肠吻合皮下预置空肠盲袢入路3例.结果:取石碎石成功率100%,合并胆道出血7例(14.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胆道镜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也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张永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0例病人中有11例行手术治疗(11/20),9例病人予抗炎治疗,7例母婴平安出院,1例胎儿感染性流产,1例胎儿早产.结论: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妊娠各期,由于妊娠的特殊性,容易误诊,应认真体检,做到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饶安娜;高眉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膀胱镜、B型超声(B超)、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8例确诊为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膀胱镜、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结果:膀胱镜、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38/38)、92.1%(35/38)和68.4%(26/38);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对于膀胱癌分级较高和肿瘤体积较大患者,B超和尿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较高.结论:膀胱镜、B超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作者:黄锦华;李泗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3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行一期或早期带软组织蒂的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手术的总结.结果:13例患者转移皮瓣均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无臃肿,感觉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软组织蒂的隐动脉皮瓣用于修复同侧膝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所致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易行,皮瓣成活率高;皮瓣感觉正常、耐磨性好.
作者:李佑龙;黄新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后用曲马多进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血浆胃动素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孕妇,双盲随机分为2组:P组(n=30)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以1%曲马多进行PCEA;N组(n=30)为对照组,即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未进行镇痛.结果:麻醉后P组和N组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术后4 h呈显著性下降(P<0.01),至术后12 h两组的胃动素水平均呈现回升接近术前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P组比N组有提早趋势(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胃肠道功能有抑制作用,手术创伤对胃肠功能恢复也有影响.术后应用1%曲马多PCEA并不延长麻醉对胃肠道功能的抑制时间.
作者:刘继云;佘守章;董源洪;廖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阴道镜辅助下,高频电刀行子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治愈率和减少结痂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糜烂Ⅱ度、宫颈糜烂Ⅲ度、CIN Ⅰ、CIN Ⅱ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研究组在宫颈环行电切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为95.8%,有效率为100%,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为0.42%,较对照组治愈率为80.9%,有效率95.8%,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为19.1%,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辅助下,高频电刀行子宫颈环节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充分了解病情,热悉技术操作的特点、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结痂期出血,是顺利完成宫颈环行电切术的重要环节.
作者:孔丽雅;李锦玉;刘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东莞市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按NCCLS规定,采用纸片法检测常用抗菌药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出的1403菌株位居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特治星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除4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外,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菌株.结论: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掌握细菌耐药的新动态,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十分必要.
作者:陈泳;张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采血后,用Coulter ACT血球计数仪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Beckman CX3生化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RBC、HCT、HGB、MCH和WBC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CV、MCHC、RDW、PLT、MPV、PCT和PDW等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UA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PROT、GLB、A/G、BUN、CREAT、CHOL、TRIG、ALT和血清电解质(Na+、K+、Cl-、总Ca2+)等均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爪沙鼠血液的生理生化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但多数指标差异不显著.
作者:戴丽军;肖庆忠;梁成结;韦永芳;文端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实验室特征.方法:对30例SARS病人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微生物学以及生化、免疫等各项指标检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SARS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有差别,其中血清酶AST、CK、CK-MB、LDH、LDH同工酶(LD1)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血常规WBC、LY%、GR%、RBC、Hb、Plt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常见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及体液培养标本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2/30)、嗜麦芽假单胞菌(2/30)、表皮葡萄球菌(MRSE)(1/30)、赛氏葡萄球菌(MRSCN)(1/30).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对上述相应菌敏感率高.结论:SARS的实验室特征显示出该病对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有损害,对进一步研究及诊治该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蒋月婷;肖庆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nension)目前仍是我国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妊高征的病因病理及其引起的脏器功能损害研究较多.
作者:黄艳仪;陈敦金;陈小曼;佘若菁;苏念军;袁晓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P对13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健、患侧的P15、P25、P40.结果:SEP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1).SEP与治疗效果有关联(P <0.05).结论:SEP客观反映脑梗死患者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功能受损情况,并帮助预测其预后.
作者:周进;李泽;刘月香;潘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压氧和刺五加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95例,只以高压氧治疗;治疗组95例,给予高压氧与剌五加联合治疗,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压氧和刺五加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煜;丘熙廉;赵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临床诊断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的临床资料,并时重症AP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病、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共38例,89%为60岁以下患者(34/38);87%有明确的接触史(33/38).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密切接触.临床特点:高热,干咳,呼吸衰竭较早(平均4.98±1.37 d)出现,X线示迅速出现双肺的浸润.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为主,辅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等.30例病愈出院(78.9%),其中11例(11/30)出院时X线胸片示有肺纤维化改变(36.7%);8例死亡(21.1%).结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与密切接触病人有关,多发生于青壮年,但老年慢性病病人感染后病死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经合理的治疗其预后尚好.
作者:陈思蓓;刘晓青;何为群;何国清;徐远达;黎毅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犬模拟临床同种异体原位标准式心脏移植,探讨供心切取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取杂种犬10只,体重在15~20 kg之间,雌雄不限.将其随机分为供心犬和受心犬两组.在热缺血时间为零的情况下,切取供心,进行相应的修剪和心肌保护,再将供心按标准术式移植入受心体内.待植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后脱离辅助循环,观察吻合口及早期心功能情况.结果:5次犬模拟临床原位同种异体标准术式心脏移植实验,供心植入受体内,2例植入心脏自动复跳,3例经1~4次电击除颤后恢复心跳,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130 min,供心吻合时间90 min.除1例左房顶部吻合口处漏血外,余吻合完好,5例均能在循环平稳的情况下脱离辅助循环,1例观察到实验犬清醒.结论:供心切取采取先灌后取,使热缺血时间为零,灌注时应注意灌注确切且防止灌注心脏过度膨胀.切取供心时从左向右,从下向上逆行切除更方便快捷,尽量保留更多血管组织便于修剪,在冷缺血期应使供心均衡受冷,若首次灌注不确切时可将心脏切取后经冠状动脉开口或冠状静脉窦继续灌注,确保心肌保护,减少心肌损伤.
作者:吴兆红;高锦平;陈岗东;王戈菲;王武军;杨锡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探明DNA氧化损伤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而进行本研究.方法:使用针对DNA经受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的含量;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MYC、K-RAS、BCL-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NA氧化损伤与上述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在B(a)P-7,8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和NiS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的变化.结果: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肺良性痛变和正常肺组织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的阳性率分别为92.7%(139/150)、17.5%(21/120)、10.0%(4/40)和5.0%(2/40),肺癌的氧化损伤高于其他肺组织(P<0.01).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层,未见其与DNA氧化损伤之间的关联.分析DNA氧化损伤与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发现肺癌组织K-RAS、BCL-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DNA氧化损伤的含量高有关,而P53、C-MYC和hTERT基因表达与DNA氧化损伤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和NiS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诱导其转化和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标志8-0H-dG出现于细胞转化之前,其量与细胞癌变进程相一致.结论:DNA氧化损伤在肺癌变的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导致K-RAS和BCL-2等基因的改变有关.
作者:吕嘉春;吴中亮;陈家堃;纪卫东;施侣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致病菌的变迁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儿科1996年~2001年收治的274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病人资料,对其中308株病原菌及常见检出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4例患儿共检出致病菌308株,其中在第1组158例中检出致病菌184株,在第2组116例中检出12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近年来的检出构成比明显增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大肠埃希氏菌及其他一些G-杆菌的检出构成比明显下降.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细菌分离株依次为CNS、金葡球、大肠埃希氏菌、G-杆菌;而晚期新生儿组则依次为CNS、金葡球、G-杆菌、大肠埃希氏菌.CN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的耐药性显著上升,分别从88.4%、72.6%、51.6%、69.5%升至90.3%、83.3%、75.6%和70.8%.对大多数第三代头孢及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也有所增加,但仍维持在20%~40%左右.结论:CNS是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增加,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无变化,对万古霉素、泰能、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等抗生素较敏感.
作者:欧慧英;邓素娟;林明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食管内钛镍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共52例病人,食管癌、贲门癌29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2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共置入各种钛镍记忆合金支架54枚.随访观察3~36个月.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改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3例,支架堵塞9例,吸入性肺炎3例,呕血7例,残余漏2例,疼痛和异物感24例,严重返流症状5例.经过相应的治疗,除2例大呕血患者外,其余并发症均得到纠正.结论:虽然食管内钛镍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后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但经过相应治疗,一般均可纠正,它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自发性食管破裂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继先;张本固;蒋仁超;乌达;牟志民;陈保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