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胸部X线投照体会

许树明;杨庆生

关键词:
摘要:儿童胸部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拍摄胸片仍是临床常见主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胸部投照时患儿大多数均不能密切合作,尤其是幼儿以下年龄段患儿.因此欲摄取一张优质的小儿胸片,从投照技术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针对患儿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投照方法,并注意和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总结儿童胸部X线摄影经验,提高了小儿胸部X线摄影质量.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颌面外科术后复苏期的护理

    我院自1992年至今,共收治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病人57例.所有病人手术后均置入麻醉后监护病房,直到渡过危险期,无1例死亡.救治成功率100%.实践证明,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复苏期的护理是提高救治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桂珍;马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2例支气管肺癌临床误诊分析

    支气管肺癌是肺部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部分病人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现将我院2003-2004年,误诊的12例肺癌作一分析.

    作者:鲁照栓;张秀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茎突摄片方法的比照讨论

    茎突起自颞骨鼓下方,乳突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厘米处,伸向前下方,为由乳突根部前内侧向下方生长的骨质突起,正常约3.5厘米,与冠状面的角度约11至25度,长度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及完整、过型等型,过长者有咽喉不适、异物感、耳痛、头痛等临床症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咽部不适的病人,经食道钡餐检查常属正常临床医师为了排除茎突过长所致,需进行茎突摄片检查,为了更好掌握各种摄取茎突片的方法,现将几种摄取茎突片的方法综列如下,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作者:白焕光;谭绪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表现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颇似恶性肿瘤,常易发生误诊.本文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罗才旭;任忠怀;胡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围产期经初产母婴状况分析及护理

    多年临床工作观察,经产与初产在妊娠和生产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各有其特点,无论是心理还是躯体都存在群体差异,自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来我院生产的经初产共观察1706例,就此出现频数较高的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所有观察病例皆为我院产科住院者,孕龄皆大于28周,其中初产1040例,年龄小21岁,大34岁,平均24.7岁;经产666例,小24岁,大45岁,平均28.8岁.由于多数情况是孕妇临产时来医院,产后2-3天即出院,因此我们观察时段是从先兆临产后2天.

    作者:董晶;董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主动脉球影在X线平片上的分析

    目的:比较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在X线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以提高X线诊断.方法:对三组各12例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大小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比,房缺的主动脉球影变小或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基本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增大.结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对鉴别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有意义.

    作者:王华东;初迎幸;宿秀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胸部X线投照体会

    儿童胸部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拍摄胸片仍是临床常见主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胸部投照时患儿大多数均不能密切合作,尤其是幼儿以下年龄段患儿.因此欲摄取一张优质的小儿胸片,从投照技术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针对患儿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投照方法,并注意和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总结儿童胸部X线摄影经验,提高了小儿胸部X线摄影质量.

    作者:许树明;杨庆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钙化的钼靶X线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总结78例乳腺钼靶片上各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包括钙化的大小、形态、数目、分布.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乳腺钙化中证实为良性病变者52例,其中,乳腺增生症30例,纤维腺瘤1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不典型增生4例;证实为恶性病变者26例.结论:乳腺微粒钙化不可认为是乳腺癌的特异性征象,也可较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如在成簇的微粒钙化中出现多种形态或不规则钙化,则提示有恶性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祖建;陈淑君;肖志华;魏善荣;钏冬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003-2004年我院妇科共收治了异位妊娠32例,我们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X线机继电器的故障及检修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X线机电路中的重要控制器件,其频繁动作的特点,导致其故障的多发.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障也大体相同.现总结如下:

    作者:扈金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R的原理及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医学成像的理论和数字方式具有强大的技术进步,使X线摄影数字化得到了发展.传统的X线摄影是以胶片作为成像的介质,发展到计算机摄影(CR)、直接数字摄影(DR),是将X线拍摄的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mage 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灰阶图像.CR与DSA中所述的DR同属数字化成像,提高了图象的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增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实现放射科网络化和无胶片化管理.

    作者:禹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总结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是婴儿肠梗阻的首位原因,空气灌肠是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收集自2002年至今资料完整的58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

    作者:刘杭;张永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我护理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按闭角性青光眼诊断标准,对闭角性青光眼入院患者分组观察,A组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与自我护理疗法,B组单纯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1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痊愈率明显不同,(P<0.01).痊愈后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也有显著差异(P<0.01),经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闭角性青光眼在药物,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玲;杨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套管针加三通管在子痫病人输液的应用体会

    子痫是产科的急症、重症.抢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尽快建立1-2条静脉通路,且具有良好的静脉输液方法,确保急救药物快速、有效、持续地输入.套管针加三通管适合子痫病人输液的特点,且能留置.可明显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刺激,有效地控制抽搐,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DR在影像技术中的优势

    目的:通过DR与传统X线机摄片方法的比较,探讨分析DR在影像技术工作中的优势.方法:DR摄片检查与传统X线摄片检查,从影像质量、材料损耗、废片率、工作效益、工作负荷、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DR检查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曝光时间短、图像采集快、对比度范围大、工作效率高、病变检出率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DR比传统X线摄片有着强大的优势,不久数字化X线机将替代传统X线机.

    作者:曹恒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型超声诊断膀胱肿瘤29例分析

    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现将我院2003-2004年先后经B超、膀胱镜、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海威;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咽癌颈淋巴结复发的放射治疗

    由于鼻咽癌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其对射线的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39%-52%.本文回顾分析13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复发病例,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胶质瘤的CT诊断(附31例报告)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其组织类型繁多,分化程度不等,故CT表现复杂,本文收集了近5年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31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古力孜拉;张锦(火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颌窦瓦氏位立位投照的体会

    上颌窦X线摄影常用的位置是瓦氏位投照,以前我们一直按原来的方法.让患者俯卧于台面,按标准的瓦氏位进行投照,从而对上颌窦内各种疾病及面部外伤进行诊断.然而卧位投照对于上颌窦腔内的液体不能正确显示,因此影响了上颌窦疾病以及外伤的区别与诊断.

    作者:王文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0.75%碘酊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oxsakie病毒(个别由ECHO)引起,多见于婴幼儿,患儿突然高热,咽痛,咽部出现疱疹,多分布于咽弓,软鄂或悬雍垂上,由于咽痛,病儿常有流涎症状.近2年来,我院儿科采用0.75%碘酊局部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邢佑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