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的效果研究

蔡英贤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科, 睡眠质量, 护理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将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睡眠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老年失眠障碍患者92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2组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好,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评分质量更高,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并且从侧面也能够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的生命质量获得明显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PSQI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产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PSQI指标为(6.07±0.94),小于对照组的(10.82±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度及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韩耀光;孙军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并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附加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后,应用SF-36量表调查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将其生命质量进行提升,并改善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朱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23例临床特点及睡眠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睡眠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儿外科、 新生儿科诊治的23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 出生情况和睡眠情况等.结果:平均孕周为(38+5±1+6);出生体重(2.79±0.6)kg;5例早产(21.7%),羊水过多8例(33.3%),13例(56.5%,13/23)患儿合并至少1种以上其他系统畸形,其中心血管系统常见.其中5例(38.4%5/13)合并单纯畸形.常见为Ⅲ型,食管近端-远端平均距离为3 cm,15例(65.2%15/23)新生儿确诊后24~72 h内行手术干预治疗,2例分别于生后6个月、19个月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临床常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常见食管狭窄、 气管软化.所有患儿PSQI评分均<7分,平均PSQI评分为(5.67±1.24)分,均不伴有睡眠障碍.结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患儿睡眠质量尚可,且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的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丽华;杨运刚;吴谨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性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ICU患者失眠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研究和总结对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纳入治疗的ICU患者80例,调查患者失眠相关影响因素,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失眠状况.结果:80例ICU患者中有97.50%失眠,失眠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100.00%)、 疾病因素(51.28%)、 环境因素(41.03%)、 药物因素(15.38%)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失眠例数(14例),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例数(30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心理因素、 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等,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状况.

    作者:关婷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门诊使用GAD-7、PHQ-9量表筛查失眠主诉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门诊使用GAD-7、PHQ-9量表筛查失眠主诉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按照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在问诊后作出是否焦虑、 抑郁的诊断.在首次就诊2周后及每个月进行定期门诊随诊,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GAD-7、PHQ-9量表评估,半年后2组患者均进行治疗效果评判和满意度调查.统计学分析通过t/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失眠伴情感障碍诊断率89.8%,大于对照组的55.2%,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在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随访、 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使用GAD-7、PHQ-9量表筛查失眠主诉患者,可有效提高焦虑、 抑郁症状的识别率,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

    作者:庄文锦;赵振华;魏世超;范玲燕;曹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利眠方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利眠方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 ~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和国医馆的艾司唑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递减治疗,每周减少药量25%,终彻底停药.观察组予利眠方干预治疗.2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每周均由固定医师随访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艾司唑仑服药量、 减药率情况,对改良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苯二氮艹卓戒断症状问卷(Benzodiazepine Withdrawal Symptom Questionnaire,BWSQ)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3.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46.7%和3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艾司唑仑服药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的服药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艾司唑仑减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的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BWSQ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BWS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均为戒断反应相关症状,其中主要表现为虚弱,对照组24例(80.0%),观察组15例(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眠方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艾司唑仑服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患者改善睡眠、 戒断症状等情况.

    作者:于翔;付桂玲;刚丽丽;赵旻;张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曲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 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PSQI量表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翁碧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6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调查问卷,根据PSQI得分分为睡眠质量良好组,与睡眠质量较差组,其中睡眠质量良好组120例,睡眠质量较差组142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的关系.结果:睡眠质量良好组的空腹血糖(7.12±1.45)mmol/L、 餐后2 h血糖(11.32±2.56)mmol/L、HbA1c水平(8.34±2.01)%均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组(10.45±1.01、13.01±2.13、9.67±2.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5分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密切相关,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适当午休,做好预防控制.

    作者:王玉芳;刘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对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进行分组,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160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40例.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采用FMA运动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经统计学分析,睡眠障碍组的各项指标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的MOCA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低,对其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具有严重不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倪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睡眠正常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评估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患者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2.35±0.14)分、 入睡时间(2.55±0.45)分、 睡眠时间(2.36±0.19)分、 睡眠效率(1.89±0.29)分,87例失眠症患者中,阴虚质18例、 血瘀质30例、 气郁质32例.上述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数据存在明显异常.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 血瘀质、 气郁质居多,患者睡眠质量差,需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买迪娜·安尼玩;肖春霞;陈俊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构型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针对超声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构型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1组)、 向心性重构(2组)、 向心性肥厚(3组)、 离心性肥厚(4组)4组.比较4组患者心脏参数及睡眠质量.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 左心射血分散(LVEF)、 相对室壁厚度(RWT)、 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颈动脉脉结构和功能参数:内径(D)、 内径变化幅度(Dis)、 颈动脉局部内中膜厚度(IMT)、 顺应性(CC)、 扩张性(DC)、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差异性,睡眠质量:PSQI及ESS评分,分析患者左室构型参数同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参数相关性.结果:同1比较,2组的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提升,3组D、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4组D、Dis、IMT、CC、PWV、PSQI、ESS评分也有所升高;与2组比较,3组D、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4组D、Dis、IMT、CC、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与1组比较,2组RWT、LVDd、LVSd、PSQI、ESS评分上升,3组LVMI、LVDd、LVSd上升,LVEF下降,4组LVMI、RWT、LVSd、LVDd、PSQI、ESS评分上升,LVEF下降,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组比较,3组LVMI、LVDd、PSQI、ESS评分上升,RWT、LVEF下降.4组LVMI、LVDd、LVSd、PSQI、ESS评分上升,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显示,OS-AS患者左心室构型参数LVMI与IMT、PWV之间程正相比关系.结论:OSAS能够引起左室异常重构反应以及造成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且日间会出现嗜睡,其中左室肥厚OSAS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伤害大,睡眠障碍及日间嗜睡程度重,左室构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具有正相比相关性.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睡眠影响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院区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结束后,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陈秀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定量分析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口腔干燥情况

    目的:采用定量分析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口腔干燥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进行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和分泌功能以及睡眠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指数、 唾液腺排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峰出现时间和唾液腺放射性由高降至低的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2%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对照组中有11%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分析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可客观评价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干燥情况,干燥综合征患者更有可能发生睡眠障碍.

    作者:孟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查房对护士批判性思维及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采用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 患者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心外科ICU的48名护士,按护理层级随机分配,于2017年8—11月设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查房;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设立观察组,进行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2组均每个月底查房,各持续4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2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本院ICU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ICU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干预前后ICU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除了认知成熟度之外,其他条目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实施前后ICU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总分及各条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实施后ICU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可提高ICU护士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还可提高ICU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及睡眠质量,是培养与提高ICU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及自我价值体现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美曲;周锦华;陈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抑郁症的睡眠、生活、家庭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儿童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儿童抑郁症发病的预防能力.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市广济医院儿童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儿童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所有儿童的一般指标:性别、 年龄、 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否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中是否有抑郁症患者.采用QOL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生命质量,采用CSES量表调查儿童的自尊情况,采用APGAR量表调查儿童的家庭功能高低.结果:2组儿童的各项资料比较,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否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中是否有抑郁症患者、 生命质量、 自尊、 家庭功能、睡眠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抑郁症患者、 生命质量、自尊评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分与患者发生儿童抑郁症有关.结论:家庭因素、 遗传因素以及儿童自身因素与儿童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可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陆心传;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

    目的:评估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7%)明显比对照组高(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退烧时间、 咳嗽消停时间以及罗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 恶心、 头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施以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合用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黄宝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讨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在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护理中对新生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6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儿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型护理.统计分析2组早产儿出生至随访结束时的身长、 头围、 体重增长情况以及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以及单次入睡长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长、 头围、 体重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间、 单次入睡长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早产儿的睡眠以及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科霞;洪丽锦;林秋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孕症患者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不孕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E-ET)治疗不孕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患者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在IVE-EI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占比有所上升,与正常人群比较,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正常组,SCL-90心理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正常组.随着治疗过程的跟进,患者的睡眠障碍占比和心理障碍占比均增加.结论:接受IVE-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其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孙金莉;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睡眠食物与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产品研发概述

    本文从睡眠食物、 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的角度,阐述睡眠食物与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机制,通过相关古代文献分析和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探讨睡眠食物与保健食品未来发展的前景,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的认识,为力争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刘艳骄;刘征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护能力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 自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周、4周的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技能等各项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睡眠质量起到改善作用,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