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方;邢怡桥;杜立芳;艾明;蔡明高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对近视度数在-1.50~-16.00 D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30例211眼采用扫描式准分子激光进行治疗.患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 低中度组:-1.50~ -6.00 D,75眼;高度组:-6.25~-9.00D,84眼;超高度组:-9.25~-16.00 D,52眼.术后随访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与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年,低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3组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分别为 97.3%、84.5%、53.8%,在1.0以上者分别为93.3%、64.3%、34.6%,屈光度在±0.50 D以内者分别为88.0%、64.3%、25.0%,在±1.00 D以内者分别为 94.7%、81.0%、28.2%.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屈光回退和激素性高眼压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而且矫正的度数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术后角膜地形图主要为均匀圆形者占60.2%,钥匙孔或半圆形占12.3%,规则领结形占23.7%,不规则形占3.8%.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高度近视散光效果较好,对于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
作者:赫天耕;史秀茹;王力军;吴世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消化道肿瘤35例,现就其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洵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Nd:YAG激光组织间照射血管瘤后即刻瘤腔内血液学的变化.方法:收集适合Nd:YAG激光组织间照射治疗且照射前后可自瘤腔内各抽取10 ml血液的血管瘤病人6例,以Nd:YAG激光行血管瘤组织间照射,照射功率密度为5.31×103 W/cm2,能量密度为7.97×104 J/cm2.激光照射前及照射后即刻取血进行血液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免疫学、流变学等共24项指标检测.结果:激光照射后即刻瘤腔内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全血粘度(切变率190/s、46/s、5.75/s)、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液还原粘度、低切变率下血液相对粘度升高(均P<0.05),血液生化学、免疫学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激光组织间照射后血液粘滞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防止血栓的形成.
作者:赵福运;范志朋;吴美娟;邱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62岁.声带息肉18例,会厌囊肿6例,声带小结4例,乳头状瘤2例.
作者:许光;冯桂香;李树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解除瞳孔膜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13例(13眼)前葡萄膜炎(活动性7例,陈旧性6例,其中复发者1例)并发瞳孔膜闭者行瞳孔膜切开术.自上方瞳孔缘作切口,借瞳孔扩大肌收缩力撕破瞳孔膜,扩大切口至瞳孔膜卷缩于前房内.术后抗炎、扩瞳、控制眼压、随诊.结果:术后1周视力0.5~1.2,平均0.77±0.11(±s,下同),活动性炎症明显缓解,6例眼压异常者中4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视力0.6~1.2(0.83±0.15),眼压全部正常.7例活动性炎症者中6例术后1个月炎症消失,1例术后2个月痊愈.除1例晶体遗留限局性击痕斑、4例出现短暂轻度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强效扩瞳剂无法撕开的瞳孔膜行Nd:YAG激光切开术,既能改善活动性前葡萄膜炎症状,减少并发症,又可显著改善患眼视力,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万金方;邢怡桥;杜立芳;艾明;蔡明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显示出间质内热疗对于脑肿瘤的重要治疗作用和潜力.激光间质内热疗是一种微侵袭手术方法,借助立体定向技术将激光头准确定位于肿瘤组织中,利用激光的热效应起到杀伤肿瘤组织的作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则损伤较轻微.这一疗法提高了脑肿瘤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尤其为部位深在或位于重要功能区附近的肿瘤、肿瘤术后复发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魏东光;焦力群;朱树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资料:症状较重的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粒状者38例,融合成片者22例,伴咽侧索肥厚者15例;病程1~10年,平均4年.
作者:周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严重后鼻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重症之一,目前国内外在治疗上仍多采用后鼻孔填塞和动脉结扎术.我们根据蝶腭动脉在鼻腔内的分布情况,采用Nd:YAG激光对中鼻道后方粘膜及粘膜下的下鼻甲动脉进行照射封闭,治疗严重后鼻孔出血25例,效果比较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倪爱民;陈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66例;年龄14~69岁.病程短的1个月,长的20余年.
作者:冯瑞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 low level He-Ne laser irradiation, ILLLI)的治疗方法已应用于临床.有研究表明,ILLLI对机体免疫有刺激和调控作用,表现为可使T细胞总数、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发玫瑰花结形成率增高等[1].我们观察了ILLLI对人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GL)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LLLI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翠平;杜秀丽;宫丽平;苏光;郑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资料:18例鼻息肉患者,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3~25岁;多发息肉4例,单发息肉14例;病程2~4年.
作者:张治民;任爱莲;宿天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资料:500例患者,年龄20~60岁,病程3个月至2年.慢性宫颈炎450例,宫颈腺囊肿35例,宫颈息肉15例.
作者:钟永平;朱剑宏;秦洁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随着激光器械、内镜、光敏剂研究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激光在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使许多过去传统疗法疗效不佳的问题得到解决.现结合我们多年来应用Nd:YAG激光结合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在纤维内镜下应用Nd:YAG激光治疗早期声门癌、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喉血管瘤、淀粉样瘤、喉狭窄等咽喉疾病的体会,谈一谈激光在治疗咽喉疾病中的作用,希望能有助于激光疗法在这一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赖金平;肖健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Nd:YAG激光在兔心腔内和颈外动脉内模拟血管瘤组织间照射后即刻局部和远期全身的血液学变化.方法:利用日本大耳白兔的心脏模拟人的血管瘤瘤腔,用Nd:YAG激光分4个剂量组(每组6只兔)作组织间照射,照射后即刻取血,观察其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另外将光纤从兔颈外动脉插入进行组织间照射(n=6),1个月后从心脏取血观察血液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免疫学、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对3只兔的离体血样进行激光照射并即刻作部分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Nd:YAG激光心腔内照射后即刻,心脏内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均P<0.05),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短足状突起,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密度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液还原粘度、低切变率下血液相对粘度升高(均P<0.05),血液生化学和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离体实验除肌酸激酶未见明显变化与活体即刻实验结果不同外,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活体即刻实验结果相同.结论:强激光心腔内照射可马上引起局部血液细胞学、酶学、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而酶学、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血细胞破坏、形态改变及细胞膜性质改变密切相关,与机体和指标本身对激光的反应关系不大.局部强激光血管内一次性照射不会对动物体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范志朋;赵福运;吴美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激光已广泛应用于脑肿瘤的治疗,传统方法包括光汽化、光凝固和光动力治疗.激光间质内热疗(interstitial laser thermotherapy, ILTT)初是由Bown[1]在1983年提出的,通过激光的光凝固和高热效应破坏肿瘤间质组织.自此,人们对头颈、肝、胰、前列腺等部位进行了一系列的ILTT实验和临床研究.Sugiyama等[2]首先将ILTT应用于临床脑肿瘤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此后Ascher等[3]、Roux等[4]、Kahn等[5]进行的脑肿瘤ILTT研究也令人鼓舞.
作者:刘斌;李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自1993年1月开始,用YAG倍频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及色素性皮肤病.现将随访资料完整的52例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淡明斌;刘正光;陈南琴;曹长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上较棘手.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8年1月,采用接触式Nd:YAG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德厚;陈仕平;林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至今仍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单用He-Ne激光照射、单用5-氟尿嘧啶(5-Fu)局部注射和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学红;宋玉芬;王玉兰;陆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人们在应用中发现低强度激光有种特殊的作用,即作用于生物体时不产生不可逆损伤,而直接由辐射产生刺激效应.如病灶直接照射和穴位照射,能产生消炎,镇痛,血管扩张,促进创伤愈合、毛发、神经及骨再生等作用;照射小鼠胸腺区和脾区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及促进免疫分子产生[1].
作者:许川山;刘志君;唐建民;吴士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激光鼓膜造孔对听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功率密度的CO2激光或Nd:YAG激光照射豚鼠鼓膜不同时间后,观察中耳和耳蜗结构的变化.结果:以功率密度1.53 W/mm2的CO2激光照射豚鼠鼓膜2 s,或以相同功率密度的Nd:YAG激光照射豚鼠鼓膜10 s,可引起鼓膜穿孔,听骨链和耳蜗凝固或点状炭化,凝固和炭化处柯蒂氏器官均明显破坏或变化.激光输出功率密度愈大,损伤听骨和耳蜗所需的照射时间愈短.中耳腔内注水可避免或明显减轻CO2激光对听骨和耳蜗的损伤,但对Nd:YAG激光无效.结论:激光鼓膜造孔应严格控制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以免损伤听力.用CO2激光造孔时,中耳腔内注水可避免或减轻激光对听骨和耳蜗的损伤.
作者:周素珍;江新;蔡昌松;蔡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