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倩;冯莉娟
癌症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2015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占所有新发肿瘤的4.63%,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2.24%.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有年轻化的倾向.由于头颈部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种方便、安全、微创、重复性好、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及监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基于生物标记物——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预测肿瘤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是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ctDNA是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的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可通过无创的形式获得,且重复获取容易,可动态评估肿瘤情况,并能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偏倚.尽管其在血浆中含量较低,但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二代测序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加了其检出率.头颈部肿瘤中运用ctDNA开展的相关研究提示,ctDNA在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可能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分子学依据.虽然ctDNA在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ctDNA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基础研究、临床资料、生物信息技术以及多中心多领域的共同合作来为头颈部肿瘤的诊治提供可靠的证据.
作者:杨俊;徐祖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壮族、汉族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484例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iscovery A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及L1-4进行骨密度测定,按民族、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壮族、汉族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1.7%和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绝经后女性在股骨颈(<50岁)、大转子(<50岁、50~59岁、60~69岁)骨密度高于汉族女性(P<0.05);在股骨颈(60~69岁)、Ward三角(50 ~ 59岁、60~69岁)、L1(<50岁、50~ 59岁)、L2、L3(<50岁、50~59岁、60~69岁)、L4(60~69岁、≥70岁),骨密度低于汉族女性(P<0.05).结论 广西壮族、汉族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存在差异;骨质疏松患病率无差异.
作者:谈佳;向和东;覃素娇;罗珍玉;杨敏;罗颖华;李夏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策略优化对早产儿大脑白质束弥散各向异性(FA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早期营养策略优化与否,分为优化组及常规组,比较两组生后前4周内营养摄入量、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儿于校正胎龄36周时行颅脑核磁共振(MRI)扫描,通过弥散张量序列检测白质束FA值,比较内囊前后肢、视放射及胼胝体等白质束FA值的差异.结果 优化组26例,常规组22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及脑损伤、小于胎龄儿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4周内优化组平均总蛋白及总热卡摄入量分别为(3.02±0.25)g/(kg·d)和(102.29±3.16)kcal/(kg·d),高于常规组的(2.90 ±0.22) g/(kg·d)和(96.35±3.15)kcal/(kg·d),优化组较常规组分别提高近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胎龄36周时优化组左、右侧内囊后肢FA值较常规组分别提高近2.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营养优化产生的营养摄入增量可提高早产儿早期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发育成熟度.
作者:汪良兵;蒋轩竹;张晶;杨国辉;周镇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超前按需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道外科收治的196例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肝内外胆管患者(新型镇痛组)和188例应用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地佐辛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方案一致,术后采用相同的疼痛解救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疼痛解救药物使用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新型镇痛组患者术后2、12、24、72 h及术后7d的NR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的解救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地佐辛组(33.16% vs 5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救镇痛中,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的使用率均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不良反应方面,新型镇痛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少(14.29%vs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满意度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减少解救镇痛药物的使用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金华;李卡;韩蔷;高敏;许瑞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保留自主呼吸经鼻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口腔日间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鼻七氟烷吸入,右美托咪定组经鼻七氟烷吸入联合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入室后心电监护后静脉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和丙泊酚3 mg/kg,镇静后用Hundson鼻导管密封固定于双侧鼻孔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中右美托咪定0.5μg/kg静脉滴注,对照组患儿则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围术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大变化度以及低血氧饱和度值,并记录术中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以及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均远低于吸入七氟烷浓度.右美托咪定组心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抑制七氟烷引起的心率升快.右美托咪定组复苏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自主呼吸经鼻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简洁有效应用于舌系带延长等短小口腔日间手术.
作者:金宇林;佘应军;王青宁;梁惠红;林瑾;宋兴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类方对斑马鱼睡眠行为的影响.方法 96孔板分为8组,每组12孔,依次分为:空白对照组、褪黑素组、四逆加桂甘龙牡组、柴胡加龙骨牡蛎组、桂枝加龙骨牡蛎组、桂甘龙牡组6个组.将受精后第5天的野生型幼鱼用加样枪逐个加入96孔板中,每孔连幼鱼的体积为300 μL,然后根据药物分组每孔用移液枪加入配置好浓度的药物60 μL,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含甲基蓝的Holt Buffer培养液,放置在幼鱼观察行为仪装置中观察.用视频跟踪系统记录不同给药组斑马鱼的休息及运动活力指标,同时给予光周期刺激,观察斑马鱼的运动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褪黑色素组增加了睡眠总时间,减少了总的活动量和觉醒的活动量(P<0.05).四逆加桂甘龙牡组增加了黑夜睡眠总时间,减少了总的活动量,增加了觉醒的活动量(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组、桂枝加龙骨牡蛎组和桂甘龙牡组均增加了睡眠总时间(P<0.05),降低了总的活动量和觉醒的活动量(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四逆加桂甘龙牡组与桂甘龙牡组、柴胡加龙骨牡蛎组、桂枝加龙骨牡蛎组不具有相同作用神经通路.而桂甘龙牡组、柴胡加龙骨牡蛎组、桂枝加龙骨牡蛎组可能具有相似的神经通路.结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类方对斑马鱼的运动行为有抑制作用,不同配伍对斑马鱼行为节律影响不同,其作用通路亦不尽相同.
作者:彭超宝;王佳伟;徐福平;裴中;杨志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lncRNA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lncRNA NEAT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ncRNA NEAT1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作用以及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晖辉;费奎琳;曹友汉;许韩峰;段有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干预对肥胖合并骨质疏松雌性大鼠肝脏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高脂组(OVX+ HFD组)、去卵巢+高脂+辛伐他汀治疗组(OVX+ HFD+ SIM组),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10 mg/(kg·d)]灌胃分别为16周和8周,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试验分析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测血脂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学变化,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内质网应激分子ATF6、GRP78、CHOP、NF-κB、CD68、TLR4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 HFD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出现水肿变性,TLR4、NF-κB、CD68、GRP78、CHOP的表达显著升高,以OVX+HFD组变化更为明显.与OVX+ HFD组相比,OVX+ HFD+ SIM组大鼠血清TG、TC、LDL-C降低,HDL-C升高,肝细胞的水肿变性明显减少,TLR4及CD68、GRP78、CHOP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肝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炎性细胞浸润来实现的.
作者:陈勇;李朝飞;朱致祥;朱小欢;代芳;张楠;章秋;鲁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孕母无并发症或内科疾病的出生2~7d足月新生儿276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均取股静脉血3 mL进行血浆GFAP、NSE、hs-CRP水平的检测,同期对新生儿NABA评分进行检测,并行MRI检查确定脑损伤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脑损伤组(n=82)和非脑损伤组(n=194).比较两组血浆GFAP、NSE、hs-CRP水平以及NABA评分比较,分析血浆GFAP、NSE、hs-CRP水平与新生儿NABA评分和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GFAP、NSE、hs-CRP水平单独和联合评估新生儿脑损伤的价值.结果 与非脑损伤组比较,脑损伤组血浆GFAP、NSE、hs-CRP水平均升高,NABA评分则降低(P<0.05).与脑损伤组NABA评分≥35分患儿比较,脑损伤组NABA评分<35分患儿血浆NSE、hs-CRP、GFAP水平均升高(P<0.05).新生儿血浆NSE、hs-CRP、GFAP水平与其NABA评分均呈负相关(r=-0.845、-0.887、-0.873,P<0.05),与其脑损伤发生率则呈正相关(r=0.811、0.875、0.826,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血浆GFAP、NSE、hs-CRP水平评估其脑损伤的准确性均较高,其中以三者联合评估脑损伤的准确性高.结论 新生儿血浆GFAP、NSE、hs-CRP水平与其NABA评分和脑损伤均相关,且三者联合评估新生儿脑损伤的价值良好,可能作为新生儿脑损伤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其爱;朱文娟;莫炜明;杨建彬;宾精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患者,女,81岁,反复恶心、呕吐5年.2017年12月12日无确切诱因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头晕、烦躁不安.实验室检查:血清钙3.47 mmol/L,血清磷0.6 mmol/L,甲状旁腺激素503.4 pg/mL,葡萄糖11.68 mmol/L,24 h尿钙11.3 mmol/24h,24h尿磷16.7 mmol/h.甲状腺功能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右肾结石病史.急诊以高钙危象收入内分泌科.
作者:陈焕杰;郑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其自体骨移植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70例,年龄(29.1±2.6)岁,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术前,MCT测量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观察组在术区暴露的外斜线切取自体骨,移植在第二磨牙根面骨质缺损处;对照组对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不做处理,任其自然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MCT测量第二磨牙牙周的新骨生长.结果 术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二磨牙骨质缺损分别为(8.998 5±2.410 1)mm和(9.907 6±2.256 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二磨牙牙周新骨生长分别为(8.8609±2.344 2)mm和(3.217 3±1.282 0) mm,骨再生率分别为98.47%和32.47%,两组新骨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T检查可以精确直观了解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缺损及其修复情况.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切取外斜线自体骨,无需扩大伤口、增加创伤.移植自体骨可以促进或加速第二磨牙术后牙周骨质缺损的修复.
作者:许竞;张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基于辨证分型理论用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骨伤科门诊或住院9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以通络治痹汤为基本方,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其所在的型采用主方加两味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藤黄健骨丸.运用VAS评分、步态分析、Lequene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度指数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Lequene评分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VAS评分(3.03±0.47)、Lequene评分(3.27±1.1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3.71 ±0.54)、Lequene评分(5.6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的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步宽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辩证分型,肾虚髓亏16例,治疗有效率93.75%;阳虚寒凝19例,治疗有效率84.21%;瘀血阻滞14例,治疗有效率92.86%;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肾虚髓亏型有效率高(P<0.05).结论 采用辩证分型理论用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减轻患者的VAS评分、Lequen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葛文杰;蔡建平;张贤;戴国达;杨掌权;胡钢;钦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对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6只高胆固醇喂养巴马猪,通过球囊损伤冠脉后注射新鲜血栓形成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声学辅助溶栓组(n=8)和对照组(n=8).声学辅助溶栓组予以三维超声加微泡空化辅助1/2治疗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处理30 min,对照组仅予以全剂量r-tPA处理30 min.观察两组治疗后闭塞前降支再通率及梗死心肌面积/危险心肌面积来评估缺血心肌灌注的恢复情况,分析危险心肌平台期平均声强度(A值)变化来评估微循环灌注情况.结果 治疗后声学辅助溶栓组闭塞冠脉再通率87.5%,对照组闭塞冠脉再通率37.5%,声学辅助溶栓组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危险心肌区域微循环血流容积声学辅助溶栓组和对照组均明显提升[分别(110.92±12.87) dB至(193.78±10.15) dB,P<0.05;(108.24±10.94)dB至(141.42±28.31)dB,P<0.05),同时声学辅助溶栓组对心肌微循环血流容积观察组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后声学辅助溶栓组梗死心肌面积/危险心肌面积(0.51±0.14)显著低于对照组(0.75±0.23) (P <0.05).结论 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能提高r-tPA对猪急性STEMI的溶栓效果,增强r-tPA对微循环血流的改善,并能减少-tPA的用量降低药物溶栓的出血风险.
作者:冯骞;杨莉;邱世锋;李丹霞;吴赛珠;吴爵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个体认知、社会支持、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Cronbach a系数为0.817,随访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79例患者,调查其个体认知、社会支持、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模型拟合较理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可以被个体认知、社会支持、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解释的变异量为80%,个体认知、社会支持、心理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相关性,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对生存质量具有直接效应作用(路径系数为0.74);个体认知、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对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直接效应作用(路径系数为0.40、0.18、0.15);个体认知对生存质量起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33),可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而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04、0.29),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起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34),可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而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13),心理状态对生存质量起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20),可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而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09、0.11).结论 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度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佳.
作者:周家梅;刘达兴;龚启华;罗明先;江智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中的应用时机及分析不同应用时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8例,随机分为PCI前组和PCI后组,PCI前组患者在入院后PCI术前开始置入IABP,PCI后组患者在PCI术后1h内置入IABP,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尿量,对比两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IABP相关并的发症,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生存率和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尿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前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显著高于PCI后组(t=9.295,P<0.01;t=5.676,P<0.01),PCI前组的心率显著低于PCI后组(t=3.100,P =0.03),PCI前组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显著低于PCI后组患者(x2=4.346,P=0.037),两组患者的各项IABP相关的并发症和总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存率和NYHA分级、LVEF、LVED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PCI术前应用IABP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不增加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但未能提高其远期生存率和心功能.
作者:于晓钧;孙欣;曾庆允;苏波;卢柄棋;陈柱林;张玉奇;李恒;李小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手术患者伤害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PCNL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D组,n=55)与对照组(C组,n=53),D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C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20 min(T1)、手术切皮穿刺时(T2)、碎石时(T3)及术毕(T4)不同时期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状态疼痛指数(Pi)、手术应激指数(SSi)、舒适指数(CFi)、紧张指数(NVi)、焦虑指数(ANXi)等心理应激指数变化;两组患者在术中碎石时抽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在T1、T4时无明显差别(P>0.05),T2、T3时D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患者T1时MAP高于C组,T2、T3时低于C组(P<0.05);HR在T2、T3时D组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T2、T3时SSi、CFi均高于T1时(P<0.05),D组在T2和T3时Pi、SSi、ANXi指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T1~T4各时点CFi指数D组患者均低于C组(P<0.05),T2、T3、T4时D组患者NVi低于C组(P<0.05).T3时D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而IL-10高于C组(P<0.05),D组血糖水平低于C组(P<0.05);D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64%)低于C组(62.26%).结论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均能满足PCNL镇痛需要,椎旁神经阻滞较硬膜外腔阻滞对术中循环影响少、抗伤害应激反应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靳永强;黄焕森;赵年章;宗银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取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4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采取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观察组(n=200)和采取常规救治模式的对照组(n=200).比较两组患者多种诊疗时间、心功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随访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50.1±4.9)% vs (48.5±4.9)%,P<0.001];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49.7±4.3)mm vs (51.2±3.6)mm,P<0.001].观察组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8.3±3.5)min,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15.6±6.2)min,从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5.3±2.2)min,导管室激活时间(20.6±5.2)min,FMC-to-B时间(119.3±34.6) min、D-to-B时间(72.1±28.7) 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0.5±7.6) min、(28.3±8.5) min、(12.3±5.4) min、(35.3±4.6)min、(152.3±39.7)min和(108.2±2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7.2±1.4)d和(36 018.8±556.5)元,均低于对照组的(11.4±2.9)d和(45 119.6±666.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发生心源性猝死6例、再发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18例、恶性心律失常10例,均低于对照组的15例、32例、47例、21例(P<0.05).结论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STEMI网络可行性强,可明显缩短患者诊断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MACE发生率,是提升STEMI救治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如平;叶健烽;苏少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几种量化评分标准在全弓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KI)中的预测效能,寻找预测能力优的评分标准,为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全弓置换患者资料,其中术后并发AKI 123例纳入AKI组,剩余患者纳入非AKI组(n=135),参考简易临床风险评分(SCRS)、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评分(AKSCI)、简易肾脏指数评分(SRI)、STS、Cleveland Clinic五项评分量表,分析各项评分在AKI预测中的ROC曲线,并比较各评分量表的曲线下面积(AUG).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期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所有评分量表在两组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OC曲线分析中,AUC计算如下:SCRS =0.771、STS=0.730、Cleveland Clinic=0.769、AKSCI=0.728、SRI=0.655,SRI评分要明显低于其他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SCI与Cleveland Clinic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分量表操作简单,为全弓置换术后早期诊断AKI提供参考,其中SRI及AKSCI评分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全弓置换术后AKI的判断,而其余3项评分中,SCRS的预测效能可能要略优于STS、Cleveland Clinic评分,可以应用于全弓置换术后AKI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路加;罗林;童光;马涛;王晓武;张卫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在早产儿营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早产儿7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足月儿7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的第1、7和28天时的体重、头围、身长和体质指数进行测量,并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进行测定以及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脂联素与体重、体质指数、身长、头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早产儿不同性别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周≤胎龄<32周组早产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28周≤胎龄<30周组,32周≤胎龄<34周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30周≤胎龄<3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出生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F=134.480,P<0.05),而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出生天数的增加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F=2.618,P=0.075);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整体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905,P=0.002);且在出生后的1、7和28 d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清脂联素与体重(r=0.992 1,P<0.05)、体质指数(r=0.967 6,P<0.05)、身长(r=0.999 1,P<0.05)、头围(r =0.980 5,P<0.05)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早产儿的身长、体重、体质指数以及头围的生长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可用于对早产儿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思思;黄蕊;董燕;任常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及单孔腹腔镜外科手术(LESS)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差异.方法 选取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F-URL术、MPCNL术及LESS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Hb下降值、总住院时间、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医疗费用.结果 C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显著长于A、B组(P<0.05);B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Hb下降值均显著多于A、C组(P<0.05);3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同时C组患者总医疗费用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 LESS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有效提高结石一次性清除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较F-URL术和MPCNL术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笑凯;康郑军;柴蕴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