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友;樊彦伟;马广斌;严冬雪
目的 比较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手术衣在手术铺单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尘埃粒子数,了解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的手术衣巾对手术环境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正常的外科手术程序进行铺单操作.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分别在百级和万级洁净手术室测定棉织布组和无纺布组铺单前和铺单后1 min空气中0.5μm和5.0 μm的尘埃粒子数.结果 棉织布组铺单后空气中0.5μm和5.0μm的尘埃粒子显著大于无纺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棉织布手术衣在铺单过程中易产生落絮,增加了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无纺布面料手术衣巾具有光滑柔软、滤过性高的特点,铺单过程中产生尘埃粒子数极少,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和预防医患交叉感染.
作者:龚玉姣;冯文如;陈建东;刘俊华;贺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为研究Cdc25C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Cdc25C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DC2.4细胞.同时以未感染的DC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感染慢病毒LV5空载体的DC2.4细胞为阴性对照.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DC2.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获得滴度为6×108TU/mL的Cdc25C慢病毒载体(LV5/Cdc25C),感染DC2.4细胞后,LV5/Cdc25C DC2.4组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5/Cdc25C DC2.4组Cdc25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LV5或LV5/Cdc25C后DC2.4细胞表面因子CD11C和CD54的表达均升高,以LV/Cdc25C DC2.4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
作者:李春梅;葛盈盈;田淋;黄天明;陈纡;罗国容;莫发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40例,qRT-PCR法检测胃癌或正常胃壁组织CCAT2及Beclin-1基因表达,分析CCAT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自噬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CCAT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同时,胃癌CCAT2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增殖指数、肿瘤淋巴结转移程度及肿瘤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CCAT2表达水平与Beclin-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CAT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可能进一步诱导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并抑制胃癌细胞自噬.
作者:余招焱;丁杰;张忠民;袁平;朱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特点及其联合评估肿瘤侵袭转移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A组)和30例同期慢性鼻咽炎活检组织(B组)中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情况.比较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阴性表达患者的肿瘤T分期、N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等.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的关系.结果 与B组比较,A组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提高(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T3~4分期患者比例、N2~3患者比例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亦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均呈正相关(r=0.798、0.785、0.855、0.842,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且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相关,联合检测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可作为鼻咽癌肿瘤侵袭转移的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龚永谦;程爱兰;廖剑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预测方法.方法 选取施行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360例,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阴茎勃起情况及手术方式,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内环外置法组162例,内环内置法组198例.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和手术方式与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相关(P<0.05),被作为影响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切口愈合时间(d)=-1.358+0.356×年龄(y) +0.832×体质指数-3.322×手术方式(内环外置法=0;内环内置法=1),R2=0.83,回归方程拟合度满意.结论 本预测方法可用于指导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预测.
作者:张迅;梁季鸿;韦国强;申树林;宋卫儒;李广裕;周艳丽;莫婷;黄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原理洁牙机的洁治效率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牙齿敏感情况,探讨两种超声洁牙机能否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缩短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随机单盲方法,对154例牙龈炎患者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及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对同一患者左右侧牙采用不同超声洁牙机进行对比洁治,检测菌斑指数,比较洁治时间,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量患者在术中的牙齿敏感程度以及术后敏感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洁治术前(P =0.186)与洁治术后组间菌斑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7),但两组分别在洁治前、后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0,P=0.015).磁致伸缩式与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所需的洁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治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牙齿敏感症状要明显轻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牙术后患者牙齿敏感持续时间短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结论 两种超声洁牙机均能较快较好地进行洁治工作,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能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减少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
作者:黎春晖;张馨月;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10、γ干扰素(INF-γ)的表达及相关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ML慢性期30例(CML-CP组)、加速期21例(CML-AP组)、急变期20例(CML-BP组)、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44例、未缓解7例以及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上述各组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的表达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相应患者骨髓IL-1β、IL-2、IL-4、IL-10、INF-γ表达;比较骨髓巨噬细胞在CML患者不同时期骨髓组织CD68、CD163的表达差异与IL-1β、IL-2、IL-4、IL-10、INF-γ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 CML各组患者骨髓组织中CD68、CD163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表达逐渐增高,即对照组<CML-CP组<CML-AP组<CML-B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D163与CD68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CML-CP组骨髓IL-2、INF-γ明显降低(P<0.05),IL-1β、IL-4、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随着病情进展,IL-2、INF-γ表达逐渐降低,即对照组>CML-CP组>CML-AP组>CML-BP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D163表达呈负相关;IL-1β、IL-4、IL-10表达逐渐升高,对照组<CML-CP组<CML-AP组<CML-B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CD163表达呈正相关.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后,CD68及CD163仍高于对照组(P<0.05);IL-2、INF-γ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IL-1β、IL-4、IL-10有所降低,同样也高于对照组(P<0.05).未缓解组所测指标与CML-B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噬细胞在CML患者骨髓中的异常浸润并逐渐从M1型向M2型巨噬细胞激化及IL-1β、IL-2、IL-4、IL-10、INF-γ的异常表达,改变了正常骨髓微环境,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分化,可能与CML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宋建新;欧阳红梅;闻艳;蒋雅先;甸自金;李瑞玮;撒亚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术后2周严格要求体位;观察组术后3d内严格要求体位,之后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术后疗效(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分别采用舒适度状况量表(GCQ)、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患者舒适度及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分别为1.1±0.4、92.0%(46/50)、80.0%(40/50),对照组分别为1.0±0.3、94.0% (47/50)、84.0% (4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GCQ评分、S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14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CQ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SR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严格要求体位时间缩短至3d,之后采取自由体位,并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体验,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张玉芬;张颖;朱清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植入全植入式、变频电刺激器,观察低强度皮层电刺激(CES)对卒中后神经功能和大脑重塑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将有皮层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电刺激组(CES组,n=13)和无刺激组(NS组,n=10).电刺激时间为2周,2周后进行4周的观察,全程记录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在植入刺激器后的第2、5、8、11、14、17、20、23、26、29、32、35、38和41天,对两组大鼠进行肢体放置、足失误和横木行走测试的综合行为学评价.6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两组大鼠梗死灶周大脑皮层和梗死对侧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标记物(NeuN)、血管标记物(laminin)、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树突标记物(MAP2)的表达.结果 在2周电刺激期和4周观察期内,CE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NS组(F=5.757,P=0.026).行为学方面,CES组大鼠的肢体放置结果在各时间点均优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47);CES组大鼠的足失误率在各时间点(除电刺激后第8天)均低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17,P=0.000);CES组大鼠的横木行走得分在各时间点(除电刺激后第5和17天)均高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3,P-0.009).免疫组化方面,在梗死侧大脑皮层,CES组和NS组Neu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S组laminin的表达高于NS组(P <0.05);CES组GFAP的表达显著低于NS组(P<0.01);CES组MAP2的表达显著高于NS组(P<O.O1).在梗死对侧大脑皮层,CES组和NS组lamin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S组GFAP的表面密度低于NS组(P <0.05);CES组MAP2的表达高于NS组(P<0.05).结论 全植入式皮层电刺激器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促进梗死侧大脑皮层的血管新生和树突萌芽,抑制梗死侧大脑皮层的炎症反应.另外,皮层电刺激还促进了梗死对侧皮层的树突萌芽并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陈琪;许玉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及抑郁状况,分析家庭功能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270例广州市越秀区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分为(7.87 ±2.751)分,家庭功能障碍率为27.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孝顺情况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社区老年人抑郁总发生率为23.5%,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及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等5个维度得分均为抑郁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S得分与家庭关怀度指数呈负相关(r=-0.551,P<0.01),GDS得分与APGAR的5个子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09,P<0.01).结论 广州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家庭关怀度低;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怀教育和心理辅导,鼓励(孙)子女增加与老年长辈的接触、交流,满足其情感需要,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产灿杰;袁乐欣;周英;欧丽娅;潘胜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减轻应激训练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对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2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应激训练,包括行为训练、心理干预和认知干预,观察CSF-1表达变化情况与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下地活动的时间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手术后2周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CSF-1值分别为(69.35±11.84) pg/mL和(103.98±18.14) pg/mL,都明显低于术前1d的(255.35±18.83) pg/mL和(254.10±20.19)pg/mL(P <0.05),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较术前1d及对照组术后14 d HAMA和HAMD评分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 减轻应激训练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能抑制血清CSF-1的表达,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春玲;武金才;麦蕊;李小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指导下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住院号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ST组应用FTS措施进行综合处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围术期麻醉维持期用药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并于术前3 h(T1)、麻醉前(T2)、术毕(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3天(T5)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9mL,各3 mL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另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中麻醉维持期间,七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更快,术后镇痛效果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2时血糖明显升高,但T3时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T4、T5时其胰岛素水平和IR明显降低,而ISI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时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FST理念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能改善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并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郑小兰;罗振中;蔡俊赢;朱小萍;马龙先;陈世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人类精予库出于“生殖保险”目的的自精保存状况.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者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生殖保险人数和原因、冷冻前后精液参数、自精保存者年龄、临床应用.根据生殖保险目的不同分为以备将来生育组;肿瘤放、化疗前组;夫妻两地分居组;绝育手术前组;乙型肝炎等疾病药物治疗前组.结果 13年间,共有347人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年龄14 ~55(28.4 ±6.93)岁,自精保存者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自精保存者中放、化疗前肿瘤患者占82.99%,共有288人.复苏后均见活动精子,活动精子总数能满足辅助生殖技术要求.进行自精保存的人群大多数年龄集中于20 ~40岁的生育年龄段.共有15名自精保存者使用了冻存精液实施辅助生殖治疗,6人仅采用夫精人工授精(AIH),3人采用AI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6人直接采用IVF-ET.其中AIH临床妊娠2人(2/6),IVF-ET临床妊娠4人(4/6),共有6人成功妊娠(6/15).13年间共有3名自精保存者放弃存精,销毁了冻存精液.结论 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者以肿瘤放、化疗前患者为主,其中又以睾丸肿瘤及淋巴瘤患者居多.“生殖保险”能有效保存男性生育力,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对男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生殖保险”宣传,将更有利于放、化疗前患者生育力的保存.
作者:马春杰;庄嘉明;邓顺美;马婷;唐雨倩;罗璐璐;张欣宗;唐运革;王奇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关系,为贫血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提高治疗应答率.方法 对214例CHC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贫血(Hb≤100 g/L)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Hb变化与SVR的关系,评估Hb检测在治疗应答中的作用.结果 214例患者中,156例(72.9%)Hb下降≥30 g/L,86例(40.2%)出现贫血,26例(12.2%)Hb≤80 g/L.性别(P=0.000)、年龄(P =0.000)、体重(P =0.001)、基线肌酐清除率(P =0.000)、基线白细胞计数(P =0.000)、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9)、基线Hb(P =0.000)及基线血小板计数(P=0.037)均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治疗2周Hb≤120 g/L(P =0.000)或Hb下降≥15 g/L(P=0.000)与治疗2周后的Hb水平有关.治疗期间Hb下降及下降幅度与SVR无关.结论 女性、年龄大、体重轻、肌酐清除率低及基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血小板水平低者是贫血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2周时的Hb水平可以预测2周后的Hb水平;Hb的变化不可预测抗病毒疗效.
作者:郭凤霞;李剑萍;陈彬彬;张霞意;关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并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 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秋泻方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治疗.观察两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以及IL-6、TNF-α和IL-10等评估肠道外损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AST、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IL-10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NF-α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提高,能介导血清IL-6和IL-10水平下降,而对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张翊;黄向红;张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8例18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康柏西普0.5 mg,观察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BCVA为0.36±0.13,治疗后1、3个月BCVA分别为0.50±0.14、0.56 ±0.11,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MT为(401.83±104.63) μm,术后1、3个月的CMT为(207.56±45.63)、(196.11±36.37) μm,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或稳定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短期内随访观察未见局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
作者:宋莉;沙翔垠;郑瑜;段明明;邹湖涌;洪作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TCPC术(DCPC)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行DCPC术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共19例入组,男11例、女8例,中位手术年龄6.6(5.2~9.2)岁;与术前相比,患者出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国际标准比值和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的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仅纤维蛋白原较术前稍高(P<0.05).结论 DCPC术后的凝血功能变化不明显,非长期抗凝治疗的条件下无血栓等并发症发生,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袁海云;陈寄梅;庄建;刘晓冰;岑坚正;温树生;许刚;聂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妊娠和分娩中的变化及其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方法 检测250例单胎妊娠孕产妇孕24周、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和自然临产时的宫颈Bishop评分,根据其宫颈Bishop评分分为成熟组(宫颈Bishop评分≥6分,n=185)和未成熟组(宫颈Bishop评分0~5分,n=65).分析其妊娠和分娩中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其宫颈Bishop评分的关系及上述指标联合预测宫颈成熟的价值.结果 与未成熟组比较,成熟组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其宫颈Bish-o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34周、临产前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联合预测宫颈成熟的价值均良好,其中以临产前的预测价值佳.结论 妊娠晚期、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且妊娠晚期和临产后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联合预测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的价值良好,妊娠晚期、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可能作为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的早期评价参考指标.
作者:张丽;袁晓兰;谭霭谊;刘国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清醒气管插管患者60例,年龄21 ~43岁,体重42 ~ 81 kg,男28例,女32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D组(n=3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C组(n=30)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10min输注完毕;然后两组患者缓慢注入瑞芬太尼0.5μg/kg;并在完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进行插管.记录插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呛咳、躁动、喉痉挛等)发生率.用频域法测定两组用药前(T0)、气管插管时(T1)及插管后3 min(T2)、5 min(T3)时HRV各项指标值:总频(TP)、标准化低频[LF(nu)]、标准化高频[HF(nu)]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喉痉挛.HRV各指标比较:与T0比较,C组T1 ~ T3各时点TP、LF显著增高,D组LF/H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 T3各时点TP、LF(nu)、LF/HF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减少患者插管时的并发症;可有效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均衡性,对HRV无不良影响,并可稳定心血管功能.
作者:卢盛位;徐世元;雷洪伊;王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患者,女,26岁,因怕热、心悸、手抖1月余于2016年7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开始出现多食、易饥、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症状,并发现甲状腺明显肿大,曾在外院门诊查甲功提示T3、T4明显升高,TSH明显下降,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未予重视.近来上述症状加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59次/min而入院.既往2年前有手臂脂肪瘤切除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136次/min,血压128/84 mmHg,体型消瘦,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软,无压痛,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心率13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双手平伸有细颤.辅助检查:2016年7月18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5.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33.6%,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98×109·L-1,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59次/min.入院后予丙硫氧嘧啶100 mg 3次/d,美托洛尔25 mg 3次/d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控制心率治疗.7月20日生化全套提示肝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7项提示:FT3> 30.8 pmol/L,TT3> 12.32 nmol/L,FT4 89.89 pmol/L,TT4 313.0 nmol/L,TSH 0.01 mIU/L,TPO>1 300 U/mL,TG 44.8 U/mL.
作者:宋青青;叶文明;黄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