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致伸缩式与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洁治术中及术后牙齿敏感情况的对比分析

黎春晖;张馨月;聂敏海

关键词:超声洁牙机, 视觉模拟量表, 牙齿敏感度, 菌斑指数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原理洁牙机的洁治效率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牙齿敏感情况,探讨两种超声洁牙机能否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缩短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随机单盲方法,对154例牙龈炎患者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及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对同一患者左右侧牙采用不同超声洁牙机进行对比洁治,检测菌斑指数,比较洁治时间,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量患者在术中的牙齿敏感程度以及术后敏感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洁治术前(P =0.186)与洁治术后组间菌斑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7),但两组分别在洁治前、后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0,P=0.015).磁致伸缩式与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所需的洁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治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牙齿敏感症状要明显轻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牙术后患者牙齿敏感持续时间短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结论 两种超声洁牙机均能较快较好地进行洁治工作,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能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减少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脑熵在功能磁共振中的应用进展

    熵(Entropy)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其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应用于热力学中,并于1948年由香农(Shannon)将其引入信息论中,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熵可以用于衡量时间序列中新信息发生率,预测体系混乱程度[1].熵值增高表示一个系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增加,意味着系统活动的可预见性和规律性降低;熵值减小表示系统的随机性、复杂度降低,其算法包括概率熵、多尺度熵、近似熵和样本熵等几种.长久以来,通过脑电图[2]、心率[3]、心血管动力学[4]等电生理数据,熵一直被用于评估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大脑作为人体复杂的器官,需要维持熵的平衡来使其各项大脑功能保持正常,并从功能上表现为一个从大负熵到大熵的过程[5].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时间序列的熵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了解大脑的状态.本文将对目前大脑熵在fMRI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慕华;郑金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州市社区老年居民主观家庭功能与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及抑郁状况,分析家庭功能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270例广州市越秀区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分为(7.87 ±2.751)分,家庭功能障碍率为27.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孝顺情况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社区老年人抑郁总发生率为23.5%,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及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等5个维度得分均为抑郁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S得分与家庭关怀度指数呈负相关(r=-0.551,P<0.01),GDS得分与APGAR的5个子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09,P<0.01).结论 广州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家庭关怀度低;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怀教育和心理辅导,鼓励(孙)子女增加与老年长辈的接触、交流,满足其情感需要,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产灿杰;袁乐欣;周英;欧丽娅;潘胜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ight-sid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患者单腔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非头颈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310例,男165例,女145例,年龄27~ 70岁,体重47~ 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0,C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n=70,A组)、RSGB组(n=70,B组)和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n=70,D组).分别在患者入麻醉后监护室(PACU)即时B组行RSGB,A组往气管导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2 mL,D组同时行RSGB和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记录各组入PACU即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 min(T3)、拔管后5 min(T4)、出PACU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同时观察T2时患者的呛咳发生率及其程度,T5时各组患者的咽痛情况以及术后24 h的咽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2和T3时,各组的MAP均较T1时显著上升(P<0.05),其中A组和D组显著低于C组和B组(P<0.05);T2时,C组和A组的HR均较T1时显著上升(P<0.05),而B组和D组较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和D组显著低于A组(P<0.05);T2时,C组的呛咳发生率高达75%,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而各处理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C组的咽痛发生率为35%,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而D组又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后24h,B组和D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和A组(P<0.05),而B组与D组之间、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患者的单腔气管拔管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咽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壬娴;刘思兰;陆香红;姜亚辉;奚冰;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富氢盐水组,富氢盐水组予10 mL/kg富氢盐水,秋水仙碱组予0.3 mg/kg秋水仙碱,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吐温-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2次/d,连续给药4周,在后1次灌胃后采用尿酸钠右踝关节腔注射法进行大鼠GA的造模.于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大鼠受试关节周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取受试关节软组织行病理检查,结合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富氢盐水组、秋水仙碱组大鼠步态有明显改善(P<0.05),受试关节周径明显缩小(P<0.01),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右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显著降低.结论 富氢生理盐水能减轻GA大鼠炎症反应,对大鼠GA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招友;樊彦伟;马广斌;严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关系,为贫血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提高治疗应答率.方法 对214例CHC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贫血(Hb≤100 g/L)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Hb变化与SVR的关系,评估Hb检测在治疗应答中的作用.结果 214例患者中,156例(72.9%)Hb下降≥30 g/L,86例(40.2%)出现贫血,26例(12.2%)Hb≤80 g/L.性别(P=0.000)、年龄(P =0.000)、体重(P =0.001)、基线肌酐清除率(P =0.000)、基线白细胞计数(P =0.000)、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9)、基线Hb(P =0.000)及基线血小板计数(P=0.037)均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治疗2周Hb≤120 g/L(P =0.000)或Hb下降≥15 g/L(P=0.000)与治疗2周后的Hb水平有关.治疗期间Hb下降及下降幅度与SVR无关.结论 女性、年龄大、体重轻、肌酐清除率低及基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血小板水平低者是贫血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2周时的Hb水平可以预测2周后的Hb水平;Hb的变化不可预测抗病毒疗效.

    作者:郭凤霞;李剑萍;陈彬彬;张霞意;关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目的 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为研究Cdc25C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Cdc25C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DC2.4细胞.同时以未感染的DC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感染慢病毒LV5空载体的DC2.4细胞为阴性对照.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DC2.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获得滴度为6×108TU/mL的Cdc25C慢病毒载体(LV5/Cdc25C),感染DC2.4细胞后,LV5/Cdc25C DC2.4组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5/Cdc25C DC2.4组Cdc25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LV5或LV5/Cdc25C后DC2.4细胞表面因子CD11C和CD54的表达均升高,以LV/Cdc25C DC2.4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

    作者:李春梅;葛盈盈;田淋;黄天明;陈纡;罗国容;莫发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并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 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秋泻方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治疗.观察两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以及IL-6、TNF-α和IL-10等评估肠道外损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AST、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IL-10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NF-α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提高,能介导血清IL-6和IL-10水平下降,而对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张翊;黄向红;张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东人类精子库生殖保险及临床应用13年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人类精予库出于“生殖保险”目的的自精保存状况.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者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生殖保险人数和原因、冷冻前后精液参数、自精保存者年龄、临床应用.根据生殖保险目的不同分为以备将来生育组;肿瘤放、化疗前组;夫妻两地分居组;绝育手术前组;乙型肝炎等疾病药物治疗前组.结果 13年间,共有347人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年龄14 ~55(28.4 ±6.93)岁,自精保存者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自精保存者中放、化疗前肿瘤患者占82.99%,共有288人.复苏后均见活动精子,活动精子总数能满足辅助生殖技术要求.进行自精保存的人群大多数年龄集中于20 ~40岁的生育年龄段.共有15名自精保存者使用了冻存精液实施辅助生殖治疗,6人仅采用夫精人工授精(AIH),3人采用AI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6人直接采用IVF-ET.其中AIH临床妊娠2人(2/6),IVF-ET临床妊娠4人(4/6),共有6人成功妊娠(6/15).13年间共有3名自精保存者放弃存精,销毁了冻存精液.结论 出于“生殖保险”目的进行自精保存者以肿瘤放、化疗前患者为主,其中又以睾丸肿瘤及淋巴瘤患者居多.“生殖保险”能有效保存男性生育力,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对男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生殖保险”宣传,将更有利于放、化疗前患者生育力的保存.

    作者:马春杰;庄嘉明;邓顺美;马婷;唐雨倩;罗璐璐;张欣宗;唐运革;王奇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在神经内科住院的9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脑脊液改变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9例患者均急性及亚急性起病,多数伴有特征性的直立性头痛,也有以行走不稳及精神异常起病,影像学的特异性及腰椎穿刺有助于诊断,其中1例继发全脑充血或轻度脑血管痉挛.结论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种以严重体位性剧烈头痛为特征的少见疾病,了解其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的识别与正确的治疗.

    作者:徐铅辉;付学军;黄莹;邹良玉;张莹;杨苗娟;褚晓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加腹壁皮下移植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旁腺腹壁皮下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移植物为所切除旁腺中无明显腺体增生的旁腺组织,切成30小块,移植于左侧腹壁皮下.收集术中(甲状旁腺全切术后10 min)、术后24 h、1、5、15、30周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数据.结果 每一例接受了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术前iPTH平均为(1 832±189.4) pg/mL,术中为(120.3±67.7) pg/mL;术后24 h为(17.4±18.7)pg/mL;1周为(17.9±21.7) pg/mL;5周为(36.3±36.4) pg/mL;15周为(76.2±76.9)pg/mL;30周为(102.3±85.5) pg/mL;82.6%患者自体移植物在第5周时即可具备功能.所有患者均没有行移植物清除术.结论 腹壁皮下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是一种有效、简单、快捷的手术方式,且避免了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所导致的潜在的并发症.

    作者:李鸿;余卓锦;刘少清;孔喆;梁艳;杨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核酸抗原免疫识别机制的研究进展

    1963年经研究发现DNA和RNA具有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约40年之后才逐渐意识到有核酸感受器的存在[1-2].2000年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被发现具有可识别核酸并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功能,随后逐步阐明了TLR3、TLR7、TLR8和TLR9等免疫识别受体识别DNA或RNA的部分相关机制[3].体内核酸感受器识别的核酸可分为病原性核酸和自身组织受损释放的核酸.病原性核酸包括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等侵入体内的微生物,通过溶酶体等细胞器消化后释放的外源核酸;自身组织受损释放的核酸,是因为组织细胞破损,导致部分核酸释放到细胞外,形成细胞间质游离核酸.核酸感受器与其他转录因子、激酶等信号调节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到机体的免疫调控中,组成了复杂的免疫调控系统.通常自身体内异常的游离DNA位于凋亡小体、细胞间隙和细胞质内,它们均可被胞内DNA酶清除.当体内异常游离DNA清除不完全时,会激活相应的TLRs及其他免疫信号通路,并引起Ⅰ型干扰素(IFN)及其他炎性因子的表达,这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体内核酸识别机制,对认识临床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炜捷;黄昊华;王道禧;王彤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咽癌组织中Cathepsin D和MMP-7表达的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特点及其联合评估肿瘤侵袭转移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A组)和30例同期慢性鼻咽炎活检组织(B组)中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情况.比较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阴性表达患者的肿瘤T分期、N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等.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的关系.结果 与B组比较,A组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提高(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T3~4分期患者比例、N2~3患者比例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亦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均呈正相关(r=0.798、0.785、0.855、0.842,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且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相关,联合检测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可作为鼻咽癌肿瘤侵袭转移的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龚永谦;程爱兰;廖剑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心脏骤停患者8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心肺复苏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机械通气过程中持续采用仰卧位.观察组在获得仰卧位的氧合及血气参数之后,将患者从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体,通气后4h转复为仰卧位,记录两组氧合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通气前的PaO2/Fi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后都明显高于通气前(P<0.05),同时观察组通气2h与通气4h的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通气前的MAP、HR和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后两组的SpO2都明显升高,而HR与MAP无明显变化,同时观察组通气2h与通气4h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CU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气道拔除时间分别为(22.14±5.92)d、(13.40±5.20)d和(16.32±5.20)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35 ±6.23)d、(19.34±5.32)d和(19.29±4.56) d(P <0.05).观察组的28 d病死率与气胸发生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能改善氧合与血气状况,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死亡情况的发生,是临床可行的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吴玉萍;林小洁;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评估的价值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由于脑的解剖结构因肿瘤、外伤、全身代谢或缺氧等诸多因原因引起意识控制系统的破坏,导致高级神经活动觉醒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觉知障碍.按照觉知的程度,分为:意识模糊、谵妄、嗜睡、昏睡、昏迷.特殊意识状态包括: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无动性缄默、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木僵[1].本文所阐述的意识障碍主要指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作者:赵菁;尹吉林;王欣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超声内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并接受STER术治疗的24例患者,观察并记录瘤体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理特点、完整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等情况.结果 24例接受STER术的患者中,23例一次性成功切除所有肿瘤,1例因病变基底部深入纵隔,继续操作存在大出血风险而终止操作.切除瘤体直径范围0.6 ~2.5 cm,平均(1.6±0.7)cm,完整切除操作时间13~ 174 min,平均(41.6±35.8)min.完整切除标本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故完整切除率为95.8%.术后病理结果示平滑肌瘤22例、间质瘤1例、囊肿1例.术中穿孔3例、颈部皮下气肿6例,保守治疗后好转,少量出血6例,均在术中内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未见迟发性穿孔、出血,未见继发纵隔炎或纵隔脓肿,术后住院时间4~11d,平均(6.4±1.9)d.结论 STER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具可控的低并发症风险,因此安全、有效.

    作者:潘晓林;李国华;祝荫;舒徐;周小江;陈幼祥;吕农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体位改良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术后2周严格要求体位;观察组术后3d内严格要求体位,之后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术后疗效(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分别采用舒适度状况量表(GCQ)、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患者舒适度及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分别为1.1±0.4、92.0%(46/50)、80.0%(40/50),对照组分别为1.0±0.3、94.0% (47/50)、84.0% (4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GCQ评分、S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14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CQ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SR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严格要求体位时间缩短至3d,之后采取自由体位,并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体验,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张玉芬;张颖;朱清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疗效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为儿童期常见的部分性良性癫痫,既往应用传统抗癫痫药(AEDs)卡马西平或丙戊酸治疗,因其不良反应限制临床应用,而近年来新型AEDs奥卡西平(OXC)由于其疗效和传统AEDs相当,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所以备受瞩目.我们对110例应用OXC单药和添加治疗BECT病例,进行≥6个月开放自身对照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张玉琴;张培元;吴波;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Flotillin-2在高氧诱导肺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Flotillin-2(Flot-2)在高氧诱导肺上皮细胞凋亡中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 把小鼠置于高氧环境中处理24 h后,取其肺脏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lot-2的表达.通过体外肺上皮细胞株进一步验证高氧后Flot-2在细胞中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质粒转染的方式把Flot-2的基因整合进肺上皮细胞的基因组中使Flot-2高表达,把肺上皮细胞分别置于空气和高氧环境中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后提取总蛋白,通过Westen blot检测经典凋亡途径中的各个相关因子,包括Caspase-3、Caspase-9,以及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进一步研究在Flot-2高表达情况下,高氧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Flot-2广泛存在于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中,高氧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加.肺上皮细胞经质粒转染高表达Flot-2之后接受高氧刺激,细胞的死亡减少,凋亡途径中关键的凋亡蛋白Caspase-3及其活性片段cleaved-Caspase-3明显减少.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中关键的凋亡蛋白Caspase-9及其活性片段cleaved-Caspase-9也明显减少.同时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也相应减少.结论 高氧刺激可使肺上皮细胞Flot表达上调,其作用是保护细胞对抗高氧所造成的损伤,调控的分子机制与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王康玮;黄艳;何桦;黄晓梅;巫培连;胡超;魏树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将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正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PO 200 IU/(kg·d),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用10 d;GM1 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0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125g/d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连用10 d.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以及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NBNA、MDI、PDI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CT治疗后变化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遗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联合GM1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能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陈小娟;冯茂霭;梁煜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并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收治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根据信封法分为血浆吸附组(n =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在常规肾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的松45 ~ 60 mg/d诱导治疗和大剂量(0.5 ~1.0 g/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血浆吸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球蛋白、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吸附组缓解率提高,治疗后的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和血肌酐水平均降低,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提高,CD4+和CD8+计数则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水平、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降低,CD4+和CD8+计数组升高(P<0.05).血浆吸附组28 d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浆吸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疗效良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是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兴华;罗伟雄;陈璐;丘宝珍;黄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