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影响

张艳秋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妇科, 急腹症,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疼痛感降低,住院时间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其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在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筋膜内切除子宫术并保存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卵巢支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A组)和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各100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围绝经期主要症状等。结果 A组结束手术后其卵巢支部保存效果理想,血流状态稳定,术中出血总量、手术耗时、术后胃肠脏器功能恢复耗时等同B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B组术后E2明显下降(P<0.05),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呈现出围绝经期主要症状以及性生活总体质量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苗丽萍;王强;王秀华;王雅茹;葛玉华;常亚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超声评价

    目的:结合超声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4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超声复查。结果经过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愈率92.5%(37/40),失败率7.5%(3/40)。治愈者血β-HCG明显下降。超声显示内部回声由无回声转为低回声至等回声,包块缩小或消失,盆腔内无明显积液。治疗失败者血β-HCG值升高,超声可见妊娠囊及胎芽和心管搏动,盆腔仍有大量积液。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疗效好、损伤小等优点,大限度的保留输卵管及女性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SCC-Ag、VEGF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联合检测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宫颈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30例和正常人30名血清中SCC-Ag和VEGF的水平。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和VEGF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组,上皮内瘤变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CC-Ag和VEGF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在临床上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

    目的:整理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收治的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5例,西医组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医组则按照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5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85.7%,西医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8.5±2.0)天,西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8±2.8)天,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住院时间少,对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月星;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治愈率、子宫切除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妊娠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术,对提高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大有帮助。

    作者:李敏;李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护理中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对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房婉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因素及新生儿情况的临床回顾报道

    目的:回顾性分析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发病因素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而同期接诊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与新生儿情况,并总结孕晚期前置胎盘发病因素。结果高龄、引产、≥2次人流、经产、剖宫产等属于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发病因素;研究组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窒息儿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前置胎盘以高龄、引产、≥2次人流、经产、剖宫产等患者居多,而且新生儿结局并不理想,极易出现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窒息儿等,死亡率较高,需引起重视。

    作者:葛志娟;史爱红;钱兆珠;周东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与雌激素配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与雌激素配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每晚用高锰酸钾液(1∶5000)冲洗外阴后,治疗组给予保妇康栓与乙烯雌酚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泡腾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雌激素配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效果好,避免了长期应用雌激素而引发的并发症,易于老年患者接受和掌握,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用于诊断新生儿染色体疾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诊断高龄孕妇新生儿染色体疾病的疗效。方法将孕妇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49例,治疗组采取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检查,对照组采取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QF-PCR)检查。观察两组产妇的诊断准确率并统计两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治疗组诊断准确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高龄孕妇在行孕期筛查时发现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采取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其进一步检查,可对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病进行安全、可靠地检测,做出准确的产前诊断,给孕妇及家属提供有效的信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扬;晓燕;焦红燕;周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疼痛感降低,住院时间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其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终止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终止方法。方法将疤痕子宫合并早孕且要求终止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非司酮片75 mg,第2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两组均在B超引导下吸宫,观察服药及吸宫期间腹痛、出血量、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妊娠物残留等情况。结果第1组服用米非局酮片组腹痛、宫颈扩张困难、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米索前列腺组。结论服用米非司酮后在B超引导下吸宫对于终止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大出血中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宫腔纱布填塞止血法,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 h、12 h、24 h的出血量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有效率及产褥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 h、12 h、24 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0.4±10.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5±1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及产褥病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进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及护理,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可减低发生产褥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兢;张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治疗早期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早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期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结果4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护理人员要不断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疾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顾红玲;王丹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价值

    目的:在对妇科盆腔包块进行诊断时采用CT诊断的方法。并对其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盆腔包块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析。结果根据临床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表明,共110例患者采用CT检查获得了准确的定位,检测的诊断率达91.7%,良性包块诊断正确的患者共有76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的患者共有34例,准确率达89.5%。结论在对患者的盆腔包块进行诊断时应用CT诊断的方法能够十分准确的对包块的位置进行定位,且能够十分清晰地将包块内部的特点及其周围的组织进行显示,这对于临床中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焦德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期间随时注意观察患者卵泡变化,并在适当时机指导患者同房,观察妊娠效果、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变化。结果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子宫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妊娠成功率为96.88%。结论通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可有效改善生殖激素水平和子宫变化,帮助其成功妊娠。

    作者:张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受孕几率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受孕几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受孕几率,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受孕几率为25.6%,观察组的受孕几率为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受孕几率,患者认可度高。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绝经后妇女无痛取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痛取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取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无明显疼痛感和不适症状,手术费用、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389.64±49.82vs500.36±58.46,0.52±0.13vs0.68±0.24,100%vs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取环妇女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延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临床症状,并做出相关的健康保护措施,以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某医院200例围绝经期妇女,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研究她们在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结果失眠、心情烦躁、容易疲劳、性欲降低等是这段时期的妇女常见的症状,但被调查的妇女中对围绝经期的概念了解的人数低于75%,所以提高女性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认识和健康保护意识非常重要。结论了解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提高中老年妇女的保健意识,对于提高这一阶段的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佳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佳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作者:秦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甲亢合并黄疸患者的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亢患者出现黄疸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到本院就诊的妊娠期甲亢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并黄疸组)和对照组(单纯甲亢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FT3与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亢合并黄疸患者肝损伤严重,应在积极治疗甲亢的同时,加强护肝。

    作者:李静;谢玉兰;李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