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丽娟;李腊梅
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方式对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术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疗效非常明显。
作者:李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妇科普查应用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客观评定。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育龄妇女26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妇女372例,均予以妇科普查,并进行宫颈刮片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诊断,再深入分析研究对象普查结果。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普查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估后,发现宫颈刮片诊断方案的检出率为59.95%,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方案的为87.90%,两种诊断方案的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方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准确筛查出早期宫颈癌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比组,各40例。对比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手术用时明显低于对比组,而对比组中的术后出血量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运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5例。研究组每天给予米非司酮10 mg治疗;参照组每天给予20 mg进行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同时对比两组的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与血红蛋白改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潮热、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似,相对而言小剂量疗效好、节约成本,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同时能够作为子宫肌瘤较大或者贫血患者的术前准备用药。
作者:窦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护理,其中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术后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护理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生理痛苦及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娣;于国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排气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是非常良好的,不仅能够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得到充分缩减,还可以对其症状进行充分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进行分娩后有出血现象的产妇88例,从其分娩年龄、分娩形式、孕产史、妊娠胎数、分娩时的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统计可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会随产妇的年龄而增高;剖宫产后的出血率要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生产;对88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的调查发现产龄高、剖宫产、经产妇、多胎妊娠、孕周40周、巨婴、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如胎盘粘连、胎盘早剥、胎盘前置等)、产道裂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妊娠并发症等均会促发产后出血,属于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上述情况的产妇,临床上应加强孕期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的系统管理及产前指导,尽量降低剖宫产率,定期筛查高危因素,以便于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保障产妇能顺利分娩。由于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涉及很多方面,临床在积极为产妇做好各项产前检查时,还要精心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防措施,并且在产后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并发症以及孕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阴道前后壁修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92.6%、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输卵管脱垂、术后阴道炎、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比例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无失访病例,对照组患者阴道前后壁再脱2例,阴道息肉4例,研究组患者仅并发阴道息肉1例。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复术治疗子宫脱垂,可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疗效及远期结局,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对卵巢黄体破裂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病理有效证实,对其声像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针对黄体破裂患者选择超声的方法加以诊断,终确诊6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85.71%;疾病误诊10例,疾病误诊率为14.29%;针对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临床选择超声检查的方法加以疾病诊断,终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对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临床对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表现出显著的特征性,根据患者的疾病史,终可以将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为卵巢黄体破裂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邱玉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4例,均应用孕激素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剂量100 mg/d),B组(剂量200 mg/d),C组(剂量300 mg/d),D组(剂量400 mg/d),各41例,比较四组疗效。结果 A组的撤药性出血率显著及出血评分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出血时间及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显著,撤药性出血效果均较好,但低剂量的不良反应较少,剂量为200 mg/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理想。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达英-35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患者的体重、激素水平以及卵巢大小。结果治疗前,患者的促卵泡激素(5.2±3.1)IU/L、促黄体激素(13.2±5.5)IU/L、睾酮(3.8±1.7)nmol/L;治疗后促卵泡激素(2.6±2.1)IU/L、促黄体激素(5.2±3.2)IU/L、睾酮(2.2±1.2)nmol/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达英-35治疗3~10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卵78例,受孕42例。结论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月经排卵。
作者:马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停止出血的时间、贫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的时间、贫血发病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贫血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孙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卵巢移位+阴道延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的具体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学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和E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分配法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参照组采用干扰素栓剂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取保妇康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取保妇康栓治疗,不但疗效良好,还可以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患者的宫颈病灶情况进行诊断。后将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的病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率为85.00%(34/4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全部患者都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精心护理。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合并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合并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治疗宫颈癌,并进行精心护理,能够提升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合并症发生率。
作者:强丽娟;李腊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托瑞米芬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采取托瑞米芬治疗,对照组选择乳癖消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托瑞米芬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缓解身体的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董税田;白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1227例妇科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感染患者12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妇科感染主要与外阴清洁间隔时间、初次性行为年龄、是否避孕、妇科感染疾病史及经期是否有性行为等相关,给予患者全面、详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妇科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临床中,向患者宣讲关于妇科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妇科感染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蒲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患者进行妇产科手术后,疼痛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术后除了常规护理措施采取外加以疼痛护理措施采取,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出现疼痛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此外就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来看,对照组患者普遍低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时,恰当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的采取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极为有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