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观察

宋曦

关键词: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观察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疾病病人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米非司酮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以进行终止中期的妊娠.结论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米非司酮可以广泛的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终止中期妊娠当中,并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来说,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4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5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使用剂量孕激素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100 mg/d的剂量孕激素治疗,对照组予以300 mg/d的剂量孕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差异并不大,但是使用小剂量的孕激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具有治疗优势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胸外科病房收治的实施肺癌根治术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L)测量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下:分化程度、焦虑及抑郁、家庭心理支持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程度、焦虑及抑郁、家庭心理支持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在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重视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实施.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500例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

    目的 调查连云港地区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通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产后抑郁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产后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连云港地区的500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产妇年龄偏大、伴有产后并发症、妊娠期超重(≥20 kg)易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及早预防危险因素,并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欣嫄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

    目的 探讨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6年10月~12月共进行院内转运3860例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2015年10月~12月实施内科转运的36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研究组采用智能化转运流程.结果 研究组的转运响应时间、转运时间及转运接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运过程中的输液管脱落或阻塞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流程可提升内科患者院内转运效率及转运安全.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祖国医药的治疗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论述

    从中医药在肾移植中应用的基础研究、抗排异反应以及抗肾移植术后的感染、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层面阐述了在近30多年来祖国医药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运用和成效,并指出目前临床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马莉莎;冷伟;郭鑫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2016年4月30日,根据其具体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避孕药治疗,对照组接受雌激素治疗,对比2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与雌激素相比,避孕药治疗的疗效更优.

    作者:赖俊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血液科2016年1月~12月接受成分输血患者378例临床资料,详细记录输血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78例患者共进行1092次输血,输血不良反应共4起,占比1.06%,其中输注全血、血浆、悬浮红细胞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1例及1例,占比4.8%、0.95%、0.84%,4例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别为过敏反应、发热、迟发型溶血及细菌污染,不良反应发生后通过生命体征观察,积极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相关知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严格无菌操作理念,提升输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处理能力.

    作者:梁慧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神经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留置安全的持续质量管理

    目的 分析神经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留置安全的持续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抽查至我院就诊的102例神经科患者(2015年3月16日~2016年3月16日),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留置针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持续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4%与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对留置针留置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科患者来说,采取持续质量管理措施便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留置针留置的安全性,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0例膝关节炎病人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试验组在温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温阳通痹汤.对比2组病人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痹汤与温针灸联用,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炎病人病情,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秀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观察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疾病病人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米非司酮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以进行终止中期的妊娠.结论 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米非司酮可以广泛的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终止中期妊娠当中,并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宋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日~2016年12月10日我院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和抑亢丸+甲巯咪唑+硒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T4含量(1.54±0.14)ng/dl、FT3含量(3.54±0.78)pg/ml、TGAb含量(381.05±16.58)u/ml、TPOAb含量(203.56±16.78)u/ml、突眼度(16.45±1.05)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亢丸+甲巯咪唑+硒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冷春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及围生期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及围生期结局.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早产产妇112例,其中自然早产60例(A组),其余为干预性早产52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的病因及临床结局.结果 A组以胎膜早破为首因,占55.00%,其次为多胎妊娠、瘢痕子宫、羊水过少等;B组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因,占53.85%,前置胎盘为34.62%,其次为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症和瘢痕子宫.B组阴道顺产率则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的病因不同,临床需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来降低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丽娜尔·胡马尔;玛娜尔·朱马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孕产期保健宣教应用到改善产褥期妇女饮食与行为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来本院分娩出院的产褥期妇女39例,探究所有妇女的临床基础资料,并记录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以后的成效.结果 在开展了孕产期保健宣教相应的对策以后,产褥期妇女出现疾病的几率有所降低,这之中,仅有1位妇女罹患了乳房胀痛、2位妇女罹患了腰背酸痛,总共的发病率即7.69%.结论 孕产期保健宣教应用到改善产褥期妇女饮食与行为习惯具备极为良好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向忠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细化呼吸道管理在肋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析细化呼吸道管理应用于肋骨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行胸腔镜肋骨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呼吸道科学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FEV1、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3.3%远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化呼吸道管理应用在肋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中,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招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妊娠高血压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顺产率,Apgar评分,新生儿的体重,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舒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将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经量、子宫体积和腺肌瘤体积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后的经量、子宫体积、腺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安全有效,能够缩小腺肌瘤体积.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超声诊断妇产科腹痛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妇产科患者经常会出现腹痛症状,对在妇产科诊断中使用超声检查对腹痛症状辅助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64例腹痛妇产科腹痛患者作为病理研究的实验参与者.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时要保证膀胱充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对64例妇产科腹痛患者的超声临床诊断结论分析表明,使用超声手段进行腹痛诊断,结合病理学研究,验证结果表明诊断正确的病例有60例,诊断正确率是93.75%.结论 超声诊断在临床妇产科的腹痛诊断中具有非常高在诊断价值,值得在妇产科临床诊断中广发应用及推行.

    作者:韩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肥胖乳腺癌患者作为A组,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体重的乳腺癌患者作为B组,2组患者均予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经麻醉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8.11±1.73)min,拔管时间为(15.22±6.27)min,出手术室时间为(165.22±34.20)min及术后自主呼吸为(6.67±1.45)min,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镇痛剂例数9例,占比30.00%,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予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患者的体重易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临床中应严格把握麻醉指证及剂量,才可达到佳的麻醉效果.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作分析.方法 自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疑诊是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的53例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并将得到的检查结果收集整理,与正常子宫肌肉层做分析比较.结果 经阴道超声造影结果可知,灌注时恶性子宫内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早增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表现为晚增强、低增强及等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造影应用于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有着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