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思路探讨

徐大基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疗法, 血液透析, 综述
摘要: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是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疾病持续不愈的结局,如果没有可逆因素,当其缓慢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时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透析和肾移植,绝对不能仅用中药治疗[1].对于透析,西医强调早期透析和充分透析,一般采用高效透析器、高流量透析器、高效血液滤过等方法.
中医药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白芷的研究现状

    中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其具有散风祛痛、排脓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作者:夏黎明;姚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非药物口服途径治疗小儿哮喘概况

    哮喘是中医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为0.11%~2.03%,高地区过5%[1].由于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加上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药物经胃肠道的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医非药物疗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非药物口服途径治疗本病的方法及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南方;李小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UV法测定山香圆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

    笔者运用紫外-可见分光法(UV法)以对照品芦丁的黄酮类含量,测定山香圆叶[1]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兹报道如下.

    作者:罗宪堂;熊友香;余世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药效学对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述

    中药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之一是中药饮片的剂型改革,饮片精致颗粒是现代科技的充分体现,然而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中药饮片剂型改革后,是否保持原饮片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故从药理效应方面进行比较更为关键,许多中医药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魏孟玲;陈恒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续断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续断(Dipsacus asreroides)又名龙豆,性苦、辛、微温,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跌扑损伤等.续断中含有三萜皂甙类、挥发油、甾醇类、生物碱、黄酮等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续断的研究很多,为了合理开发新药、提取有效单体,本文就近年来其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括.

    作者:晏媛;郑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颌痛安胶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常用针灸、封闭、电疗等措施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单位研制的颌痛安胶囊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郝风廷;燕春山;颜倜;冯芳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论辛温发散法治疗外障眼病

    综观中医眼科古今医籍论治外障眼病之法,多不离清热、泻火解毒之类,唯辛温发散法少见,余就管窥所见,略陈诌言,谬误之处,恳请同道不吝指正.

    作者:陆经纬;陈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析张子和下法的妙用

    金·张子和,论病首重邪气,治病强调攻邪,攻邪擅长汗下吐的祛邪理论,对于当今提高临床疗效,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现将张子和下法妙用概况举例如下.

    作者:古献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坤积消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免疫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产生盆腔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用坤积消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做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检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帆;张永洛;岳月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痹证用药浅析

    痹者,闭也,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邪阻经络,致使肢体、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其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机体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不能抗邪,风寒湿热之邪稽留于关节经络,进一步影响到气血津液运行,形成痰瘀阻痹.治疗上必须针对病因病机用药,方能取效.现将名老中医在痹证用药上的特点进行整理,按散风、驱寒、祛湿、清热、化痰祛瘀、通络、补虚等几组药物进行分析,以助于临床.

    作者:赵承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与几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等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等指标,考察了参附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配伍后24h内各混合液均澄明,除碳酸氢钠外,其余混合液pH值稳定,含量基本无变化.

    作者:邹永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拟排石饮液治疗尿路结石46例

    近3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排石饮液治疗尿路结石(直径小于1.0cm,少数为1.2cm),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冠华;易颂余;严志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桂枝甘草汤温经通脉的药效学研究

    桂枝、甘草配伍(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具温补心阳之功.根据心主血脉,心阳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桂枝又可温经通脉,故桂枝配伍甘草,可增强其温通血脉功效.实验证明,桂枝甘草汤在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抗大鼠血栓形成作用方面,确实优于单味桂枝.

    作者:王秋;王占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射频治疗扁桃腺切除术后血管性出血17例分析

    扁桃腺切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出血是其主要并发症.一般情况下,通过压迫止血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对一些血管性出血,则需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结扎、缝扎,甚至结扎颈外动脉等才能止血,本文分析扁桃腺剥离术后血管性出血行射频治疗1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温树信;王斌全;张芩娜;夏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消瘀止痛膏改善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常发生各种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而软组织损伤,又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骨科门诊中首位.

    作者:姚一鸣;刘怀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部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肺部感染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呼吸治疗(吸氧、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免疫治疗和一般治疗(止咳、平喘、痰痰等).

    作者:陈红英;郭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健脾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溃疡,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近期治愈率都较高,但停药后复发率亦高.近年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健脾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祥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变进展中作用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处理.急性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淀粉酶、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进展,血浆淀粉酶升高,病程10h内,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同步上升,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维持相对平衡,胰腺炎病理主要表现为水肿性;病程10h后内皮素继续升高,而一氧化氮则升高不明显,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升高,病程24h胰腺炎病理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对照组病程中各指标均呈低水平变化.结论: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内皮素产生增多,而一氧化氮产生不足,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平衡失调,是急性胰腺炎病变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雄;胡铭荣;徐德征;江素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自2000年2月~2002年3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丹参与黄芪注射液合用组和低分子右旋糖苷组.~

    作者:周萍;张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医药研究杂志

中医药研究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