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

于颜珍

关键词: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以青壮年多发,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此病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给病人心理上也带来极大的压力.我院自2000年9月~2002年5月共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36例,我们针对病人围手术期存在的问题及反应和术中护士配合手术者的需要,通过尝试探索出了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起步和对策,满足了医疗需要,亦有利于病人康复,现介绍如下.
中医药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诊断客观化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然而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曾经被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而加以全盘否决,现在随着西方医学面对临床上

    作者:陈艳平;张宗明;吴启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消风止痒汤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临床观察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增生型变态反应疾病,具有季节性强、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症状为双眼痒涩,病情顽固,多发于男性青少年.我院自1998年自拟消风止痒汤治疗本病2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郎义文;杜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续断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续断(Dipsacus asreroides)又名龙豆,性苦、辛、微温,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跌扑损伤等.续断中含有三萜皂甙类、挥发油、甾醇类、生物碱、黄酮等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续断的研究很多,为了合理开发新药、提取有效单体,本文就近年来其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括.

    作者:晏媛;郑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很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DR的发生率在糖尿病发病5年时为25%,15年后可高达75%~80%[1].

    作者:李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健脾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溃疡,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近期治愈率都较高,但停药后复发率亦高.近年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健脾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祥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白芷的研究现状

    中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其具有散风祛痛、排脓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作者:夏黎明;姚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与几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等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等指标,考察了参附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配伍后24h内各混合液均澄明,除碳酸氢钠外,其余混合液pH值稳定,含量基本无变化.

    作者:邹永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论辛温发散法治疗外障眼病

    综观中医眼科古今医籍论治外障眼病之法,多不离清热、泻火解毒之类,唯辛温发散法少见,余就管窥所见,略陈诌言,谬误之处,恳请同道不吝指正.

    作者:陆经纬;陈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陆德铭教授治疗乳房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乳房病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妇女患者占大多数.其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精神上和肉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会危及生命.中医药在治疗乳房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目前临床上研究广泛、深入的乳房疾病是乳腺增生病、乳腺癌术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急性乳腺炎等.导师陆德铭教授在乳房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笔者有幸随陆师学习,兹将陆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薛晓红;陈红风;陆德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二至丸免疫调节作用活性部位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二至丸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免疫作用,追寻二至丸免疫调节的活性部位.方法:运用碳粒廓清法、腹腔巨噬吞噬功能的测定,溶血素抗体测定,α-醋酸酯酶(ANAE)染色等方法研究各提取部位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正丁醇部分和残余物提高碳廓清率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残余物还能增加α-醋酸酯酶染色率和溶血素.结论:正丁醇部分和水部分都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为二至丸免疫调节的活性部位.

    作者:李磷;丁安伟;孟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防风通圣丸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防风通圣丸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头痛、发热怕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出起的便秘发热等症.该方来源于<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白芍、大黄、麻黄、薄荷、芒硝各100g,生石膏、黄芩、桔梗各200g,白术(麸炒)、荆芥穗、栀子(姜制)各50g,生甘草400g组成.

    作者:陈岩;胡燕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运脾法对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紊乱的一氧化氮水平.

    作者:万力生;汪受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拟排石饮液治疗尿路结石46例

    近3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排石饮液治疗尿路结石(直径小于1.0cm,少数为1.2cm),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冠华;易颂余;严志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非药物口服途径治疗小儿哮喘概况

    哮喘是中医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为0.11%~2.03%,高地区过5%[1].由于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加上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药物经胃肠道的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医非药物疗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非药物口服途径治疗本病的方法及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南方;李小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疑难病从肝论治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久治不愈、症状复杂、难以确定病名或缺乏恰当治疗方法的疾病,医者难于下手,患者长期被病痛折磨,辗转于中西医之间.对于这些疑难病症,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学习研究中,体会到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笔者从肝论治疑难病收到满意的疗效,特举几例,与同行交流.

    作者:贾瑞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射频治疗扁桃腺切除术后血管性出血17例分析

    扁桃腺切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出血是其主要并发症.一般情况下,通过压迫止血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对一些血管性出血,则需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结扎、缝扎,甚至结扎颈外动脉等才能止血,本文分析扁桃腺剥离术后血管性出血行射频治疗1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温树信;王斌全;张芩娜;夏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药效学对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述

    中药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之一是中药饮片的剂型改革,饮片精致颗粒是现代科技的充分体现,然而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中药饮片剂型改革后,是否保持原饮片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故从药理效应方面进行比较更为关键,许多中医药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魏孟玲;陈恒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十大功劳的研究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bonia bealei(Fort)Carr.另有细叶十大功劳(狭叶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l(Lindl)Fedde.(又名西风竹)华南十大功劳M.japonica(Thunb)DC等.

    作者:王筠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思路探讨

    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是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疾病持续不愈的结局,如果没有可逆因素,当其缓慢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时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透析和肾移植,绝对不能仅用中药治疗[1].对于透析,西医强调早期透析和充分透析,一般采用高效透析器、高流量透析器、高效血液滤过等方法.

    作者:徐大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医药研究杂志

中医药研究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