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中风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

蔡淑华;王天英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中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风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大多数遗留不同程度的言语、肢体残疾.目前国内外医疗护理措施尚不能使此类患者达到完全康复.20世纪是世界现代康复医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此病康复护理介入越早,往往临床效果越好,不但减少后遗症,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节约医疗费用.具有训练简单、易学、不需太多器械,患者回归社会机率大等特点,适合我国国情.通过对我科收治的207例脑中风患者对偏瘫肢体早期进行各种被动、主动训练做了实际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对脑中风偏瘫肢体护理的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恶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68例分为倍他乐克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倍他乐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6 25~12 5mg,b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mg,bi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分别测定入院后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30天48h的动态心电图,观察各阶段MVA发生率.结果 1wk内两组MVA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5d后治疗组MVA发生例数有减少趋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第30天MVA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倍他乐克能降低AMI后MVA发生率,此作用在长时间治疗后更明显.

    作者:石开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新主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内由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饥饿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以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为特征,硬肿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常伴有低体温,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我们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菊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门诊早期的CRP监测在诊断发热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比较发热门诊中细菌性感染患者在首诊检查时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的变化,为发热门诊患者快速筛查寻找一套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性研究发热门诊7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首诊时CRP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RP增高早于白细胞的升高,CRP在早期诊断细菌性炎症方面比白细胞更准确.结论 CRP定量分析作为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在发热门诊中应作为首诊筛查项目进行检查.

    作者:李渝;张雪东;左大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致心律失常5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并心律失常而首诊误诊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九光;闫秀梅;刘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硬脊膜下阻滞2例报告

    1 病历介绍例1:男,27岁,体重52kg,因急性阑尾炎于2002年9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 5mg,鲁米那0 1g,入手术室后测:BP 110/70mHg,P 80次/min,R 18次/min,行右侧卧位,穿刺点T12~L1间隙,穿刺顺利,突破感明显,注入空气无阻力,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向上置管3 5cm通顺、平卧后,开放静脉通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 6%利多卡因,内含(1:20万)肾上腺素4ml,5mim后针刺测痛无脊麻症状,双下肢活动自如,又注入利多卡因6ml,10mim后血压下降至70/43mmHg,P 68次/min,患者自诉胸闷,呼吸困难,发音低微,出冷汗,针刺测痛脊神经阻滞上界达C4~S,痛觉完全消失,患者自诉手足麻木,立即静脉注射麻黄素15mg,快速输液,面罩加压给氧,作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严密观察患者,再次经导管回抽无脑脊液,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缓解,血压回升至90/60mmHg,P 76次/min,R 22次/min,40mim后上界平面退至T4,血压、呼吸平稳.手术按计划进行,术中肌松好,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35min,术毕测脊神经上界为T6,无其他并发症.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西替利嗪治疗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Cetiriting Hydrochloride Tablets)又名西可韦,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其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不明显,是作用于中枢系统较轻的抗过敏感新药,笔者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用西替利嗪片剂治疗慢性荨麻疹,并用特非那丁进行治疗对照,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鲤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全身损伤程度对肾损伤诊治的影响(附142例报告)

    目的总结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治体会,分析全身损伤程度(ISS评分)对肾损伤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不同ISS评分的肾损伤治疗方式P=0.0001、肾切除P=0.001、死亡P=0 0001有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应变量为治疗方式时ISS评分OR值为1.141, 95% CI为1.058~1.231;应变量为死亡时ISS评分OR值为1.113, 95% CI为1.012~1.224.结论 ISS评分对初步判断肾损伤病例的治疗方式、预后有一定的帮助,但对预测肾损伤的手术方式帮助较小,而ISS评分结合肾损伤程度的分类对初步判断肾损伤病例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预后有帮助.

    作者:黄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远期过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远期过矫的原因及关系.方法对202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经手术矫正为正位的患者观察2a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a后102例为正位,40例为外斜>-8△,48例外斜>-15△,8例为正位,8例为内斜欠矫>+10△.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过矫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眼调节力减弱,因此过矫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年龄越小,远期过矫发生率较高,年龄超过7岁以上过矫发生率低,手术适度欠矫,儿童共同性内斜视远期过矫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中风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中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风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大多数遗留不同程度的言语、肢体残疾.目前国内外医疗护理措施尚不能使此类患者达到完全康复.20世纪是世界现代康复医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此病康复护理介入越早,往往临床效果越好,不但减少后遗症,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节约医疗费用.具有训练简单、易学、不需太多器械,患者回归社会机率大等特点,适合我国国情.通过对我科收治的207例脑中风患者对偏瘫肢体早期进行各种被动、主动训练做了实际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对脑中风偏瘫肢体护理的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蔡淑华;王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体检无症状人群疾病发生率研究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无症状者发生疾病的概率及规律,研究无症状人群发生疾病的可能因素.方法我们随机抽取500例年轻人、500例中年人、500例老年人无症状体检者,对他们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体检无症状人群发生疾病的概率为4.9%,以有家族性疾病者概率大,无症状老年人疾病发生率大于10%.结论体检无症状人群可发现多种疾病,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但因他无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预后差.因此体检是人群保健的一个基本手段,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关键.

    作者:卫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截肢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而且配合手术的治疗,同时对术后康复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回顾我院自2004年5月至8月收治的3例截肢患者,其中因肿瘤截肢 1例,创伤截肢2例.我们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使患者早日康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菊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失败复发和转移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泰索帝75mg/m2·d第1天静滴1h,希罗达2500mg/m2·d早晚两次口服,连服14d,3wk为1个周期,2~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2例有18例完成3个周期,4例完成2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9 1%,PR 45 5%,临床获益率(CR+PR+SD)%为90 9%.结论对于蒽环类失败复发和转移乳腺癌泰索帝和希罗达联合疗效满意,临床获益率90 9%,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娟;黄钰东;张华梅;庞效芬;臧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猫抓病1例报告

    猫抓病(CSD)是一种以增生性、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对此病往往认识不足,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言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甘露醇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男,24岁,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3d就诊.

    作者:刘卫;徐丽萍;韩爱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17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一个比较容易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容易被忽视,误认为右下腹痛就是阑尾炎,加之部分病例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现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7例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章义智;程辉;祝传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用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46例,并与西药组进行对比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小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非上皮恶性肿瘤18例诊治分析

    胃非上皮恶性肿瘤较上皮性恶性肿瘤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误诊率较高,治疗方法尚有争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18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惠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白蛋白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血浆白蛋白水平及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33%的患者均有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以45g/L为标准值),其减少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结论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有效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殷莉;赵世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胫骨平台骨折80例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常由高能量的外伤、内外翻暴力引起,骨折是不稳定的,波及关节面,对这种关节内的骨折,多倾向内固定治疗,现将我院2000~2001年80例各种类型的骨折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谢军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腰腿痛诊断中病史采集的特点与体会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腰腿痛既可以由脊柱本身的疾患引起,也可以由脊柱以外的疾患牵涉而致,其准确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而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在英国,腰腿痛占全部普通门诊患者的4 2%[1],在国内,约占骨科门诊的30%~50%[2].全球至少70%的人群一生中会受到腰腿痛的困扰,虽40%的患者在1wk内缓解,90%在2mo内缓解,但90%的患者都会复发,致使慢性腰腿痛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3],其病因又十分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由于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因此如何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是骨科临床的一大课题.在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详细、认真地采集病史对及时正确的诊断腰腿痛仍有重要意义.7a来,我们按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的程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腰腿痛的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就腰腿痛病史采集的特点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瑜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