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非处方药物的潜在滥用

邱丽筠;东星月;黄丽丽

关键词:
摘要:建立并完善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体制与药品监督管理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定位方法的改进

    目的了解改进的经皮股静脉插管的方法.方法选用瑞金医院2003年1~12月需迅速建立中心静脉径路的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难以施行或插管未成功者及因输液或静脉营养需置中心静脉插管者,施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本组共148例,行154次股静脉穿刺置管.154次股静脉穿刺插管成功153次(99 4%).结论作者运用改进的方法经验,非熟练者的操作者占3/4以上,穿刺成功率高达99 4%,仅1例因非技术原因未获得成功.

    作者:徐慧;万亮;邵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从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4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健康教育,对照组药物治疗.患者出院后随访1a,对两组患者的从医行为做出评价.结果健康教育组在从医行为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从医行为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学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利用高频发生器通过电极汽化切除增生的前列腺,该疗法具有不开刀、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泌尿外科于1999~ 2003年共做手术2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周世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卷曲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结核4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链霉素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已近60a,原发耐药率显著升高,同时,其他抗痨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新发菌阳性患者化疗不彻底或得不到合理化疗,造成相当一大部分慢性排菌患者成为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要控制结核病必须治愈这些复治、难治病例.但是复治、难治性肺结核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难题.作者总结了45例用卷曲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英;范怀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肺心病23例分析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肺心病临床上较常见,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3例,占住院总人数的10%,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检查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飞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3年10月,天桥区张某、李某两家因食用市售猪蹄而致食物中毒,经调查是由熟猪蹄中亚硝酸盐超标所致.

    作者:蔡立强;吕素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误诊1例报告

    1病历介绍患儿,男,3h,体重2kg,系第1胎,胎龄38wk,因宫内窘迫于外院行剖宫产娩出.生后一般情况可,Apgar评分1min 9分.生后8min突然出现呼吸不规则、青紫,即刻气管内加压给氧5min青紫不见好转.

    作者:向燕丽;程秀霞;毕亮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穿孔病例分析及护理

    子宫穿孔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后果严重.本文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子宫穿孔病例,对其产生原因、防治及护理加以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樊海英;陈玉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男性自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它特殊电极袢作用于导体介质后产生等离子体,对组织进行切割并产生组织效应[1].它与常规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患者.现就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恙虫病首发急性阑尾炎样反应20例的研究

    目的分析20例恙虫病出现急性阑尾炎样反应的表现,提高对恙虫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外斐氏试验、血常规、B超和体检对20例恙虫病首发急性阑尾炎样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患者出现发热100%(20/20),麦氏点压痛、反跳痛100%(20/20),腰大肌试验阳性90%(18/20),闭孔肌试验阳性75%(15/20),其中4例溃变为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阑尾炎,B超示:腹腔积液,占20%(4/20),手术治疗4例,占20%(4/20).结论恙虫病系血管损害性疾病,改变可有多样,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蔡树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内固定临床研究与分析

    我院自2001~2003年,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培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川畸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川畸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主要发生于血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小儿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并不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全身皮肤粘膜受损,手足木实样肿胀,淋巴结肿大,此病还可累及多个脏器,心肌坏死是其主要死亡原因[1].

    作者:李英;陈倩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53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6月用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53例,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输卵管切开病灶清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53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45(84 91%)例行镜下病灶清除术,8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8(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者均作粘连松解术,其中3例在1a内再次妊娠并顺利分娩.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能大可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对腹腔干扰少,是佳的异位妊娠诊治方法.

    作者:丁红梅;陈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氧化碳中毒心电图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职业性中毒,我科对几年来门诊及住院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肾功能衰竭24例病例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院自1998~2001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肾功衰竭患者24例,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3%,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王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假阳性率比较

    2000~2003年,作者对1100例使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以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液做皮试,出现假阳性者131例,再将此131例以生理盐水配制皮试液做皮试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1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脑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脑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分为4组,同时查血CRP值.结果 4组间血CRP值分别为:正常组1.0±1.0mg/L,轻度硬化(狭窄)组5.0±2.0mg/L,中度硬化(狭窄)组8.0±2.2mg/L,重度硬化(狭窄)组13.0±2.1mg/L,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诺和灵30R与拜糖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诺和灵30R、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和优降糖、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对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型糖尿病初发1mo以内伴高血糖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28例,采用诺和灵30R、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治疗,B组32例采用优降糖、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治疗,疗程12wk.结果 A组空腹血糖(FBG)从(17.12±2.16)mmol/L降至(7.22±1.01)mmol/L.餐后2h血糖(P2hBG)从(23.15±2.56)mmol/L降至(8.91±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13.61±1.96)%降至(7.74±1.48)%.B组FBG从(16 81±2.01)mmol/L降至(10.1±1.56)mmol/L;P2hBG从(23.21±2.61)mmol/L降至(12.34±1.04)mmol/L;HbA1c从(12.41±1 84)%降至(9.84±1.52)%.A组控制血糖有效为92.85%,B组为53.13%,总体看来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早期采用胰岛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渴病从痰论治的理论探讨

    消渴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消渴病己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并成为人们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齐豪;李学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20例拒食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人体大部分营养成分及热量主要依靠合理的饮食来供给、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预防疾病,正常人饥饿的时会千方百计寻找食物补充,但精神异常患者由于在幻觉、妄想、猜疑、恐惧等症状的支配下,不主动甚至拒绝进食.因此,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使各种治疗难以实施,为探讨患者的拒食情况,寻找拒食原因,笔者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