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海英;陈玉蓉
因病缺课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荔城区中小学生的因病缺课情况,掌握其原因,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应采取的措施,荔城区卫生防疫站于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对部分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林玉英;林珍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在医院,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病理、生理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老年人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不予以重视,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作者: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新型有多种药理活性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β和α1受体阻滞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神经活性,高浓度时尚有钙拮抗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调节代谢紊乱、阻止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因此,卡维地洛不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能够逆转心血管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学文;华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如何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抓好医疗文书书写和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医疗文书管理,做好自律和维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2002年4月1日高人民法院规定,在我国医疗侵权的诉讼中,开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2002年4月4日国务院公布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2002年8月20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这些都于2002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系列的法规、条例、规范无疑给广大医务工作者敲响警钟,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防范医疗纠纷,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寇立红;寇接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病历介绍患者,男,57岁,因车祸摔伤致左膝肿痛、流血、活动受限1h入院.患者入院前1h,左侧膝关节内侧受撞击,即出现肿胀、疼痛、破皮流血、活动受限.查体:发育正常,神清语晰,双侧视力正常,心、肺、腹阴性,左侧膝部肿胀青紫,内侧有一纵行5cm伤口,活动出血,左侧髌骨向外侧脱位畸形,压痛,左侧膝关节侧位X线片示:左侧髌骨向外侧脱位合并股骨外髁骨折(无移位).
作者:钟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与纤溶酶原活性和D-二聚体含量以期探讨在脑梗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和恶性肿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对脑梗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和恶性肿瘤及其对照测定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活性,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D-二聚体含量.结果①脑梗塞组:AT-Ⅲ: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LG:A和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糖尿病无并发症组:AT-Ⅲ:A、PLG:A和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AT-Ⅲ:A和PLG: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肾病综合征组:AT-Ⅲ:A和PL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恶性肿瘤组:AT-Ⅲ:A和PLG: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AT-Ⅲ:A、PLG:A和D-D含量在易栓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跃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咽炎是一种难治性咽喉部疾患,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该病近年来有多发趋势.笔者自1999年4月至2003年7月以自拟养阴利咽汤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诺和灵30R、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和优降糖、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对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型糖尿病初发1mo以内伴高血糖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28例,采用诺和灵30R、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治疗,B组32例采用优降糖、拜糖苹、二甲双胍三联治疗,疗程12wk.结果 A组空腹血糖(FBG)从(17.12±2.16)mmol/L降至(7.22±1.01)mmol/L.餐后2h血糖(P2hBG)从(23.15±2.56)mmol/L降至(8.91±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13.61±1.96)%降至(7.74±1.48)%.B组FBG从(16 81±2.01)mmol/L降至(10.1±1.56)mmol/L;P2hBG从(23.21±2.61)mmol/L降至(12.34±1.04)mmol/L;HbA1c从(12.41±1 84)%降至(9.84±1.52)%.A组控制血糖有效为92.85%,B组为53.13%,总体看来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早期采用胰岛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否对视网膜眼底病变有预示作用.方法分别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眼底病变和有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5例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CRP在正常对照组为2 60±1 26μg/ml;在无视网膜眼底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为2 98±1 32μ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在有视网膜眼底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为4 63~1 06μ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且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普遍呈高粘、高聚状态,CRP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视网膜眼底病变.结论血清CRP对视网膜眼底病变有预示作用,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异常时予以纠正,有助于预防视网膜眼底病变的发生.
作者:郑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将我院自1994年1月20日至2004年5月20日以来门诊遇到的18例排尿性晕厥综合征,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焕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当前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问世,这对临床医生有相对性的合理选择用药,提高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综观近几年的药品市场,确有一些疗效确切的品种填补了我国药品市场的空白,但大多数国产新药多为复方重新组合及仿制国外产品的复制品或一个药品多个厂家使用不同商品名推向市场的.
作者:杨惠琴;张志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4年5月23日,锦州市凌河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6例.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证实本次食物中毒为亚硝酸盐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艳;董慧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鼻咽部可疑病变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鼻咽癌的必要方法,我科于2001年3月开始采用鼻内镜下双鼻进路鼻咽部活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病历介绍患儿,男,8d,因右大腿暗红色包块7d加重1d入院.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第2天发现右大腿一包块,蚕豆大小,较硬,色暗红,日渐增大,生后第7天发现包块明显增大,肿胀,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不伴发热及阵发哭闹,吃奶好,二便正常.
作者:肖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近年来多有报道,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1月,我院采用多巴酚丁胺、氨茶碱、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良;赵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死率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988~2003年我科共收治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5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詹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半个世纪以来,外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基础生物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现在清洁伤口的感染率已从以往10%降到1%~2%[1].然而,滥用抗生素的结果使过去普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表皮样葡葡球菌以及肠球菌演变成耐药难以控制的程度.
作者:闫海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本文用经济学方法对两种常用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指导临床选择用药.方法首先选择HP检测阳性患者随机分组进行HP根除治疗,A组(n=40):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 1.0g bid,甲硝唑0.4g bid,疗程2wk;B组(n=40):雷尼替丁0.15g bid,阿莫西林1.0g bid,甲硝唑0.4g bid,疗程 2wk;疗程结束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两组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C/E):A组 4.7, B组 1.9,成本-效果的增量比(△C/△E) 68 6.两种治疗方案的敏感度分析C/E:B组1.6,A组4.0,△C/△E:B组44.8.结论以含雷尼替丁的三联疗法根除HP,其根除率高,与含洛赛克的三联疗法相近,但花费较后者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建东;高靖;夏培君;贾其海;李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人体大部分营养成分及热量主要依靠合理的饮食来供给、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预防疾病,正常人饥饿的时会千方百计寻找食物补充,但精神异常患者由于在幻觉、妄想、猜疑、恐惧等症状的支配下,不主动甚至拒绝进食.因此,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使各种治疗难以实施,为探讨患者的拒食情况,寻找拒食原因,笔者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病,35%~45%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60岁以上的患者,该病发展迅速、危急,若处理不当,病死率甚高.为提高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特点的认识,作者分析了102例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