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

黎詹娟

关键词:
摘要: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死率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988~2003年我科共收治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5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53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6月用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53例,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输卵管切开病灶清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53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45(84 91%)例行镜下病灶清除术,8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8(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者均作粘连松解术,其中3例在1a内再次妊娠并顺利分娩.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能大可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对腹腔干扰少,是佳的异位妊娠诊治方法.

    作者:丁红梅;陈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恙虫病首发急性阑尾炎样反应20例的研究

    目的分析20例恙虫病出现急性阑尾炎样反应的表现,提高对恙虫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外斐氏试验、血常规、B超和体检对20例恙虫病首发急性阑尾炎样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患者出现发热100%(20/20),麦氏点压痛、反跳痛100%(20/20),腰大肌试验阳性90%(18/20),闭孔肌试验阳性75%(15/20),其中4例溃变为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阑尾炎,B超示:腹腔积液,占20%(4/20),手术治疗4例,占20%(4/20).结论恙虫病系血管损害性疾病,改变可有多样,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蔡树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血压危象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危象是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出现一系列危急症状,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如不迅速控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并危及生命.

    作者:孙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病,35%~45%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60岁以上的患者,该病发展迅速、危急,若处理不当,病死率甚高.为提高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特点的认识,作者分析了102例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理疗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物理治疗学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医学科学.

    作者:金敬爱;郑金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1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脑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脑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分为4组,同时查血CRP值.结果 4组间血CRP值分别为:正常组1.0±1.0mg/L,轻度硬化(狭窄)组5.0±2.0mg/L,中度硬化(狭窄)组8.0±2.2mg/L,重度硬化(狭窄)组13.0±2.1mg/L,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8例病毒性脑炎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效果.方法 利用西医技术将中药液经胃管鼻饲和肛管灌肠,加速消化道内容物排泄和提高吸收效率.结果 降低体温,恢复正常快,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结论18例病毒性脑炎病例无后遗症、疗效显著、死亡率低、治愈率高.

    作者:余和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本钢露天铁矿氡及其子体浓度剂量的估算

    铀矿山氡子体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矿井下防氡已成为矿山安全防护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张伟道;杜宏涛;陈少平;李顺福;张志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肿瘤坏死因子与趋化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和趋化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组织的损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就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生物学作用,以及趋化因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1,2]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华;汪治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川畸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川畸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主要发生于血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小儿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并不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全身皮肤粘膜受损,手足木实样肿胀,淋巴结肿大,此病还可累及多个脏器,心肌坏死是其主要死亡原因[1].

    作者:李英;陈倩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急症47例胃镜检查的体会

    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对14岁以下小儿行胃镜检查47例,均顺利通过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娴;宋德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及术后镇痛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研究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及术后镇痛在剖宫产术中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经腹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采用双盲法,进行(CSE)剖宫产100例(研究组)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100例(对照组),观察其疼痛控制程度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后镇痛效果比较,研究组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有显著性差异(P<0 01);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 01);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镇痛确切,起效迅速,肌松好,缩短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能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文平;王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期预防和矫治儿童牙颌畸形临床体会

    1 资料和方法1.1 乳牙反(牙合)矫治 对于乳牙期反(牙合)畸形的矫治,一般在2.5岁乳牙完全萌出后,且畸形明显者,给予矫治.

    作者:纪萍;李志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在医院,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病理、生理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老年人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不予以重视,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作者: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

    1病历介绍患儿,男,8d,因右大腿暗红色包块7d加重1d入院.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第2天发现右大腿一包块,蚕豆大小,较硬,色暗红,日渐增大,生后第7天发现包块明显增大,肿胀,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不伴发热及阵发哭闹,吃奶好,二便正常.

    作者:肖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思考

    现行乡镇卫生防保组织,大多属乡卫生院管辖,由于防保人员经费多数未按规定到位,卫生防保工作经济效益回报差,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制约,造成乡防保人员多方受压,卫生防保工作运行状态不高,乡级防保组织应有的活力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周庚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穿孔病例分析及护理

    子宫穿孔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后果严重.本文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子宫穿孔病例,对其产生原因、防治及护理加以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樊海英;陈玉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药物流产监测中的价值

    近年来,早孕行药物无痛性流产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如不掌握好禁忌证盲目地给患者用药物流产,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作者收集98例早孕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分析,为临床用药及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余德树;杨雪梅;王彦;丛文博;张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

    1987年至1999年10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忠凤;吕立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通透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净化技术飞速发展,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对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高通透量透析可提高透析效果,改善常规低通透量透析的局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与透析相关的远期并发症.

    作者:郭玲;饶毅锋;郝阿芳;何庆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