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黄昌林

关键词:
摘要:布比卡因如果意外误入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即使使用常规安全剂量,也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反应,且抢救成功的难度相对较其他局麻药要大.因此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是区域麻醉时的难治性并发症.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芹;顾婵娟;李金花;孙艳玲;张向伟;刘云霞;马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G1、G2),G1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G2组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记录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G2组与G1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改变和GHbA1c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治疗所致体重增加,平稳控制血糖.

    作者:孙艳荪;邓远飞;张帆;乔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公共场所就餐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就餐环境特种风味店和一般饭店就餐时可吸入颗粒物对就餐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采用对角线法或中间单点布法测试呼吸带高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以确定其对人体危害程度.结果特色风味店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于一般饭店,且动态环境比静态环境合格率明显降低.结论就餐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是刺激产生呼吸道疾病的直接诱因,必须采取加强机械通风、增加进风量、改善火源等整改措施,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

    作者:吴绿夏;张亚丽;马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个体防护措施的法律意义及其规定

    个体防护措施应该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用具、装备、材料、制度等.我国在相关的法律上已经规定了个体防护的内容,强调了个体防护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国家对职业人群的关怀.

    作者:王忠涛;崔力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联苯苄唑凝胶剂含量的紫外测定法

    目的探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联苯苄唑凝胶剂的含量.方法用甲醇作提取溶剂,以253nm为测定波长.结果联苯苄唑浓度在2.32~6.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7%.结论该法可用于凝胶剂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测定.

    作者:乞永超;刘彦生;曹慧茹;郭兴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辨证取穴治疗尿潴留

    目的探讨经中医临床辨证取穴治疗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收集临床自1994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诊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137例,其中男28例、女109例.通过临床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取穴,一病一方,随症加减针灸治疗.结果经观察95%以上的患者经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施以辨经取穴针灸诊治,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术对治疗尿潴有立竿见影之功效,尤其对神经性、功能性以及外科术后之尿潴留效果尤著.

    作者:徐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冠心病行介入诊疗中的运用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我科自2002~2004年共对42例患者行介入诊断治疗,并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运用于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章玉;伍梦勰;许耀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坐立位腰麻用于黑人产妇剖宫产术86例体会

    笔者在3 a的援外(博茨瓦纳)工作期间,对86例黑人产妇采取坐立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进行剖宫产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麻醉方法用于黑人产妇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白蛋白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血浆白蛋白水平及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33%的患者均有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以45 g/L为标准值),其减少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结论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有效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殷莉;赵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予口服缬沙坦80~160mg,1次/d;对照组35例,予口服卡托普利12.5~25mg,3次/d.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及心率、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常规等变化及咳嗽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缬沙坦有效率84.4%,卡托普利有效率85.7%,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生化、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没有干咳发生,对照组出现干咳,发生率为16.9%.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副作用少,但缬沙坦耐受性较好.

    作者:黄伟雄;温筱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肾超声检查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肾的声像学改变,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7例HFRS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HFRS患者双肾的形态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大,锥体水肿增大,肾包膜下积液等,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不支持的情况下,双肾已有了这种特征性改变.结论HFRS双肾的声像学改变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许敏;刘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静脉输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应用静脉输氧仪辅助静输氧治疗组,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HR)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应用静脉输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氧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绕过肺的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提高pH,PaO2,降低PaCO2,改善机体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作者:韩元岭;王戍;徐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制电视助视器的研制

    目的研究适合国人使用的电视助视器,解决低视力患者的阅读,达到可用、便利和实用化.方法使用电脑技术结合视像仪,对助视器行电视化研究.通过对显示范围的物像摄取,通过显示源(电视,电脑),放大倍数达到20~30倍.结果即使目标在1 m以上,能以较低视力0.1~0.2清晰看清物像.摄像所需光亮度不用特别增加.便携,实用.低视力助视器对盲/低视力视觉康复有效.结论国内尚缺少同类产品,达国外助视器的水平.

    作者:姚炜彪;黄丽娜;陈智敏;古洵清;成洪波;叶春杉;樊宁;罗康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腹股沟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诊治及护理体会

    术后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其后果严重,值得临床重视.本科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治疗83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发生DVT 6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细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予盐酸氟西汀20mg口服,1次/d,对照组予心理疏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盐酸氟西汀治疗6周后,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且耐受性好.

    作者:李睿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葛根素治疗脑梗塞44例疗效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梗塞已经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葛根素对脑梗塞患者治疗的疗效,我科对4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葛根素能扩张脑微细动脉,增加颅内动脉血流量,特别是病变区局灶缺血区域.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振钦;林锦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性治疗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方法.方法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25mg,2次/d,口服,连用5d.66例患者(观察组)米非司酮用法同上,同时联合应用氨甲喋呤(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成功率73.43%,观察组成功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可做为临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靖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1218例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药品经济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12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经济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本地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寻求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的佳途径.方法采用同时性、建立问卷表等方法,调查溃疡病患者1218例,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疗效、复发以及药品经济学情况.结论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加强联络沟通,家属配合监督,提高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文凤琴;马玉泉;靳兰玉;张景文;张和顺;曹斌;卢明义;黄黎;张彦彦;何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氯沙坦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对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可用氯沙坦替代治疗.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半常规量甘露醇治疗脑溢血的研究

    甘露醇的毒副作用近来发现越来越多,脑溢血治疗中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也有人质疑,从安全角度出发,我科开展采用半常规量治疗脑溢血的前瞻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习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