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雄;温筱清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芹;顾婵娟;李金花;孙艳玲;张向伟;刘云霞;马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布比卡因如果意外误入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即使使用常规安全剂量,也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反应,且抢救成功的难度相对较其他局麻药要大.因此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是区域麻醉时的难治性并发症.
作者:黄昌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肾的声像学改变,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7例HFRS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HFRS患者双肾的形态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大,锥体水肿增大,肾包膜下积液等,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不支持的情况下,双肾已有了这种特征性改变.结论HFRS双肾的声像学改变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许敏;刘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功能不全时,会因肾脏对钠和水的异常潴留加之体循环静脉压力增高而出现水肿.2004年12月我们对1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效果不明显时,试用甘露醇联合速尿进行利尿,效果较明显,现将利尿过程中的观察分析结果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石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8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86.4%、84%、93.3%.80例手术治疗,术后10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ISS评分61~75分的2例均死亡.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腹部创伤的死亡与多发伤及多处合并伤有密切关系,ISS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作者:曾文;宋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的方法.方法根据HBV基因序列,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分别扩增HBV P基因B区和前C区片段,产物用Apall、SSPl、BSU361酶切,30%Acr胶电泳,分析酶切产物片段长度,建立检测P基因与前C基因变异的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检测YMDD和前C区基因序列变异.结果所建的nested PCR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经济成本低,灵敏度高,可检测到103拷贝/ml的HBV-DNA.50例慢乙肝患者中,单纯YMDD变异的32例,合并前C变异的4例.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较大样本检测,可用于临床常见拉米夫定耐药性HBVP基因变异与前C区基因变异的筛检.
作者:杨建林;薛宝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鼻咽癌患者采用60Go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6例鼻咽癌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程放疗,生命质量也相应提高.结论做好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副作用的观察、预防及护理,是使鼻咽癌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全程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卢玉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中医临床辨证取穴治疗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收集临床自1994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诊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137例,其中男28例、女109例.通过临床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取穴,一病一方,随症加减针灸治疗.结果经观察95%以上的患者经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施以辨经取穴针灸诊治,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术对治疗尿潴有立竿见影之功效,尤其对神经性、功能性以及外科术后之尿潴留效果尤著.
作者:徐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就餐环境特种风味店和一般饭店就餐时可吸入颗粒物对就餐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采用对角线法或中间单点布法测试呼吸带高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以确定其对人体危害程度.结果特色风味店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于一般饭店,且动态环境比静态环境合格率明显降低.结论就餐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是刺激产生呼吸道疾病的直接诱因,必须采取加强机械通风、增加进风量、改善火源等整改措施,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
作者:吴绿夏;张亚丽;马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近几年来发现持久痉挛,尤其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的痉挛,也是引起心肌梗塞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由于症状及心电图演变常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王为民;王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G1、G2),G1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G2组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记录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G2组与G1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改变和GHbA1c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治疗所致体重增加,平稳控制血糖.
作者:孙艳荪;邓远飞;张帆;乔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性病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恐吓性诊断、过度诊断、胡乱诊断,在某些医疗单位,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借此榨取患者的钱财,看病乱收费,无病历、无登记,不报病,即使出了问题也无据可查.
作者:萨日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136~370/10万(1983,6城市),死亡率59~370/10万,患病率456~1285/10万.脑梗塞占脑卒中50%~60%,位居第一位.近年来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有许多进展,针对不同病理环节进行有目的的分阶段、联合性治疗使预后有了较大改观.现将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袁云华;汪代杰;郭有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感染期的积极预防和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度过感染期的影响.方法恶性肿瘤病化疗后感染是比较常见并发症.作者对我科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积极护理、抗炎、升白、对症支持治疗,严密消毒,防止自身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结果58例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感染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并能积极进入下1个疗程的化疗.结论感染期的积极预防和护理能帮助恶性肿瘤患者顺利度过感染期.
作者:常晓丽;李景梅;尚随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32例泌尿系结石经ESWL治疗失败患者,现将失败原因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结石大小为0.6~2.7cm,平均1.2 cm,其中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4例,膀胱结石2例.
作者:刘素丽;刘新永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的MRTA(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RTA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TA显示有208例在患侧有血管接触后压迫:小脑上动脉80例(37.04%),小脑前下动脉36例(16.67%),小脑后下动脉17例(7.87%),基底动脉39例(18.05%),多根血管32例(14.81%),未发现血管12例(5.56%);手术所见216例均有血管接触或压迫:小脑上动脉75例(34.72%),小脑前下动脉33例(15.28%),小脑后下动脉15例(6.95%),基底动脉38例(17.59%),多根血管34例(15.74%),动脉+静脉14例(6.48%),静脉7例(3.24%).结论MRTA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是否有血管接触或压迫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手术医生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术中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种衍军;齐先龙;段德义;陈剑;程启龙;朱广廷;居传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甘露醇的毒副作用近来发现越来越多,脑溢血治疗中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也有人质疑,从安全角度出发,我科开展采用半常规量治疗脑溢血的前瞻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习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手术前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制定健康指导计划为了妥善安排好指导时间,保证指导工作切实落实,提高指导质量,将指导的时间、项目和内容制定出标准的指导计划.
作者:张学玲;牟淑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99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共进行肾结石手术212例,其中肾结石并发肾肿瘤4例,有3例术前误诊为单纯的肾结石,为了减少误诊提高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断水平,结合本组病例将误诊原因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解鲁明;徐加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4年1~12月门诊西药房全部处方124760张,以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处方为依据,调查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各专科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的比率,高频次使用的抗感染药种类及金额,抗感染药物联用情况等.结果我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从宏观来讲基本合理,但使用比率偏高.结论我院门诊在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面还有待改进.
作者:沈龙;贾凤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