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陆辉
目的 通过对一个典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MRI影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MRI征象的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脑膜瘤的鉴别和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膜瘤患者1例,并对该名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左侧颞叶巨大血肿并伴灶周水肿,相邻左侧额颞部硬膜下积血,即患者患有重度瘤周水肿,且肿瘤形态及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终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患者左侧颞叶多考虑间变型脑膜瘤,肿瘤登记为WHOⅢ级.结论 MRI的影像在表现恶性脑膜瘤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医生可以通过该影像对恶性脑膜瘤进行确诊或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水平.
作者:虎志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凝血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50例同期产检正常孕妇以及45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狼疮抗凝物因子(LA)、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复发流产组的ATⅢ含量减少,APTT和PT时间缩短,FIB和D-D水平增加;正常孕妇组APTT时间缩短和D-D水平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复发流产组和正常孕妇组患者LA阳性率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与正常孕妇组相比,复发流产组APTT时间缩短和D-D水平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T和PLT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流产组患者LA阳性率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与血栓前状态有关,联合检测凝血和抗凝血指标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金生;王厚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予以醋酸泼尼松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8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均选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将实行盐酸左氧氟沙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予以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吸率(FEV1)、大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后FVC[(87.69±3.24)%比(70.24±3.07)%]、FVC1[(57.64±4.11)%比(44.52±3.57)%]、MVV[(82.37±4.31) L/min比(67.21±7.25) L/min]、SpO2[(95.37±4.25) kPa比(89.37±4.11) kPa]、PaCO2[(5.02±0.31) kPa比(6.05±0.44) kPa]、PaO2[(12.21±1.32) kPa比(9.98±1.39) kPa]、临床治疗效果(95.0%比80.0%)、不良反应发生率(2.5%比17.5%)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尸<0.05).结论 将醋酸泼尼松辅助治疗应用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梁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建立有效可靠的病情评估方法可提示AKI发生的风险、严重程度并预测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可靠准确的评估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急性肾损伤病情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戴妙飞;吴锡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本院制剂生肌膏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生肌消炎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14例采取单用银离子敷料换药处理.观察换药10 d后的两组伤口面积.结果 应用生肌消炎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的治疗组患者伤口面积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生肌膏油纱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伤口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洁儿;马玲;黄凤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段脊髓损伤不完全截瘫使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椎损伤导致不完全截瘫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穿戴截瘫步行矫形器,比较干预后6个月两组10米步行耗时和连续5次坐立体位改变耗时,并统计两组运动功能、触觉功能、痛觉功能对比情况.结果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步行10米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连续5次坐立体位改变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触觉功能、痛觉功能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段截瘫患者,使用步行矫形器,能有效促进患者下肢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崔会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窦内窥镜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鼻黏膜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行ESS的CRS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息肉、水肿、鼻漏、瘢痕、结痂及Lund-Kennedy总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鼻部症状、鼻窦炎相关症状、睡眠障碍、情感障碍和SNOT-20总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行ESS的CR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鼻粘膜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FcγR Ⅱ表达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以及14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 γR Ⅱ表达,病例组根据血小板水平及临床症状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GC组)、单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组(IVIG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组(GC+IVIG组),治疗完成后第2天使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 γR Ⅱ表达.结果 ITP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25.63±9.7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10.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GC组和GC+IVIG组免疫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27.78±9.85)%比(17.43±5.76)%、(31.84±10.09)%比(27.0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IG组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变[(25.50±8.92)%比(27.13土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 R Ⅱ表达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相关,GC及IVIG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血小板的破坏从而起到治疗效果.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 Ⅱ表达在儿童IT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予涛;綦巧雯;王宪耀;林明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尿路结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时结石的清除率,对比患儿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儿手术时间为(33.5±4.3)min,住院时间为(4.2±0.2)d.术后撕脱伤1例、感染1例,无血尿2例,无输尿管穿孔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6%.随访3个月,68例患儿结石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4.44%.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与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小儿尿路结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陈小朋;杨艳芳;李骥;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李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辅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1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06)和列地尔辅助治疗组(观察组,n-206).对照组给予抗凝、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脂[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变化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7d后,两组TC、TG、LDL-C、LP-PLA2、CRP水平及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HDL-C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可改善ACI患者血脂代谢,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对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也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应用于口腔种植区骨量测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种植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分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数字化曲面体层片(OPG)进行测量,对照组使用锥形束CT (CBCT)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比较两组前牙区和后牙区牙槽量检出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前牙区牙槽骨量< 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25%,对照组前牙区牙槽骨量<12mm、<10 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研究组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37%,对照组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10m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0%.研究组(矢状位)与对照组中前牙区、后牙区愈合帽直径及种植体高度进行测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矢状位断层)测得的前牙种植体高度以及愈合帽直径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测得的前牙愈合帽直径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得直径小于标准值;其余测量值同标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的数值均大于标准值,研究组测量值同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小于对照组.结论 相比数字化曲面体层片,应用锥形束CT能够更加精确地获得种植区牙槽骨量的测量值,并且锥形束CT种植区牙槽骨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数字化曲面体层片.
作者:王新国;滕旭红;尹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8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EORTCQLQ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运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阚晓晴;张喜芹;韩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FVC、FEV1、FEV 1/FVC和FEV1占预计值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出现1例轻微口干,给予口腔护理后缓解.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值得更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琴;李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患者术后康复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69例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4).对照组行关节融合术,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足踝功能(AOFAS足评分),两组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44.26±7.18) min比(52.91±6.47) min]、住院时间[(15.62±1.47)d比(19.24±3.25)d]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281.36±62.21) ml比(357.23±59.34)ml]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AOFAS足评分手术前比较[(57.26±5.16)比(56.83±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较手术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89.48±4.44)比(77.63±5.38)]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8.57%(3/35)比23.53%(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康复较快,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足踝功能.
作者:梅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外科换药室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外科换药室1 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40%(2/500),较对照组2.40%(12/500)更低,护理满意度100.00% (500/500)高于对照组96.00%(48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换药室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力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CP)患儿智力发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94例CP患儿,抽签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以智力量表发展指数(MDI)、运动量表发展指数(PDI)、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QLTM)评价两组智力发育情况、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MDI、PDI及PedsQLTM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MDI、P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DI、PDI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edsQLTM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比68.09%(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脑性瘫痪患儿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加速患儿智力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丙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在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82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当天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将患者分为3组:轻症组(13~15分)29例、中症组(9~ 12分)31例、重症组(3~8分)22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测定各组患者在入院第1、3、7天的血细胞色素C水平,并追踪28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检测细胞色素C与GCS及GOS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检测细胞色素C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 患者第1天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细胞色素C水平与GO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恶劣预后组水平明显高于良好预后组(P<0.05或P< 0.01),且良好预后组细胞色素C水平在入院治疗后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恶劣预后组则持续高水平;重症患者中,良好预后者细胞色素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恶劣预后者则否;第1天细胞色素C对于重症患者鉴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96±0.018);细胞色素C对于预后评价ROC曲线面积分别为:第1天(0.86±0.037),第3天(0.92±0.026),第7天(0.93±0.024).结论 脑外伤患者血清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细胞色素C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是否下降对于病情是否改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付春来;苏英;杨友;蔡业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82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2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1)和三联疗法组(n=41),常规组给予奥美拉唑+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疗法治疗,三联疗法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联疗法组临床总有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2.68%比70.7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F-κB明显降低(P<0.05),HSP70显著上升(P<0.05),血清hs-CPR及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三联疗法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高于常规组(92.68%比65.85%,P<0.05),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3%比4.88%,P=0.644).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及纠正机体炎症反应,根除Hp,保护胃黏膜,可安全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左光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呋塞米对难治性右心衰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难治性右心衰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吸氧、抗感染药物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多巴胺、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0d后,两组患者右室收缩功能[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射血峰值速度(RST)、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血清标志物[脂联素(ADP)、和肽素(CPN)、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分析治疗10d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者的TAPSE、RST、RVFAC、AD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PN、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0 d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难治性右心衰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呋塞米方案可明显改善右室收缩功能,有利于其预后恢复.
作者:王功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耳后注射联合常规方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观察本科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突发性耳聋初治患者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予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行患侧耳后筛区皮下注射,1次/d,14d为1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善疗效比较.结果 79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治疗,对照组痊愈率44.7%(17/38),有效率57.9%(22/38).研究组痊愈率51.2%(21/41),有效率80.5%(33/41).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耳后注射联合常规方案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提高患者的疗效,提高听力水平,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孙晓梅;张官萍;刘天润;肖志文;龙镇;魏凡钦;蓝琳婵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