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萍;牛莉莉;王昌敏
在医学检验中,生物安全防护变得越来也重要,因为生物方面涉及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但是现在医学检验的学生生物知识浅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本文通过医学检验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做了全面的分析,并阐述了一系列应对的措施,目的是解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提高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提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也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
作者:许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当前农村老年人对主要致盲性眼病知晓情况.方法 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05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了解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情况.结果 农村老年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村老年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分别为31.97%、37.01%和86.96%,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今后农村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防治工作中,要将防治工作重点由白内障转向高血压、糖尿病上.
作者:章立新;宋伟;余永飞;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体外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精确放射治疗的摆位精度.方法 将接受体外放射治疗的6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应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B组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固定体位.所有患者均在直线加速器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下拍摄正、侧位射野验证片,与CT模拟定位图像重建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得出摆位位移数据.比较各组摆位误差的不同.结果 两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如下:左右(X轴):(1.309±1.273)mm和(1.261±0.014)mm(P<0.05):头脚(Y轴):(1.926±1.816)mm和(1.636±0.930)mm(P<0.05);腹背(Z轴):(1.896±1.239)mm和(1.962±1.163)mm(P>0.05).结论 在定期的EPID验证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的固定技术在左右(X轴)及头脚(Y轴)方向上优于单纯乳腺托架,而腹背(Z轴)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升消化止泻口服液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色谱柱,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增加陈皮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及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10μg/mL-80μg/mL(r=0.999,9)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结论 所建标准简便、准确,能更好地控制消化止泻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刘旻虹;钱红荟;栗金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会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逐步上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蒙桂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拓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的具体效果,构建无结核病的校园环境.方法 选取某学校2015年6月-2016年9月的1,260名高校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将其分为四组(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每组均为315名.统计分析四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前,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媒介传播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课堂教育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P<0.05).结论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防结核病基础知识能够显著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采取媒介传播宣传教育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
作者:沈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气道咳痰机与叩背排痰对肺结核患者排痰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叩背方法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痰治疗耐受程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排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咳痰机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较叩背排痰效果好,且患者耐受程度高.
作者:罗晓莉;杨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医学管理人员需要加大临床医学重要环节的检验力度,对其检验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临床医学重要环节检验的结果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要求标准.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马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均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送检,选择104例患者分成甲组(52例)、乙组(52例),研究甲组抽取输液同侧血液标本,研究乙组抽取输液异侧血液标本;选择106例患者分成丙组(53例)、丁组(53例),研究丙组规范送检,研究丁组在规范送检时间后1 h送检.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丙丁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都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小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患者的生化检验来说,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检时间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龚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BNP、CRP和HCY,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血浆BNP、CRP和HCY水平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血浆BNP、CRP和HCY水平,能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俊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妇科疾病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150例为对照组,后1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泌物干扰排除检测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检方案,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14.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6.0%,白细胞检出率为1.3%,蛋白质检出率为8.0%;对照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26.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20.7%,白细胞检出率为12.7%,蛋白质检出率为22.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的尿常规临床检查中阴道分泌物会对检查结果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应当尽可能消除阴道分泌物的干扰.
作者:韩金;李平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检测对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本院接受的5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UV-GLDH法以及Jaffe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ys-C、血肌酐(Scr)及尿素(Urea)水平.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正常期及肾功能储备下降期患者仅Cys-C同对照组差异显著,而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患者在Cys-C、Scr、Urea三项均比对照组显著.结论 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胱抑素C检测肾功能损伤要比血肌酐与尿素检测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更加突出,通过血清胱抑素C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具体变化,以此确定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为患者早期疾病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范博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各科室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其耐药情况,为较好地预防和控制MRSA在医院内的感染流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出的188株MRSA菌株进行患者性别、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年度间的比较.结果 188株MRSA标本中男性占83.5%,女性占16.5%;科室分布数目以重症医学科病房、神经外科二病区、小儿科病房为主,同时重症医学科病房检出率也很高;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对于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整体而言MRSA在医院3年检出率有升高趋势.结论 对医院感染工作进行更严格控制,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进行严格的执行,对重点科室、易感患者人群进行MRSA筛查和处理,结合患者感染MRSA的耐药特点以及患者自身的状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及治疗策略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MRSA的医院感染.
作者:汪璐;曲远青;肖瑞;邹自英;万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急救护理校内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14级护理大专11班54名学生作为A组,12班55名学生作为B组.给予A组任务驱动型教学训练加同伴合作综合训练,给予B组传统教学训练.对比其健康教育水平、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分数.结果 A组的健康教育水平评分、操作技能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校内实践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训练加同伴合作综合训练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利于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孙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究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对照组药物的同时采用环孢素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图木勒巴根;宝山;白玉山;于勒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原发肿瘤或其转移病灶经被动脱落(shedding)、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方式逸入外周循环所形成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和循环肿瘤微栓子(circulating tumour microemboli,CTM)与肿瘤的发生、早期转移、病情进展及预后休戚相关.业已证实,对CTCs进行临床检测,掌握各类肿瘤实时动态,有助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其疗效、预后的评估,是罹患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诊疗、精准医疗的试金石.本文就该技术概况、研究进展、利弊权衡和前景展望做粗浅综述.
作者:余坤;周永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检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77例患者,按照患者手术后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乙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3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术前,甲乙两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水平及术后第7天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4天两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两组D-二聚体浓度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浓度水平的检测对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巧妮;黄变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放疗科收治11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骨髓抑制13例,放射性皮炎27例,鼻腔出血2例,对照组骨髓抑制25例,放射性皮炎40例,鼻腔出血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鼻腔出血等毒副反应.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方法 以2017年4月-2017年10月为时间区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91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每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骨折创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且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3.63%(143/916)、82.28%(65/916)、59.45%(129/916),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P<0.05).急性骨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组,且D-二聚体阳性率为66.32%(380/573)明显高于非急性骨折组的17.78%(61/343)(P<0.05).结论 不同部位、急性和非急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当中可以根据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骨折状况做出诊断.
作者:欧志红;王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IgA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的肉眼血尿(感染同步性血尿)、无症状尿检异常、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慢性肾衰竭等,其病理表现特征性较为明显,以肾小球系膜区IgA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为主,该典型表现也是IgA肾病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治疗也不够理想,仍需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为此,本文对IgA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付正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