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9例疑似菌血症的发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和外周血中PCT的检测,根据PCT结果与血培养的检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PCT检测对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5%和65.4%,PCT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8%和97.2%.结论 临床可参照PCT检测结果,结合细菌学培养,早期诊断血流感染,及时治疗.
作者:吕守彦;张庆;刘广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北京九强(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的性能验证.方法 依据CLSI-EP相关文件,在AU680生化分析仪上对该试剂盒的准确度、重复性、线性、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回收实验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准确度偏差<5.48%、重复性CV<2.09%、线性R2=0.999,6、灵敏度=0.379,6、批内精密度(CV)为1.34%、批间精密度(CV)为1.31%;线性范围1.5μmol/L-50μmol/L,大稀释倍数为8,临床可报告范围1.5μmol/L-400μmol/L;抗坏血酸<20 mg/dL、血红蛋白<1,200 mg/dL、胆红素<20 mg/dL、甘油三酯<2,500 mg/dL,对试验无明显干扰、回收率101.7%.结论 北京九强(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分析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帅奉飞;毛万成;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各科室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其耐药情况,为较好地预防和控制MRSA在医院内的感染流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出的188株MRSA菌株进行患者性别、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年度间的比较.结果 188株MRSA标本中男性占83.5%,女性占16.5%;科室分布数目以重症医学科病房、神经外科二病区、小儿科病房为主,同时重症医学科病房检出率也很高;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对于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整体而言MRSA在医院3年检出率有升高趋势.结论 对医院感染工作进行更严格控制,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进行严格的执行,对重点科室、易感患者人群进行MRSA筛查和处理,结合患者感染MRSA的耐药特点以及患者自身的状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及治疗策略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MRSA的医院感染.
作者:汪璐;曲远青;肖瑞;邹自英;万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子宫自发性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分析我院发生的1例输卵管手术史患者围产期子宫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方法 以2017年4月-2017年10月为时间区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91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每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骨折创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且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3.63%(143/916)、82.28%(65/916)、59.45%(129/916),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P<0.05).急性骨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组,且D-二聚体阳性率为66.32%(380/573)明显高于非急性骨折组的17.78%(61/343)(P<0.05).结论 不同部位、急性和非急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当中可以根据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骨折状况做出诊断.
作者:欧志红;王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截止2012年统计数字显示,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万,死亡约26万.我国截止2015年预估每年新增病例9.8万,死亡3.08万人.宫颈癌已经成为仅次于乳腺癌致妇女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大量临床、分子学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全面普及高危HPV检测,我国近两年才逐步意识到HPV检测的重要性,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也在2015年出台了HPV检测指导原则,因而本文就目前HPV检测的主要技术作一综述,旨在推动HPV检测的普及,使国内宫颈癌筛查与国际接轨.
作者:安顺;鲁清月;李振红;杜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旨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综合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式,探讨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身体舒适程度和身体恢复情况等.结果 综合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2例,综合组患者满意程度为82.05%,身体舒适程度为82.05%,身体恢复情况为84.61%;参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8例,患者满意程度为43.58%,身体舒适程度为23.07%,身体恢复情况为25.6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进,执行规章制度标准,落实护理人员责任,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促使患者更快更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诊治的150例老年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了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老年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24±3.56)分,远高于对照组老年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42.17±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食道癌放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就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进行了简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TS)在门诊流程中和住院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孙福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多拉司琼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因胆囊结石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时间>2 h)的患者121例,实验组(n=56)术后常规给予多拉司琼12.5 mg静脉滴注,对照组(n=65)常规不使用止吐药,根据呕吐程度进行分级统计例数.结果 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为轻微症状者8例,明显症状者3例,频繁恶心呕吐症状者2例,无恶心呕吐症状43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为轻微16例,明显8例,频繁1例,无症状40例.结论 使用多拉司琼对手术时间较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进行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王静;吴开花;李立波;孟凡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学实验室急诊检验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急诊检验项目和报告时限的设置方法,分析在应用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设置一些监控指标进行监控,以达到急诊检验应用合理,缩短急诊检验报告时间.
作者:彭华;董家书;黄志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PD-1和PD-L1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对象血液标本,检测PD-1、PD-L1表达水平.再根据病程的不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对比两个亚组患者的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25.09±4.82)%、(48.52±6.69)%,高于对照组的(10.98±5.01)%、(20.17±3.50)%(P<0.05).急性期组的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33.72±5.13)%、(54.43±6.80)%,高于慢性期组的(17.60±4.88)%、(42.39±6.38)%(P<0.05).结论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可导致血清PD-1和PD-L1明显升高,且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会随着病程变化而变化.
作者:汪露;刘芳;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0例健康检验者为对比组,取两组患者血液进行白介素与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验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进行就诊的患者与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能够在临床中作为急性冠状动脉发病与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也是临床中预防急性冠状动脉发病的重要检测方式,在临床检测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朱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CR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研究临床资料来自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68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PCR检测与血清学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EBV血清学检测中患者NA IgG参数的阳性率高,为54.3%;在EBV感染患者中血浆EBV-DNA阳性率为33.3%,全血EBV-DNA阳性率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DNA检测在原发感染与再激活中的阳性率高于血浆DNA与血清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EB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R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敏;何述祥;韩旭晨;莫殿军;王海明;陈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医学检验中,生物安全防护变得越来也重要,因为生物方面涉及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但是现在医学检验的学生生物知识浅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本文通过医学检验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做了全面的分析,并阐述了一系列应对的措施,目的是解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提高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提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也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
作者:许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温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基本方为温肾方,对照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通过检测性激素(T、FSH、LH、E2、PRL、P)水平及超声监测排卵以观察患者排卵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睾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后与停药3个月后比较,对照组睾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睾酮水平比较,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每月月经来潮为激素撤退性出血,中药组在改善排卵功能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④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方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障碍,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当前农村老年人对主要致盲性眼病知晓情况.方法 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05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了解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情况.结果 农村老年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村老年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白内障致盲知晓率分别为31.97%、37.01%和86.96%,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今后农村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防治工作中,要将防治工作重点由白内障转向高血压、糖尿病上.
作者:章立新;宋伟;余永飞;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放疗科收治11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骨髓抑制13例,放射性皮炎27例,鼻腔出血2例,对照组骨髓抑制25例,放射性皮炎40例,鼻腔出血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鼻腔出血等毒副反应.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HCY水平与糖尿病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8日-2016年8月31日在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正常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两组血清中HCY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CY为(18.23±4.1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6±2.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定期监测HCY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仕发;何俊;田光云;陈晓勇;王艳;李峰;田兰茂;杨俊勇;王亮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联合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白细胞计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感染性疾病患者依照不同给药方式分成单一检测组(n=40)和联合检测组(n=40),对两组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实施白细胞计数检测及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结果 单一检测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与联合检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测组优于单一检测组.结论 相较于单一实施白细胞计数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白细胞计数检测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作者:刘延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