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
IgA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的肉眼血尿(感染同步性血尿)、无症状尿检异常、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慢性肾衰竭等,其病理表现特征性较为明显,以肾小球系膜区IgA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为主,该典型表现也是IgA肾病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治疗也不够理想,仍需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为此,本文对IgA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付正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少量脑出血组和多量脑出血组),再选取同一阶段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d、2 d和3 d时,实验组中的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P<0.05),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1 d时达到高峰,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2 d时达到高峰,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868,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病情的标准.
作者:曾兆云;王定波;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临床诊疗中,检验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久以来,基层医院检验科只对实验室内部的检验工作加以重视,却忽略了与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也很少参与到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导致检验与临床治疗中无法有效融合,共同发展,由于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关系也使得检验科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基层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作者:马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本院在2016年的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99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皆施以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联合检测,比对两组检验的结果.结果 尿糖的平均含量研究组是(3.67±0.42)mmol/L比对照组(1.14±0.50)mmol/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糖检测阳性率研究组为80.81%(80/99)比对照组0(0/7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高.
作者:郭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比对数例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体验者的研究数据,研究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脂肪肝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基本影响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因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脂肪肝患者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
作者:尚应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9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前白蛋白、白细胞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3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前白蛋白水平、白细胞及血气分析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畸性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致畸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抗MCV抗体与RA患者疾临床预测价值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李旭旭;茹晋丽;靳雪琴;刘艳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新生儿黄疸病因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输血科2014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70例黄疸患儿,经血型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黄疸患儿阳性检出率为25.71%,共检出18例血型血清学阳性患儿,包括游离抗体试验单项阳性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单项阳性患儿、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两项阳性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三项阳性患儿各3例、4例、9例、2例.结论 血型血清学检测可对新生儿黄疸病因进行鉴别诊断,检出率较高.
作者:葛一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骨外科感染伤口患者262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结合检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等回顾性整合.结果 在262例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标本中,共筛出1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1.91%,筛出的病原菌多成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79%,大肠埃希菌占25.00%,鲍曼不动杆菌占15.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24%.结论 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标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出其病原菌耐药菌株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应加强对骨外科伤口的护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保障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病原菌、耐药菌株监控工作,以更好治疗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艳;张兰兰;郑喜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患儿细菌性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54例细菌感染性肺炎)及对照组(46例非细菌感染性肺炎).两组患儿均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hs-CR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s-CRP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对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较血清hs-CRP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治疗期间定期为患儿检测其血清PCT水平可帮助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指导及参考.
作者:周维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气道咳痰机与叩背排痰对肺结核患者排痰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叩背方法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痰治疗耐受程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排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咳痰机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较叩背排痰效果好,且患者耐受程度高.
作者:罗晓莉;杨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在本院就诊的5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对比EBV-DNA阳性率和平均值.结果 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 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诊断.
作者:何矣然;游义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检验的64份免疫血样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其中32例血样为质量控制前接收,为对照组.32例血样为质量控制后接收,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免疫血样检查结果,对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做出评价.结果 观察两组免疫血样各项指标变差异指数,观察组的C-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CA724、CA199、CA125、癌胚抗原等相关检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我院采用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式可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立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及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保证患者较好的睡眠质量对ICU清醒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近14个月来的87例ICU神志清醒且病情较稳定的术后患者,选取的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6),对于对照组的41例清醒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46例清醒患者,除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着重加强心理护理.晚夜班交接班后,清醒患者区域关掉病区大灯改床头小灯,以降低病房亮度,对区域同时有危重患者及清醒患者时,采用一次性口罩等临时代替眼罩;另交班后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对仪器报警及时处理;对因改变环境引起睡眠障碍、疼痛及疾病原因无法入睡等,汇报医生后,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因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后,转出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5).结论 对ICU术后清醒患者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各种方法保证其夜间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清醒患者一系例抑郁、焦虑甚至谵妄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在患者转科时能拥有较好的心情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琎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血小板参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78例,对照人群85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RDW及血小板的相关参数.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和对照组的RDW、PLT、PDW及MPV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DW、PLT、PDW及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402、0.710、0.647,当RDW诊断佳截点值12.45时,特异性为0.859,灵敏性为0.714,阴性预测值为0.768,阳性预测值为0.820.结论 RDW和血小板参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建国;陶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在边远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方式,并针对边远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讨论,提高可行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椎体平均刚度、强度上优于对照组,且病情改善情况更佳,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方式更加有效,是基层医院治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王治兵;徐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性举措对检验所得结果可靠性、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免疫检验的120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研究需求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血液检测行常规质控)、实验组(血液检测采取严格质量控制),比较不同组患者其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检验质量问题发生几率方面,研究组(0.0%)与对照组(6.7%)相比更具优势;临床效果获得情况方面,研究组(96.7%)与对照组(78.3%)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 落实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问题发生率、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金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医学管理人员需要加大临床医学重要环节的检验力度,对其检验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临床医学重要环节检验的结果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要求标准.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马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妊娠高血压、死产、早产、流产及低体质量儿等风险.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因此选择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00例,孕周(12周-24周)不同期孕妇,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检测.结果 FT3、FT4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减低,TSH则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 对妊娠早、中期妇女筛查TSH、FT4、FT3等几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临床甲减,亚甲减,对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孝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均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送检,选择104例患者分成甲组(52例)、乙组(52例),研究甲组抽取输液同侧血液标本,研究乙组抽取输液异侧血液标本;选择106例患者分成丙组(53例)、丁组(53例),研究丙组规范送检,研究丁组在规范送检时间后1 h送检.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丙丁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都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小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患者的生化检验来说,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检时间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龚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