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红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加强宫颈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成效.方法 选择宫颈疾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管理(对照组,n=50)与依据病情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及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等管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择的宫颈疾病患者痊愈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4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身治疗、阴道塞药、阴道冲洗、物理治疗等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依据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治愈率,增强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风险,对维护整体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黄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细菌的耐药机制为着点,对五种常见广泛耐药菌的基础抗菌药物治疗作如下探讨.
作者:鲁千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应用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42例在我院接受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的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来那度胺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完全缓解,14例患者部分缓解,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1%.全部研究对象均出现乏力现象且均未超出患者耐受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4.29%,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9.05%,40.48%患者发生轻度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应用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作者:刘荟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少量脑出血组和多量脑出血组),再选取同一阶段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d、2 d和3 d时,实验组中的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P<0.05),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1 d时达到高峰,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2 d时达到高峰,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868,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病情的标准.
作者:曾兆云;王定波;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体外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精确放射治疗的摆位精度.方法 将接受体外放射治疗的6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应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B组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固定体位.所有患者均在直线加速器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下拍摄正、侧位射野验证片,与CT模拟定位图像重建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得出摆位位移数据.比较各组摆位误差的不同.结果 两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如下:左右(X轴):(1.309±1.273)mm和(1.261±0.014)mm(P<0.05):头脚(Y轴):(1.926±1.816)mm和(1.636±0.930)mm(P<0.05);腹背(Z轴):(1.896±1.239)mm和(1.962±1.163)mm(P>0.05).结论 在定期的EPID验证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的固定技术在左右(X轴)及头脚(Y轴)方向上优于单纯乳腺托架,而腹背(Z轴)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临床免疫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 开展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行酶联免疫检验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免疫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分为:样本质量、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洗液更换、检验人员素质、湿度、实验室温度.结论 对免疫检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开展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免疫检验结果的实效性及准确性.
作者:康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超声内镜(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在计算机上检索CNKI、CBM、万方及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7年5月,全面收集国内中文发表的有关超声内镜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相关研究,同时扩展检索相关杂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相关参考文献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研究并提取数据,采用Meta-Disc 1.4版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入组本系统评价,共计1,827例食管癌患者入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内镜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其中T1-T4分期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59.0%、71.0%、86.0%、70.0%;合并特异度分别为99.0%、89.0%、81.0%、98.0%;N分期的合并敏感度和合并特异度均为80.0%.结论 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术前诊断、术前分期的重要方法,它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斌;杨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吸毒人群的丙型肝炎(抗-HCV阳性率)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探讨吸毒人群传播丙肝的危险性,为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播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96例吸毒人员和456例普通人群的血清丙肝抗体(抗-HCV).结果 吸毒组血清抗-HVC阳性率为64.5%(320/496),对照组血清抗-HCV阳性率为0.65%(3/456),吸毒人员丙肝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HCV阳性率(88.3%)显著高于不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27.0%).结论 吸毒人群是丙肝病毒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染源,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理和干预,防止丙肝在该组人群之间的传播.
作者:王华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骨外科感染伤口患者262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结合检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等回顾性整合.结果 在262例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标本中,共筛出1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1.91%,筛出的病原菌多成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79%,大肠埃希菌占25.00%,鲍曼不动杆菌占15.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24%.结论 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标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出其病原菌耐药菌株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应加强对骨外科伤口的护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保障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病原菌、耐药菌株监控工作,以更好治疗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艳;张兰兰;郑喜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旨在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抽样的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功能科2015年8月-2016年9月接收的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9例器官脱垂患者,42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87例尿失禁患者,以上患者选入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盆底结构各参数变化结果.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的各超声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张力和缩肛状态下,分别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各超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变化,是辅助临床诊断的关键性检查,方便获得一手病例资料,为进行下一步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杜燕;沈美玉;张宁宁;程漫峰;何莉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妇科疾病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150例为对照组,后1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泌物干扰排除检测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检方案,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14.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6.0%,白细胞检出率为1.3%,蛋白质检出率为8.0%;对照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26.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20.7%,白细胞检出率为12.7%,蛋白质检出率为22.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的尿常规临床检查中阴道分泌物会对检查结果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应当尽可能消除阴道分泌物的干扰.
作者:韩金;李平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究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对照组药物的同时采用环孢素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图木勒巴根;宝山;白玉山;于勒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在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疗效以及卵巢功能、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口服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数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停药恢复月经时间、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对显著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段丽丽;尹红;韩会来;秘嘉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会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逐步上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蒙桂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诊治的150例老年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了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老年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24±3.56)分,远高于对照组老年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42.17±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食道癌放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120例患儿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测量,为观察组,对同期健康体检的120例患儿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较高.
作者:龚萍;龚莲;黄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患儿细菌性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54例细菌感染性肺炎)及对照组(46例非细菌感染性肺炎).两组患儿均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hs-CR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s-CRP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血清PCT及hs-CRP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对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较血清hs-CRP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治疗期间定期为患儿检测其血清PCT水平可帮助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指导及参考.
作者:周维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畸性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致畸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抗MCV抗体与RA患者疾临床预测价值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李旭旭;茹晋丽;靳雪琴;刘艳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学实验室急诊检验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急诊检验项目和报告时限的设置方法,分析在应用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设置一些监控指标进行监控,以达到急诊检验应用合理,缩短急诊检验报告时间.
作者:彭华;董家书;黄志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室接收的160例行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研究,将其分为静脉组(80例,予以静脉采血)、末梢组(80例,予以末梢采血),分析检验指标结果.结果 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红细胞计数等指标,静脉组检验指标结果高于末梢组检验结果(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静脉组检验结果与末梢组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