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诊断中患者实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钱晨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 应用价值, 乙型肝炎, 诊断
摘要: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诊断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患50例为实验组,并将本院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综合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同时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IgG、IgM与IgA水平依次是(16.7±5.4)g/L、(3.9±0.8)g/L、(3.5±0.6)g/L,明显比对照组的(9.6±2.3)g/L、(2.0±0.6)g/L、(1.8±0.4)g/L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乙型肝炎组的IgG、IgM与IgA水平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病患施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有助于评估其肝损害的程度,并能为患者疾病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IgA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IgA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的肉眼血尿(感染同步性血尿)、无症状尿检异常、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慢性肾衰竭等,其病理表现特征性较为明显,以肾小球系膜区IgA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为主,该典型表现也是IgA肾病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治疗也不够理想,仍需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为此,本文对IgA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付正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也在向着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进军,这也为现代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受很多的因素所干扰,致使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大都偏低,同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作者:李文波;李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方法 以2017年4月-2017年10月为时间区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91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每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骨折创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且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3.63%(143/916)、82.28%(65/916)、59.45%(129/916),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P<0.05).急性骨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组,且D-二聚体阳性率为66.32%(380/573)明显高于非急性骨折组的17.78%(61/343)(P<0.05).结论 不同部位、急性和非急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当中可以根据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骨折状况做出诊断.

    作者:欧志红;王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集的尿液潜血检验的48例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设定为A组、B组,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情况.结果 A组、B组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阳性检测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为尿液潜血检验标准,得出尿液分析仪检验假阳性率为10.00%,假阴性率为14.29%.结论 在尿液潜血检验中施以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均可以获取一定的检验效果,各有优点,建议两者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罗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研究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就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进行了简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TS)在门诊流程中和住院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孙福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及卵巢功能和血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在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疗效以及卵巢功能、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口服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数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停药恢复月经时间、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对显著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段丽丽;尹红;韩会来;秘嘉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参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血小板参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78例,对照人群85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RDW及血小板的相关参数.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和对照组的RDW、PLT、PDW及MPV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DW、PLT、PDW及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402、0.710、0.647,当RDW诊断佳截点值12.45时,特异性为0.859,灵敏性为0.714,阴性预测值为0.768,阳性预测值为0.820.结论 RDW和血小板参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建国;陶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探究及其常见故障的排除

    目的 研究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质量控制研究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方法 通过对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日常故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其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对策,而后归纳其日常故障的排除方法.结果 经归纳分析,得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将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修调整,并跟踪观察,分析其故障成因,及时进行维修.结论 在使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过程中,每一个使用细节都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而对于日常易见仪器故障,则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及时的故障分析,并及时进行维修.

    作者:韦荣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者共254例,将其按照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进行随机分组,用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其中斑块组186例,对照组68例,同时检测254例患者空腹的SdLDL-C、Hcy水平,并比较斑块组与正常组SdLDL-C、Hcy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斑块组SdLDL-C(P=0.001)、Hcy(P=0.00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分析显示,SdLDL-C(P=0.001)、Hcy(P=0.001),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水平SdLDL-C和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临床将这两大因素作为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社安;张文斌;马婉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在本院就诊的5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对比EBV-DNA阳性率和平均值.结果 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 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诊断.

    作者:何矣然;游义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的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妊娠高血压、死产、早产、流产及低体质量儿等风险.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因此选择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00例,孕周(12周-24周)不同期孕妇,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检测.结果 FT3、FT4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减低,TSH则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 对妊娠早、中期妇女筛查TSH、FT4、FT3等几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临床甲减,亚甲减,对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孝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沙门菌临床检验中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索沙门菌临床检验中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的应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肠热症100例患者,抽签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检测方式和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学检验.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检验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确诊沙门菌感染患者时,加强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学检验,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叶莎;王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骨外科感染伤口患者262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结合检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等回顾性整合.结果 在262例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标本中,共筛出1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1.91%,筛出的病原菌多成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79%,大肠埃希菌占25.00%,鲍曼不动杆菌占15.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24%.结论 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标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出其病原菌耐药菌株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应加强对骨外科伤口的护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保障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病原菌、耐药菌株监控工作,以更好治疗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艳;张兰兰;郑喜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综合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少量脑出血组和多量脑出血组),再选取同一阶段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d、2 d和3 d时,实验组中的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P<0.05),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1 d时达到高峰,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2 d时达到高峰,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868,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病情的标准.

    作者:曾兆云;王定波;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浆BNP、CRP和HCY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BNP、CRP和HCY,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血浆BNP、CRP和HCY水平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血浆BNP、CRP和HCY水平,能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俊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旨在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抽样的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功能科2015年8月-2016年9月接收的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9例器官脱垂患者,42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87例尿失禁患者,以上患者选入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盆底结构各参数变化结果.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的各超声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张力和缩肛状态下,分别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各超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变化,是辅助临床诊断的关键性检查,方便获得一手病例资料,为进行下一步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杜燕;沈美玉;张宁宁;程漫峰;何莉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含黄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因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原极少,因此,低血糖可引起明显脑功能紊乱.若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高利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6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评分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和血尿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优越.

    作者:祁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中抽选100例,根据护理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更高,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明显更短(P<0.05),且通过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

    作者:孙悠昀;茅安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性的血液检查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手段在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中诊断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的100例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性全血的检查,而研究组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性全血检查联合全血CRP的检查,比较两组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中一共检查出32例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其准确率为64%,而研究组中一共检查出48例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其准确率为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性的血液检查联合全血CRP检查的诊断手段,能够提高细菌感染性的儿童疾病患者的准确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