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黄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高利萍

关键词:黄酮, 保健品, 低血糖昏迷
摘要: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因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原极少,因此,低血糖可引起明显脑功能紊乱.若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本院在2016年的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99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皆施以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联合检测,比对两组检验的结果.结果 尿糖的平均含量研究组是(3.67±0.42)mmol/L比对照组(1.14±0.50)mmol/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糖检测阳性率研究组为80.81%(80/99)比对照组0(0/7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高.

    作者:郭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妇科疾病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150例为对照组,后1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泌物干扰排除检测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检方案,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14.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6.0%,白细胞检出率为1.3%,蛋白质检出率为8.0%;对照组的红细胞检出率为26.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20.7%,白细胞检出率为12.7%,蛋白质检出率为22.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的尿常规临床检查中阴道分泌物会对检查结果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应当尽可能消除阴道分泌物的干扰.

    作者:韩金;李平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均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送检,选择104例患者分成甲组(52例)、乙组(52例),研究甲组抽取输液同侧血液标本,研究乙组抽取输液异侧血液标本;选择106例患者分成丙组(53例)、丁组(53例),研究丙组规范送检,研究丁组在规范送检时间后1 h送检.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丙丁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都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小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患者的生化检验来说,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检时间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龚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金水宝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我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50例.参照组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试验组接受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UTP、mAb/Cr、NAG对比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UTP、mAb/Cr、NA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骨外科感染伤口患者262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结合检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等回顾性整合.结果 在262例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标本中,共筛出1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1.91%,筛出的病原菌多成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79%,大肠埃希菌占25.00%,鲍曼不动杆菌占15.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24%.结论 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标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出其病原菌耐药菌株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应加强对骨外科伤口的护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保障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病原菌、耐药菌株监控工作,以更好治疗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艳;张兰兰;郑喜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研究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就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进行了简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TS)在门诊流程中和住院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孙福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院与ISO 15189认可三甲医院的12项生化结果比较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生命的重要因素[1],血糖、血脂水平监测对于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基层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引进完善的检测系统[2],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以通过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测结果为目标靶值,以玉溪市红塔区北城中心卫生院检测结果为比对对象,利用相关系数观察检验结果的相关性,配对检验判断检验结果的差异性,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洪奎;赵莹;王永博;倪燕;潘丽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贫血患者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贫血患者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贫血患者中抽取65例作为研究组样本,同期抽取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样本;对2组受检者实施血液检验,并就2组受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受检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其次是中度贫血患者,后是轻度贫血患者,不同病情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患者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肯定,血液检验能准确检出贫血,并判断贫血患者病情.

    作者:蓝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会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逐步上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蒙桂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评价

    目的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他汀,探究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L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TG(血清三酰甘油)、颈动脉IMT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他汀可稳定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

    作者:秘嘉伟;韩会来;尹红;段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布鲁氏菌病患者中PD-1和PD-L1的表达特点分析

    目的 观察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PD-1和PD-L1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对象血液标本,检测PD-1、PD-L1表达水平.再根据病程的不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对比两个亚组患者的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25.09±4.82)%、(48.52±6.69)%,高于对照组的(10.98±5.01)%、(20.17±3.50)%(P<0.05).急性期组的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33.72±5.13)%、(54.43±6.80)%,高于慢性期组的(17.60±4.88)%、(42.39±6.38)%(P<0.05).结论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可导致血清PD-1和PD-L1明显升高,且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会随着病程变化而变化.

    作者:汪露;刘芳;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综合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00份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结果 500份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中有92份不合格样本,占18.40%;92份不合格样本中有40份标本受到污染导致不合格(占43.48%)、9份标本采集时间发生错误导致不合格(占9.78%)、15份标本送检不够及时导致不合格(占16.30%)、28份检验环境不够规范导致不合格(占30.43%),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送检过程更为规范、协调,从而降低不合格发生率.

    作者:谢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布鲁氏菌等血培养阳性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8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菌属不同,将其分为布鲁氏菌组(n=36)、葡萄球菌组(n=48)、肠杆菌组(n=62)、链球菌组(n=41)、正常对照组(n=40).对四组患者的PCT、hs-CRP和WBC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与其他三组相比,布鲁氏菌组患者两项指标的升高幅度相对较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与其他三组相比呈中等程度升高(P<0.05).结论 在布鲁菌病诊断中,可根据PCT、hs-CRP和WBC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结果进行早期辅助检测和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汪露;张峰波;贾斌;朱玥洁;李智伟;甫拉提?热西提;庞盼;丁剑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针对医疗单位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并结合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全面降低医院内部可能出现内部感染的可能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通过检验科室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以及相关意识,并且全面提升其个人专业能力以及素养,让工作人员将防护意识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并改善生物安全问题,全面强化医院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采用全方位的监督方法,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生物科室内出现的感染情况有着很大的改善.通过对生物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采取提升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实时监控废物处理情况等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生物安全感染事故的发生.

    作者:林善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睡眠质量为目标的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清醒患者的满意度研究

    目的 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及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保证患者较好的睡眠质量对ICU清醒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近14个月来的87例ICU神志清醒且病情较稳定的术后患者,选取的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6),对于对照组的41例清醒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46例清醒患者,除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着重加强心理护理.晚夜班交接班后,清醒患者区域关掉病区大灯改床头小灯,以降低病房亮度,对区域同时有危重患者及清醒患者时,采用一次性口罩等临时代替眼罩;另交班后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对仪器报警及时处理;对因改变环境引起睡眠障碍、疼痛及疾病原因无法入睡等,汇报医生后,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因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后,转出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5).结论 对ICU术后清醒患者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各种方法保证其夜间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清醒患者一系例抑郁、焦虑甚至谵妄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在患者转科时能拥有较好的心情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琎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机制

    目的 探讨循证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6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MMSE、SCL-90量表、SF-36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SCL-90量表、SF-36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心理护理有效改善了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心境状态与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顺秀;金璐;彭翠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在边远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方式,并针对边远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讨论,提高可行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椎体平均刚度、强度上优于对照组,且病情改善情况更佳,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方式更加有效,是基层医院治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王治兵;徐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也在向着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进军,这也为现代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受很多的因素所干扰,致使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大都偏低,同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作者:李文波;李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旨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综合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式,探讨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身体舒适程度和身体恢复情况等.结果 综合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2例,综合组患者满意程度为82.05%,身体舒适程度为82.05%,身体恢复情况为84.61%;参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8例,患者满意程度为43.58%,身体舒适程度为23.07%,身体恢复情况为25.6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进,执行规章制度标准,落实护理人员责任,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促使患者更快更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卵管手术后双胎妊娠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

    子宫自发性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分析我院发生的1例输卵管手术史患者围产期子宫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