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州
目的 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培养法,对参照组采用凝集法,将两组患者的阴道念珠菌阳性率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使用培养法与凝集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偏高,可用于对患者初步病情检查,对有效诊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的铅.方法 全血样品经1%硝酸-0.1% TritonX-100稀释,以塞曼效应扣背景,直接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在0 μg/L-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2.938×10-3X+0.008,568,相关系数r=0.999,2,方法的检出限为0.3 μg/L,RSD<5%,质控样品检测结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符合《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要求.
作者:赵军峰;李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抗氧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观察三组大鼠心脏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算LVEF和FS的数值,ELISA检测三组大鼠的cTnI、MDA、SOD.结果 实验组大鼠心脏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EF及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比较,假手术组EF及FS高.治疗后,实验组cTnI、MD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达到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心肌梗死对心脏功能的损伤.
作者:徐杰;刘德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110个肿块,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并回顾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 发现采用MRI、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与彩超联合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彩超联合与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超声、MRI均可以对乳腺肿块进行筛查,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更具有意义,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宁宁;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高血压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伴有糖尿病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研究一组及对照组,研究一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为0,研究一组及研究二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能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侯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贵阳市府社区的65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社区中医师一对一采集基本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单一体质316人,阴虚质、平和质和痰湿质为前三位,其中阴虚质92人,平和质78人,痰湿质63人;复合体质334人,前三位依次是阴虚痰湿60人,气虚阴虚56人,阴虚血瘀51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本次对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佳;刘亚星;王立敏;刘德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生殖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地妇幼保健所收治的6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6年1月),对其7项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测定,并分析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价值.结果 其分型的不孕不育症患者间的7项生殖免疫性抗体的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价值显著,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的抗体,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
作者:祁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中我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口服糖耐量试验确诊,随机将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查,也就是干化法葡萄糖氧化酶检验,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进行检验,对患者检测内容包括空腹血糖、果糖胺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率.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患者为36例,检验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有效患者31例,检验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患者检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能够对人体多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简单快捷,并且准确率高,和常规检测手段相比,其效率更高,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紫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黄褐斑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联合外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1%,复发率为32.25%,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有效减少皮损面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容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现象作为依据,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未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找出预防与治疗感染的合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恰当备皮、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超过60 min、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60岁以上等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能够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
作者:牛兰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 在医院中选取60例进行体检的志愿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WBC、RBC、HGB以及PLT进行检验,在两组样本之间进行重复性的验证,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静脉血检验.结果 末梢血检验的重复性较差于静脉血,其检测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块当中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的3 h中,静脉血的各项指标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当中,静脉血的采集结果相对更加精确.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25-羟基维生素D是其重要代谢物之一,对多种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津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按照患者检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并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探究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对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确诊患儿6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资料6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三项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AST、CK、CK-MB、LDH、α-HB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AST、CK、CK-MB、LDH、α-HBDH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会明显异于健康儿童,临床上可以将上述特征作为对手足口病进行诊断和对病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作者:张龙;陈伟;徐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9例,其中I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治疗,II组患者采用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III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的方式和血液置换治疗,对三组患者输血前的各项血液指标和输血后的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输血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和红细胞指数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网织红细胞和胆红素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III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组患者,并且各项血液指标均优于I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出血反应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洗涤红细胞输血方式和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方式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通过三洗红细胞输血和血液置换相结合的输血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万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综合分析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C组(应用生化检验方法,69例)、D组(应用常规尿液检测方法,69例),再选取健康6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生化检验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C组、D组的有效检验率以及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 葡萄糖耐量、餐后2 h血糖(2hPBG)等参数指标.结果 ①C组检验有效率为98.55%(68/69),D组检验有效率为84.05%(58/69),C组检验有效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组、D组TC、TG、 葡萄糖耐量、2hPBG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TC、TG、葡萄糖耐量、2hPBG检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蕾;沈婷;方传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UCr)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160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30 mL/min、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四组,取1份晨尿和1份24 h尿液,测定UAM/UCr、24hUA1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结果 UAM/UCr比值变化趋势与24hUA1、24hUMA水平相同;GFR为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组,UAM/UCr比值与24hUA1、24hUMA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UMA/UCr检测可替代24hUA1、24hUM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楠;李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收入我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中抽取82例,其中接受常规诊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诊疗过程中加入细菌检验技术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经过同期诊疗后,对患儿病情稳定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好的表现,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脊柱创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脊柱创伤术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资料,内容涉及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入路、麻醉方式、植入物、输血、原发疾病等,将上述调查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全身麻醉、术后卧床时间5 d及以上、手术时间2 h及以上、输血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各项为导致脊柱创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接诊脊柱创伤手术高危病例后应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王洪辉;闫毓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