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李雯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疑似肺结核疾病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终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结核组50例,非结核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GeneXpert MTB/RIF试验、固体培养试验以及痰涂片试验,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 GeneXpert MTB/RIF法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98%;固体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8%,特异性为98%;可见,GeneXpert MTB/RIF法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肺结核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敏感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郝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生化检查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的生化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中的GLU、TC、TG、 LDL-C、HDC-C几项生化指标参数与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尿糖测定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作者:黄小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UCr)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160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30 mL/min、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四组,取1份晨尿和1份24 h尿液,测定UAM/UCr、24hUA1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结果 UAM/UCr比值变化趋势与24hUA1、24hUMA水平相同;GFR为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组,UAM/UCr比值与24hUA1、24hUMA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UMA/UCr检测可替代24hUA1、24hUM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楠;李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会阴保护与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方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技术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会阴保护技术分娩,实验组选择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侧切率及会阴II度裂伤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岳跃红;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Foxp3基因在评估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膜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肺癌并胸膜转移患者胸水中脱落细胞阳性率,通过RT-PCR法对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胸水Foxp3 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Foxp3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无论胸水脱落细胞是否阳性,胸膜转移患者胸腔积液中Foxp3 基因 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但较正常人外周血Foxp3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 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Foxp3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胸膜转移的评估,而且较胸水中脱落细胞检查更为敏感.
作者:李京有;姜乃德;卜小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的病因构成及误诊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腹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选取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病因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腹痛均以内科腹痛为主,其病因构成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组误诊率为23.3%,对照组误诊率为6.67%,对照组组误诊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其病症率较高,会由于收集患者病史困难、治疗医师知识或经验欠缺所导致误诊的发生,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秦天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收入我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中抽取82例,其中接受常规诊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诊疗过程中加入细菌检验技术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经过同期诊疗后,对患儿病情稳定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好的表现,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作用效果,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2±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1.7)d;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作者:秦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尿淀粉酶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和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勇;蒋丹斌;傅长来;王志祥;韦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婚姻质量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为(52.06±8.17)分、(13.30±3.61)分,对照组(40.61±5.58)分、(9.42±2.87)分.结论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振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25-羟基维生素D是其重要代谢物之一,对多种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津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贫血126例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者均为63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液检验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水平均比观察组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借助此指标水平为疾病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朱璞;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正常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00例正常体检人群,对其进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 PSA(fPSA);铁蛋白]的检测.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①2,200例正常体检人群中有80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占3.63%(80/2,200);15例经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肿瘤者,肿瘤检出率为0.68%(15/2,200);②不同性别的肿瘤标志物(fPSA、CEA、β-HCG、PSA、铁蛋白、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正常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下肢骨折手术伤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其中胫骨平台骨折8例,胫骨远端及踝关节骨折14例,跟骨骨折8例,常规内固定联合VSD同时使用,保持VSD管腔通畅,7 d-15 d后拆除VSD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VSD联合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并能有效避免伤口并发症的产生,为伤口一期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良华;程志刚;熊屹;周长林;彭松云;齐晓兵;敬戈;杨彦君;钟凯;彭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探究患者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敏感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 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0 min的Ang II(升高)、5-HT(降低)、Lep(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min的NE、Cor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促使患者Ang II升高、5-HT降低、Lep降低、血糖浓度降低.
作者:尹红;段丽丽;秘嘉伟;韩会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的铅.方法 全血样品经1%硝酸-0.1% TritonX-100稀释,以塞曼效应扣背景,直接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在0 μg/L-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2.938×10-3X+0.008,568,相关系数r=0.999,2,方法的检出限为0.3 μg/L,RSD<5%,质控样品检测结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符合《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要求.
作者:赵军峰;李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9例,其中I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治疗,II组患者采用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III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的方式和血液置换治疗,对三组患者输血前的各项血液指标和输血后的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输血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和红细胞指数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网织红细胞和胆红素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III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组患者,并且各项血液指标均优于I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出血反应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洗涤红细胞输血方式和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方式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通过三洗红细胞输血和血液置换相结合的输血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万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挥特色护理优势,使特色护理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22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特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采取特色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对特色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尽早地康复.
作者:朱昶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按照患者检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并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探究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42例性别年龄无差异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对象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比较,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总胆汁酸(TBA)、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转肽酶(γ-GT)高于健康人群,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状态,对患者疾病预防及治疗都可以形成一定指导作用,在今后的肝硬化疾病诊断中要注重生化检验项目临床应用.
作者:王军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