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虹
目的 分析血糖检验结果受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2017年2月-2017年4月共192份接受常规检测人员的标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为1 h、2 h、3 h、4 h的样本实施血糖含量测定.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1 h与立即实施检验的结果相比较,没有较大差距,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液标本放置2 h、3 h、4 h后与立即实施检验的标本存在较大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放置时间越长,血糖浓度越低,从而无法准确得到血糖检验结果.对于需要检验的血液标本一定要在1 h内尽快完成,从而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张勇;李小鸣;邓发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婚姻质量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为(52.06±8.17)分、(13.30±3.61)分,对照组(40.61±5.58)分、(9.42±2.87)分.结论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振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对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且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中患者,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临床患者依从性达到(90.0%),对照组患者中依从性达到(9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为(67.5%),对比两组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晚间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出血次数和出血量均远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出血时间远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1年内再出血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采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时的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妇产科治疗的256例急腹症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病理学治疗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观察腹部B超、阴道B超和两种B超联合使用的诊断成效.结果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使用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精准率高达94.91%,明显超过单纯使用腹部B超或阴道B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相较于单纯使用其中的一种,能够极大地增加诊断效果,有着非常可观的临床使用效果和意义.
作者:张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开展肝衰竭疾病诊断工作期间,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4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临床针对两组实验人员均开展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终就两组实验人员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IgG(免疫球蛋白G)水平、IgA(免疫球蛋白A)水平以及IgM(免疫球蛋白M)水平检验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肝衰竭患者获得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肝衰竭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终通过对IgG水平、IgA以及IgM水平加以分析,针对肝衰竭疾病可以进行准确诊断,从而为肝衰竭疾病的确诊做出充分保证,并且为肝衰竭治疗方案的顺利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羊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2 w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胰岛素泵治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比例(9.09%)明显低于对照组(2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化治疗手段.
作者:张永礼;邓加忠;柯东;樊国兆;寇德发;张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法,以患儿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 通过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5.56%和81.11%,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则只有单纯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都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靠指标,相对而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敏感性更强,但检测时间也相对更强,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这段期间内,将我院的4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4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T、hs-cTcT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指标检测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作用效果,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2±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1.7)d;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作者:秦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将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均采取同样的穴位贴敷治疗配合常规治疗的方法,再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玉霞;于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高血压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伴有糖尿病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研究一组及对照组,研究一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为0,研究一组及研究二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能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侯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 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的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7月-2016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6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联合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5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煜;贺宝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的病因构成及误诊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腹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选取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病因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腹痛均以内科腹痛为主,其病因构成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组误诊率为23.3%,对照组误诊率为6.67%,对照组组误诊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其病症率较高,会由于收集患者病史困难、治疗医师知识或经验欠缺所导致误诊的发生,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秦天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Foxp3基因在评估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膜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肺癌并胸膜转移患者胸水中脱落细胞阳性率,通过RT-PCR法对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胸水Foxp3 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Foxp3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无论胸水脱落细胞是否阳性,胸膜转移患者胸腔积液中Foxp3 基因 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但较正常人外周血Foxp3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 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Foxp3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胸膜转移的评估,而且较胸水中脱落细胞检查更为敏感.
作者:李京有;姜乃德;卜小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体检中心提升体检服务水平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未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7月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模式实施前后我院的体检服务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6.48%,对照组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89.2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采用品管圈模式开展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体检服务水平,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正常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00例正常体检人群,对其进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 PSA(fPSA);铁蛋白]的检测.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①2,200例正常体检人群中有80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占3.63%(80/2,200);15例经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肿瘤者,肿瘤检出率为0.68%(15/2,200);②不同性别的肿瘤标志物(fPSA、CEA、β-HCG、PSA、铁蛋白、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正常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中引入综合因素分析法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12月我院检验科医学检验设备常规维护管理的资料,共200份,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6月采用综合因素分析法行维护管理的资料,共200份,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各类似器故障率、相关工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率、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综合因素分析法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后,仪器故障率明显低于行常规维护管理的对照组,相关操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中引入综合因素分析法模式,可显著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操作人员理论、技能水平,增强临床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席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尿检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结果误差较大的81例尿检标本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复检,统计并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构成比.结果 本研究入选81例患者中影响尿检结果误差较大的因素:实验室方面53例,所占比例为65.43%,临床方面28例,所占比例为34.57%.经复检后,药物影响:9例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影响尿检,4例患者因服用奎宁及嘧啶类药物影响尿检,2例患者因服用双弧类降糖药影响尿检;收集方式:5例患者采集尿液时受白带污染影响尿检,4例患者月经期采集尿液影响尿检.结论 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医师在尿检前需了解患者服药及自身情况,并选用操作熟练的尿检人员进行操作,可提高检验准确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尿检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彦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