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核抗体谱检测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断价值

高娟

关键词:抗核抗体谱, 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5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对三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中的多项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抗dsDNA抗体、抗LA/SS-B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Sm抗体、抗U1-snRNP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项抗体阳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核抗体谱的多项抗体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筛查、诊断SLE提供重要的依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未发生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共48例,观察组为发生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共3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II评分、脑出血体积、血糖、IL-10高于对照组, 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PACHE-II评分、GCS评分、脑出血体积、血糖、IL-10.结论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产生与血糖高、血清IL-10活性增加、APACHE-II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能够准确的对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产生进行预测,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谢志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化学免疫发光检测血清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目的 研究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对检测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的孕妇血标本1,308例,用德国西门子ADVIA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高达199,000 U/mL.仪器、试剂稳定,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结论根据厂商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西门子ADVIA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的线性良好,检测的临床报告范围足以达到临床需要,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免疫化学发光法是近年来血清学检测THCG的重要手段.

    作者:青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及CA153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与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9日-2017年4月15日48例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其他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53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CA199、CA153检测阳性几率分别为27.08%、31.25%,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C反应蛋白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检测阳性者与阴性者CA199水平对比性不强(P>0.05),CA153水平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见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临床可以此评估病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检测在2型糖尿病眼部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眼部微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A组)及眼部无微血管病变患者(B组)HbA1c及FIB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HbA1c和F1B明显高于B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HbA1c及FIB呈正相关,且明显高于B组(P<0.05).HbA1c单项检测低于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和FIB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霍晓丽;姚怀娟;潘琳琳;王海洋;陆玉军;付怀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尿淀粉酶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和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勇;蒋丹斌;傅长来;王志祥;韦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挥特色护理优势,使特色护理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22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特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采取特色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对特色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尽早地康复.

    作者:朱昶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糖、血压、血脂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糖、血压、血脂与视网膜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体检中心接诊的80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分为研究组(560例)与对照组(240例),检测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并进行对比,并与中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上述4项指标水平较高时,中风的危险程度越高.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血脂、血糖、血压水平与中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加强对4个指标的检测,对评估中风的进展和指导临床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欣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研究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其中常规组35人,采取常规检验法进行检验,生化组35人,采取生化检验法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有效性.结果 生化组检验出糖尿病患者33例,检验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检验出糖尿病患者26例,检验有效率为74.29%,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糖尿病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人员体检血常规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人员体检的血常规参数.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0名成年人,其中男性6,098例、女性3,902例,用EDTA-K2抗凝采血管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样2 mL,立即混匀并送检,检查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 Hb、WBC、RBC、PLT的增高率分别为28.6%、5.1%、12.9%、5.5%,Hb的增高率明显高于其他3项指标(P<0.05);Hb、WBC、RBC、PLT的减少率分别为12.9%、5.0%、6.9%、2.8%,Hb的减少率明显高于其他3项指标(P<0.05);10,000例体检患者中血常规增高人数明显高于血常规减少人数,女性出现中度贫血、重度贫血的比例高于男性,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占总贫血人数多.结论 健康人群的体检中进行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受检者的基本身体健康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辅助性支持.

    作者:雷科峰;秦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采供血机构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统计分析本站采供血工作中产生的不合格品,通过对其实施有效的管控和干预,从而不断提升采供血业务水平.方法 收集整理本站近5年(2011年-2016年)各业务科室产生/发现的不合格品,然后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 本站近5年共产生不合格品32,019例,通过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和产生环节汇总分析来看,除了血液检测不合格(ALT除外)不可控制外,其他不合格品如果采取有效管理和干预措施,均可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结论 采供血机构作为一个集血液采集、加工、检测、供应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组织,发生不合格品再所难免,通过汇总分析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必将大大减少或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对保证血液质量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龚晓波;程庆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尿沉渣级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红细胞的检测效果对照

    目的 分析对比尿沉渣级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中红细胞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200例尿液样品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法项下的检测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①光学显微镜检查法中的敏感性是100%,特异性是100%;②尿干化学分析法中的敏感性是80.36%,特异性是85.42%,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数据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是0.67,说明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及尿干化学分析法在检测红细胞一致性上均较强.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强,联合使用,将大大提高检出率.

    作者:尹荷美;张云霞;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联合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23%,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可以采取替硝唑、头孢呋辛、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ACS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检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检测的检测.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在4 h、12 h的时间段进行的hs-cTnT、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0 h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hs-cTnT的检测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hs-cTnT检测对ACS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小波;渠慎成;寇双庆;刘钰;蔡民华;王聪;李丹;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创伤性骨折病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析创伤性骨折临床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本组参研的样本,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采取DR平片检查、MSCT及三维骨重建扫描,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80例患者行临床综合检查后总计确诊骨折109处,其中DR平片诊断检出78处(71.6%)骨折;MSCT与三维重建扫描总计诊断出骨折104处(95.4%),对比DR平片诊断,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有效性明显要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创伤性骨折时采取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检查,不仅能发现隐匿与细小骨折,同时还可使患者疾病检出率得到提高,有效防止漏诊与误诊情况的出现,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李全喜;李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分析联合采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时的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妇产科治疗的256例急腹症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病理学治疗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观察腹部B超、阴道B超和两种B超联合使用的诊断成效.结果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使用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精准率高达94.91%,明显超过单纯使用腹部B超或阴道B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相较于单纯使用其中的一种,能够极大地增加诊断效果,有着非常可观的临床使用效果和意义.

    作者:张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110个肿块,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并回顾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 发现采用MRI、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与彩超联合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彩超联合与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超声、MRI均可以对乳腺肿块进行筛查,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更具有意义,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宁宁;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记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记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对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需要定期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预防甲亢性肝病.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应对

    目的 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应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2,000例临床检验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对其中因服用药物造成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60例患者开展分析,总结何种药物会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并制定有效应对对策.结果 接受临床检验的2,000例患者中,60例患者服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占比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药物、维生素C、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利尿药物等.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临床工作人员在临床检验前应明确了解患者近期药物使用情况,从而防止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为诊治医务人员提供可靠的临床检验报告,促进疾病诊断、治疗的有序开展.

    作者:陈芳;蔡雪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要素,给临床治疗切口感染带来借鉴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180例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信息,统计研究切口感染的具体因素.结果 在接受了脊柱手术之后7例出现了不同状况的切口感染,其总出现率是3.9%.脊柱手术之后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脊柱手术史、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论 脊柱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是通过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临床要采用有效的干预方式来进一步减少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马涛;杨忠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