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刘洪波

关键词: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断, 应用, 对比
摘要:目的 研究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其中常规组35人,采取常规检验法进行检验,生化组35人,采取生化检验法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有效性.结果 生化组检验出糖尿病患者33例,检验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检验出糖尿病患者26例,检验有效率为74.29%,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糖尿病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分析

    目的 通过对贵阳市府社区的65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社区中医师一对一采集基本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单一体质316人,阴虚质、平和质和痰湿质为前三位,其中阴虚质92人,平和质78人,痰湿质63人;复合体质334人,前三位依次是阴虚痰湿60人,气虚阴虚56人,阴虚血瘀51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本次对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佳;刘亚星;王立敏;刘德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德国BE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的质量控制分析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德国BE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的质量控制及应用价值.方法 每日使用德国BE血凝仪对室内进行质量控制、每年2次实施室内质量控制,时间在2015年1月-2015年6月.结果 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全年室内质量控制总体变异系数中,纤维蛋白原(FIB)4.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5%、凝血酶原时间(PT) 3.10%均符合仪器标准,每个月FIB、APTT、INR、PT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以及室内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德国BE血凝仪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陈国华;高娥;杨思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颅脑外伤患者63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而言,手术仍是佳的治疗方案,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何春;徐小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方法 收取我院600例体检幼儿,收取时间在2014年9月-2017年3月,并对600例体检幼儿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600例体检幼儿中,共有200例幼儿检出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所有幼儿就诊时均伴有口腔黏膜苍白情况,部分患儿发生胃炎或者口腔炎,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并且随着自身年龄增大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其与早产儿、未及时添加辅食、低体重儿、未接受育儿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生率较高,需要从增强幼儿抵抗力、及时添加辅食、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来防治贫血情况发生,能显著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评析

    目的 为了探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针对临床检验标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制定整改措施,将我院近几年临床检验工作的采集标本作为研究组,而将以前没有实施整改的采集标本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两组检验标本各1,000份,对比分析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标本的采集合格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包括3个方面,即采集前、采集时、采集中几个阶段,要想解决标本采集过程中所遇到的布同映像因素,也必须从以上3个方面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作者:邵水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蜡疗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临床体会

    目的 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张力,重建踝关节功能.方法 选择因痉挛所致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取运动疗法和蜡疗;对照组50例,只接受运动疗法.患儿年龄15个月-48个月,平均30.45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显著改善,但是治疗组患儿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蜡疗结合运动疗法可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糖、血压、血脂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糖、血压、血脂与视网膜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体检中心接诊的80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分为研究组(560例)与对照组(240例),检测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并进行对比,并与中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上述4项指标水平较高时,中风的危险程度越高.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血脂、血糖、血压水平与中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加强对4个指标的检测,对评估中风的进展和指导临床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欣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在儿科检验中采用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探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患儿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54例患儿,均为儿科患儿,就诊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月.给予患儿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结果 CRP检测阳性者、WBC检查结果阳性者分别是23例(42.59%)、30例(55.55%),两组指标检测结果呈现阳性者例数是16例(29.62%).结论 在儿科检验中采用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瑞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质量控制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微生物检验,而甲组患者加用质量控制,对甲乙两组致病菌检出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甲乙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军团菌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肺炎衣原体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高于乙组,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的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可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为诊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支持.

    作者:周彰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5例,按照患者的姓氏排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齿科全景摄影投术的摄影体会

    目的 分析齿科全景摄影投术的摄影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齿科所收治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12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采用腺样体常规侧位拍摄.实验组采用口腔全景摄影技术对腺样体进行拍摄.以临床手术的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判断本次研究的诊断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学诊断,判断24例患者均为腺样体增生.实验组患者的确诊率(100.0%)、气道完整性显示率(10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确诊率(75.0%)、气道完整性显示率(83.33%).结论 全景摄影技术相对于传统投照方式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可以更好的展现鼻咽部的气道以及增生腺样体的状况,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现代化通讯平台用于高血压患者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现代通讯平台运用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其效果和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初步治疗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新型组和常规组,每组110例患者,新型组利用现代通讯平台进行后续健康教育,常规组仅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分别在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血压波动情况检测,评价两种后续教育方式的差异.结果 新型组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在遵医嘱服药和健康生活方式接受方面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血压波动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新型组患者12个月的随访率高达99.1%,远高于常规组的89.1%(P<0.05).结论 通过现代通讯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随访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糖检验结果受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糖检验结果受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2017年2月-2017年4月共192份接受常规检测人员的标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为1 h、2 h、3 h、4 h的样本实施血糖含量测定.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1 h与立即实施检验的结果相比较,没有较大差距,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液标本放置2 h、3 h、4 h后与立即实施检验的标本存在较大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放置时间越长,血糖浓度越低,从而无法准确得到血糖检验结果.对于需要检验的血液标本一定要在1 h内尽快完成,从而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张勇;李小鸣;邓发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应对

    目的 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应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2,000例临床检验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对其中因服用药物造成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60例患者开展分析,总结何种药物会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并制定有效应对对策.结果 接受临床检验的2,000例患者中,60例患者服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占比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药物、维生素C、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利尿药物等.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临床工作人员在临床检验前应明确了解患者近期药物使用情况,从而防止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为诊治医务人员提供可靠的临床检验报告,促进疾病诊断、治疗的有序开展.

    作者:陈芳;蔡雪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接产方式对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会阴保护与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方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技术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会阴保护技术分娩,实验组选择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侧切率及会阴II度裂伤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岳跃红;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细胞参数NLR和RP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细胞参数NLR和RPR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STEMI患者110例,对照人群109例,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RDW、PLT数据,根据公式NLR=N/L,RPR=RDW (%)/PLT(109/L),计算所有研究对象的NLR和RPR.结果 急性STEMI患者组和对照组人群的NLR及RPR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和RPR对急性STEMI患者的诊断价值大小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为0.914、0.724;当NLR的诊断佳截点值为4.002时,灵敏度为0.809,特异度为0.543,阳性预测值为0.899,阴性预测值为0.825;当RPR的诊断佳截点值为0.056时,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578,阳性预测值为0.652,阴性预测值为0.738.结论 NLR和RPR对于急性STEMI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参数NLR的价值更高.

    作者:张建国;王丽媛;陶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HBV DNA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HBsAg、HBeAg、HBeAb、IgDNA、ALT以及AST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保持正常水平或升高时,HBsAg与IgDNA、ALT、AST、ALP的相关性也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状态,整体而言相关性随着ALT、AST的升高而呈现出强化的趋势.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可以辅助医生对患者的乙型肝炎疾病状况进行诊断.

    作者:胡新凤;唐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

    目的 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培养法,对参照组采用凝集法,将两组患者的阴道念珠菌阳性率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使用培养法与凝集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偏高,可用于对患者初步病情检查,对有效诊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单一透析组和联合组.单一透析组的患者只应用结肠透析疗法,而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肾功能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尿酸和肌酐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肾功能水平.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