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沉渣级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红细胞的检测效果对照

尹荷美;张云霞;王黎

关键词:尿沉渣级, 尿干化学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尿液红细胞, 检测结果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尿沉渣级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中红细胞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200例尿液样品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法项下的检测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①光学显微镜检查法中的敏感性是100%,特异性是100%;②尿干化学分析法中的敏感性是80.36%,特异性是85.42%,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数据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是0.67,说明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及尿干化学分析法在检测红细胞一致性上均较强.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强,联合使用,将大大提高检出率.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挥特色护理优势,使特色护理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22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特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特色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采取特色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对特色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尽早地康复.

    作者:朱昶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记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记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对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需要定期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预防甲亢性肝病.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病毒肝炎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病患者20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AST和ALT,并对AST与ALT的比值进行计算.结果 在AST与ALT比值方面,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病组患者的AST与ALT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ST与ALT比值进行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秀楠;高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复发性宫颈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宫颈炎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中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宫颈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臧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的病因构成及误诊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腹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选取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病因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腹痛均以内科腹痛为主,其病因构成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组误诊率为23.3%,对照组误诊率为6.67%,对照组组误诊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其病症率较高,会由于收集患者病史困难、治疗医师知识或经验欠缺所导致误诊的发生,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秦天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高血压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伴有糖尿病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研究一组及对照组,研究一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为0,研究一组及研究二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能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侯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顺产转剖宫产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关于顺产失败,转为剖宫产术分娩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中途转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及分娩前选用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各40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对比其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产妇、新生儿在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大差异,经过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其结果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失败转剖宫产,使得产妇、胎儿的分娩结局有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医生在其分娩前,对其身体体征、产道等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提高其顺产分娩成功率.

    作者:王培;韩宏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与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法,以患儿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 通过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5.56%和81.11%,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则只有单纯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都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靠指标,相对而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敏感性更强,但检测时间也相对更强,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42例性别年龄无差异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对象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比较,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总胆汁酸(TBA)、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转肽酶(γ-GT)高于健康人群,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状态,对患者疾病预防及治疗都可以形成一定指导作用,在今后的肝硬化疾病诊断中要注重生化检验项目临床应用.

    作者:王军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方法 收取我院600例体检幼儿,收取时间在2014年9月-2017年3月,并对600例体检幼儿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600例体检幼儿中,共有200例幼儿检出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所有幼儿就诊时均伴有口腔黏膜苍白情况,部分患儿发生胃炎或者口腔炎,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并且随着自身年龄增大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其与早产儿、未及时添加辅食、低体重儿、未接受育儿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生率较高,需要从增强幼儿抵抗力、及时添加辅食、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来防治贫血情况发生,能显著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按照患者检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并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探究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监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分为A组+B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HbA1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FBG和HbA1c均值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并发症组(B组)FBG、HbA1c均值均高于无并发症组(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的FBG与HbA1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82).结论 HbA1c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8周-12周内糖代谢状况,在糖尿病的诊断、控制、指导治疗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甲胎蛋白患者中的检测效果及对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甲胎蛋白患者中的检测效果及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化学免疫自动分析仪器对含有甲胎蛋白的血清进行检测,此过程中要开展测量范围验证与大可允许稀释度两项实验,建立科学的可报告范围,服务于临床检测工作.结果 测量范围为每毫升0.00 mg-912 mg,大允许稀释度为1:50,实验测量值均值基本上符合分析仪灵敏度说明的数据.结论 临床检验医师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可准确测定甲胎蛋白的测定范围及大可允许的稀释度,为建立临床报告范围提供参考.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联合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23%,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可以采取替硝唑、头孢呋辛、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晚间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出血次数和出血量均远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出血时间远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1年内再出血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早中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早中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000例孕早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阶段性的超声筛查,所有孕妇均先进行单独的二维超声检查,对于初步怀疑存在有胎儿畸形现象的孕妇,要联合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其进行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临床分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000例孕妇一共分娩出1,015例胎儿,经过随访与临床观察得知有48例胎儿畸形,其中2例为四肢骨骼畸形,3例为皮肤水肿,3例为胎儿肿瘤,5例为胸腹腔积液,7例心脏畸形,15例消化系统畸形,13例泌尿生殖系统;相对于单独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孕早期、孕中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诊断率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早中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红华;李惠英;范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UCr)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160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30 mL/min、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四组,取1份晨尿和1份24 h尿液,测定UAM/UCr、24hUA1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结果 UAM/UCr比值变化趋势与24hUA1、24hUMA水平相同;GFR为30 mL/min-59 mL/min、60 mL/min-89 mL/min、90 mL/min组,UAM/UCr比值与24hUA1、24hUMA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UMA/UCr检测可替代24hUA1、24hUM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楠;李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6排螺旋CT对颈动脉脂肪斑块治疗前后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16排螺旋CT对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8例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19例行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易损斑块数量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稳定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行以阿托伐他汀治疗,通过16排螺旋CT检查确定该治疗方案能够消融、稳定患者的脂肪斑块,所以,临床中对于颈动脉脂肪斑块的检查,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的方式应用价值较高,适合推广.

    作者:张丹红;林伯忠;樊树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5例,按照患者的姓氏排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绩溪县2016年健康人群血脂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绩溪县2016年健康人群的血脂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25名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且从我院体检中心收集到相应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结果 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82%.其中,TC异常、TG异常、HDL-C异常、LDL-C异常以及一项以上异常者占血脂异常者的比例分别为72.22%、77.78%、8.33%、55.56%以及27.78%;男性与女性研究对象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9.67%与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50岁-59岁达到高,之后再逐渐下降.结论 绩溪县2016年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

    作者:张弛;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