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向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HBV DNA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HBsAg、HBeAg、HBeAb、IgDNA、ALT以及AST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保持正常水平或升高时,HBsAg与IgDNA、ALT、AST、ALP的相关性也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状态,整体而言相关性随着ALT、AST的升高而呈现出强化的趋势.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可以辅助医生对患者的乙型肝炎疾病状况进行诊断.
作者:胡新凤;唐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状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组)和80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进行研究,分析两组人员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IgA、IgG水平与健康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IgA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补体蛋白C3、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IgM与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IgG与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蛋白C3、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炎症状况、补体蛋白C3、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相关.
作者:靳飞清;阴奋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尿检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结果误差较大的81例尿检标本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复检,统计并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构成比.结果 本研究入选81例患者中影响尿检结果误差较大的因素:实验室方面53例,所占比例为65.43%,临床方面28例,所占比例为34.57%.经复检后,药物影响:9例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影响尿检,4例患者因服用奎宁及嘧啶类药物影响尿检,2例患者因服用双弧类降糖药影响尿检;收集方式:5例患者采集尿液时受白带污染影响尿检,4例患者月经期采集尿液影响尿检.结论 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医师在尿检前需了解患者服药及自身情况,并选用操作熟练的尿检人员进行操作,可提高检验准确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尿检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彦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收入我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中抽取82例,其中接受常规诊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诊疗过程中加入细菌检验技术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经过同期诊疗后,对患儿病情稳定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好的表现,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眼部微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A组)及眼部无微血管病变患者(B组)HbA1c及FIB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HbA1c和F1B明显高于B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HbA1c及FIB呈正相关,且明显高于B组(P<0.05).HbA1c单项检测低于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和FIB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霍晓丽;姚怀娟;潘琳琳;王海洋;陆玉军;付怀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现象作为依据,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未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找出预防与治疗感染的合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恰当备皮、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超过60 min、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60岁以上等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能够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
作者:牛兰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婚姻质量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为(52.06±8.17)分、(13.30±3.61)分,对照组(40.61±5.58)分、(9.42±2.87)分.结论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振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体检中心提升体检服务水平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未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7月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模式实施前后我院的体检服务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6.48%,对照组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89.2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采用品管圈模式开展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体检服务水平,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重度抑郁症运用文拉法辛与低剂量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文拉法辛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低剂量的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67%,常规组总有效率是88.33%,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常规组是16.67%,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运用文拉法辛与低剂量氨磺必利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为尿常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尿液采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则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处理后,对尿液采集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以及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结果中,阴道分泌物会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影响,应制定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要求,并对负责检验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尿液采集操作的专业性.
作者:倪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Beclin1是与自噬相关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旨在明确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2012年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的200例乳腺癌,20例良性乳腺疾病,对220例石蜡标本重新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Beclin1在乳腺癌原位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浸润性癌组织,乳腺癌细胞分化越差Beclin1表达水平越低.结论 Beclin1检测在乳腺癌诊断、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作者:潘贇昊;顾岩;石阳;汪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护理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不同入院就诊时间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未婚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未婚异位妊娠患者护理满意度100%、焦虑评分(36.98± 1.98)、抑郁评分(33.69±3.08)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作者:胡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会阴保护与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方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技术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会阴保护技术分娩,实验组选择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侧切率及会阴II度裂伤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岳跃红;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日-2017年3月20日选取180例骨外科伤口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进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 从病原菌占比角度分析,18.00%的患者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17.00%的患者为大肠埃希菌感染,16.00%的患者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5.00%的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从抗菌药耐药角度分析,红霉素、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0.00%、100.00%,对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94.44%,而在阴性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在大肠埃希菌中分别为94.12%、88.24%,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为100.00%、93.75%.结论 加强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能够保证感染防控质量,减少病原菌耐药性.
作者:向黎;孙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析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MRI、MRA诊断病变部位.将患者依照出血分段标准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依照NIHSS评分对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评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一般疾病等.记录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患者多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高,为40.2%,其次是远段.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梗死部位多在远端,发生与血管重度闭塞有关,临床症状严重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病变.
作者:滕佳岐;郭龙军;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记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记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对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需要定期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预防甲亢性肝病.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德国BE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的质量控制及应用价值.方法 每日使用德国BE血凝仪对室内进行质量控制、每年2次实施室内质量控制,时间在2015年1月-2015年6月.结果 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全年室内质量控制总体变异系数中,纤维蛋白原(FIB)4.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5%、凝血酶原时间(PT) 3.10%均符合仪器标准,每个月FIB、APTT、INR、PT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以及室内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德国BE血凝仪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陈国华;高娥;杨思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统计分析本站采供血工作中产生的不合格品,通过对其实施有效的管控和干预,从而不断提升采供血业务水平.方法 收集整理本站近5年(2011年-2016年)各业务科室产生/发现的不合格品,然后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 本站近5年共产生不合格品32,019例,通过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和产生环节汇总分析来看,除了血液检测不合格(ALT除外)不可控制外,其他不合格品如果采取有效管理和干预措施,均可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结论 采供血机构作为一个集血液采集、加工、检测、供应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组织,发生不合格品再所难免,通过汇总分析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必将大大减少或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对保证血液质量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龚晓波;程庆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儿科2015年全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高热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 oC,给患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发热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并联和使用医用退热贴,比较两组退热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退热时间,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由于发热造成的身体不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丹萌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