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东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儿科2015年全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高热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 oC,给患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发热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并联和使用医用退热贴,比较两组退热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退热时间,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由于发热造成的身体不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丹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本文就泪道探通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对实验组患儿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9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泪道探通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可获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龚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联合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23%,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可以采取替硝唑、头孢呋辛、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理疗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张力,重建踝关节功能.方法 选择因痉挛所致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取运动疗法和蜡疗;对照组50例,只接受运动疗法.患儿年龄15个月-48个月,平均30.45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显著改善,但是治疗组患儿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蜡疗结合运动疗法可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记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记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对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需要定期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预防甲亢性肝病.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贵阳市府社区的65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社区中医师一对一采集基本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单一体质316人,阴虚质、平和质和痰湿质为前三位,其中阴虚质92人,平和质78人,痰湿质63人;复合体质334人,前三位依次是阴虚痰湿60人,气虚阴虚56人,阴虚血瘀51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本次对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佳;刘亚星;王立敏;刘德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Beclin1是与自噬相关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旨在明确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2012年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的200例乳腺癌,20例良性乳腺疾病,对220例石蜡标本重新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Beclin1在乳腺癌原位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浸润性癌组织,乳腺癌细胞分化越差Beclin1表达水平越低.结论 Beclin1检测在乳腺癌诊断、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作者:潘贇昊;顾岩;石阳;汪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法,以患儿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 通过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5.56%和81.11%,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则只有单纯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都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靠指标,相对而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敏感性更强,但检测时间也相对更强,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关于顺产失败,转为剖宫产术分娩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中途转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及分娩前选用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各40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对比其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产妇、新生儿在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大差异,经过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其结果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失败转剖宫产,使得产妇、胎儿的分娩结局有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医生在其分娩前,对其身体体征、产道等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提高其顺产分娩成功率.
作者:王培;韩宏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高血压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伴有糖尿病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研究一组及对照组,研究一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为0,研究一组及研究二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能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侯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创伤关节镜与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102例,分成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给予创伤关节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坤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析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MRI、MRA诊断病变部位.将患者依照出血分段标准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依照NIHSS评分对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评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一般疾病等.记录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患者多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高,为40.2%,其次是远段.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梗死部位多在远端,发生与血管重度闭塞有关,临床症状严重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病变.
作者:滕佳岐;郭龙军;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培养法,对参照组采用凝集法,将两组患者的阴道念珠菌阳性率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使用培养法与凝集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偏高,可用于对患者初步病情检查,对有效诊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体检中心提升体检服务水平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未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7月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模式实施前后我院的体检服务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6.48%,对照组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89.2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采用品管圈模式开展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体检服务水平,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方法 收取我院600例体检幼儿,收取时间在2014年9月-2017年3月,并对600例体检幼儿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600例体检幼儿中,共有200例幼儿检出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所有幼儿就诊时均伴有口腔黏膜苍白情况,部分患儿发生胃炎或者口腔炎,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并且随着自身年龄增大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其与早产儿、未及时添加辅食、低体重儿、未接受育儿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生率较高,需要从增强幼儿抵抗力、及时添加辅食、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来防治贫血情况发生,能显著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对检测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的孕妇血标本1,308例,用德国西门子ADVIA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高达199,000 U/mL.仪器、试剂稳定,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结论根据厂商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西门子ADVIA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的线性良好,检测的临床报告范围足以达到临床需要,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系统免疫化学发光法是近年来血清学检测THCG的重要手段.
作者:青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贫血126例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者均为63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液检验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水平均比观察组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借助此指标水平为疾病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朱璞;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在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检验期间采用血清学检测,研究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接诊的32例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1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诊32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实验2组;收集我院同期接诊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清学检测.结果 实验1组、实验组2组对比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是:T4(甲状腺素)、ALB(清蛋白)、T3(三碘甲状原氨酸)、TP(总蛋白)、AST(谷草转氨酶)、CHOL(总胆固醇)、LDH(乳酸脱氢酶).结论 在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检验期间采用血清学检测,可避免出现漏诊以及误诊.
作者:王永艳;朱栋栋;王娜娜;张月辉;魏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收入我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中抽取82例,其中接受常规诊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诊疗过程中加入细菌检验技术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经过同期诊疗后,对患儿病情稳定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好的表现,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