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璞;刘娜
目的 探讨安全输血实施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28例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需要输血的患者,利用微柱凝胶卡方式实施不规则抗体筛查,根据试剂流程进行操作,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标本再次进行抗体特异性确认.结果 通过不规则抗体阳性和阴性检出率可发现,女性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中,Rh血型多,检出率42.86%,与其他血型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实施特异性鉴定得知:特异性抗体13例(92.86%),为确认特异性抗体1例(7.14%).结论 对受血者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妊娠史或者输血史,若有要及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作者:刘芳;杨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均接受输血治疗,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试管法进行检验,研究组则实施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直接抗球蛋白、血清游离抗体以及抗体放散检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接受输血前,为其实施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可以将其校验的准确率提高,将漏检以及误检的几率降低.
作者:田晓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适度按需活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切割伤断指再植术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适度按需活动干预,持续3个阶段共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血液循环与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断指都确定成活,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分别为2.0%(1/50)和12.0%(6/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危象患者经及时去除致压因素、罂粟碱肌注、拆除部分缝线、静滴肝素1 h-2 h后血液循环稳定.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指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8.0%(49/50)和86.0%(43/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适度按需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稳定,提高术后手指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新;王偲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宫颈炎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中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宫颈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臧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这段期间内,将我院的4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4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T、hs-cTcT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指标检测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110个肿块,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并回顾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 发现采用MRI、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与彩超联合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彩超联合与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超声、MRI均可以对乳腺肿块进行筛查,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更具有意义,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宁宁;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外壳高血压患者手术延迟率受术前访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计划全麻下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术前管理和术前访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 访视后,访视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显著低于未访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延迟患者比例远低于未访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未访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其能显著降低手术延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建议推广至临床应用.
作者:李金泽;赵惠敏;邹文婧;谷金颖;艾丽;庄芮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分为A组+B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HbA1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FBG和HbA1c均值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并发症组(B组)FBG、HbA1c均值均高于无并发症组(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的FBG与HbA1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82).结论 HbA1c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8周-12周内糖代谢状况,在糖尿病的诊断、控制、指导治疗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0例纳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细菌感染)与B组(病毒感染),同期选取非感染患者30例作为C组.经统计学分析对比三组血清PCT、脑脊液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结果 A组脑脊液PCT含量以及血液PCT含量高,B组次之,C组低,三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鉴别时采用PCT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指导.
作者:朱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结肠癌术前、术后复发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于术前行CT诊断、术后行病理检查,并于6个月后到医院复诊,同时观察、比对CT术前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检查结果发现50例患者行术前CT诊断:47例(94.00%)呈阳性,与病理检查结果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CT检查显示:21例(42.00%)结肠癌复发,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0例(40.00%)复发,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结肠癌患者展开术前诊断、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工作时,采用CT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糖、血压、血脂与视网膜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体检中心接诊的80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分为研究组(560例)与对照组(240例),检测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并进行对比,并与中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上述4项指标水平较高时,中风的危险程度越高.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血脂、血糖、血压水平与中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加强对4个指标的检测,对评估中风的进展和指导临床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欣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中引入综合因素分析法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12月我院检验科医学检验设备常规维护管理的资料,共200份,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6月采用综合因素分析法行维护管理的资料,共200份,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各类似器故障率、相关工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率、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综合因素分析法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后,仪器故障率明显低于行常规维护管理的对照组,相关操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中引入综合因素分析法模式,可显著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操作人员理论、技能水平,增强临床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席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绩溪县2016年健康人群的血脂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25名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且从我院体检中心收集到相应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结果 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82%.其中,TC异常、TG异常、HDL-C异常、LDL-C异常以及一项以上异常者占血脂异常者的比例分别为72.22%、77.78%、8.33%、55.56%以及27.78%;男性与女性研究对象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9.67%与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50岁-59岁达到高,之后再逐渐下降.结论 绩溪县2016年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
作者:张弛;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对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确诊患儿6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资料6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三项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AST、CK、CK-MB、LDH、α-HB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AST、CK、CK-MB、LDH、α-HBDH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会明显异于健康儿童,临床上可以将上述特征作为对手足口病进行诊断和对病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作者:张龙;陈伟;徐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患有胃溃疡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2例(4.0%),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37例(74.0%),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5例(10.0%),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21例(42.0%),两组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儿科2015年全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高热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 oC,给患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发热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并联和使用医用退热贴,比较两组退热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退热时间,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由于发热造成的身体不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丹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记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记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对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需要定期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预防甲亢性肝病.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眼部微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A组)及眼部无微血管病变患者(B组)HbA1c及FIB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HbA1c和F1B明显高于B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HbA1c及FIB呈正相关,且明显高于B组(P<0.05).HbA1c单项检测低于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和FIB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T2DM合并眼部微血管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霍晓丽;姚怀娟;潘琳琳;王海洋;陆玉军;付怀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培养法,对参照组采用凝集法,将两组患者的阴道念珠菌阳性率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使用培养法与凝集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偏高,可用于对患者初步病情检查,对有效诊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疑似肺结核疾病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终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结核组50例,非结核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GeneXpert MTB/RIF试验、固体培养试验以及痰涂片试验,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 GeneXpert MTB/RIF法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98%;固体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8%,特异性为98%;可见,GeneXpert MTB/RIF法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肺结核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敏感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郝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