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未婚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影响效果

胡平

关键词:优质护理, 未婚, 异位妊娠, 心理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在护理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不同入院就诊时间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未婚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未婚异位妊娠患者护理满意度100%、焦虑评分(36.98± 1.98)、抑郁评分(33.69±3.08)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HPV基因分型检测在我院宫颈癌筛查中临床价值,从而通过HPV分型检测可以提高我院临床诊疗水平,以及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58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758例检查者中,经HPV基因分型检测显示有220例为阳性感染者,感染率为29.02%,其中158例检查者为单一感染,而62例检查者为二重感染以上;(2)阳性感染者的感染HPV的亚型较常见的是HPV16 (7.26%)、HPV52(5.01%)、HPV58(3.30%)、HPV51(3.03%)和HPV68(2.64%);(3)在高危型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率是99%,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增加,与TCT结果吻合度为97.14%;(4)3例HPV检测高危阳性而TCT检测阴性者,终经阴道镜病理活检证实是高危病变,而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高危型患者阳性预测率大于TCT检测.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在我院开展非常成功,既能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又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与TCT联合检查能够减少患者宫腔镜及病理活检的使用,减少患者创伤性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测成为我院妇科的又一个有力的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武幸福;李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未婚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影响效果

    目的 研究在护理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不同入院就诊时间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未婚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未婚异位妊娠患者护理满意度100%、焦虑评分(36.98± 1.98)、抑郁评分(33.69±3.08)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未婚异位妊娠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作者:胡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体检健康管理中心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体检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划分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75例,实验组75例.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体检者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体检健康知识知晓评分、体质指数和体重.结果 实验组的体检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体质指数降为正常范围内,体重减少的也比对照组的多,两组间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体检者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效果较好,帮助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作者:常峪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脊柱创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脊柱创伤术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资料,内容涉及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入路、麻醉方式、植入物、输血、原发疾病等,将上述调查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全身麻醉、术后卧床时间5 d及以上、手术时间2 h及以上、输血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各项为导致脊柱创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接诊脊柱创伤手术高危病例后应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王洪辉;闫毓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抗核抗体谱检测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5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对三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中的多项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抗dsDNA抗体、抗LA/SS-B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Sm抗体、抗U1-snRNP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项抗体阳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核抗体谱的多项抗体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筛查、诊断SLE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的病因构成及误诊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腹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选取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病因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腹痛均以内科腹痛为主,其病因构成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组误诊率为23.3%,对照组误诊率为6.67%,对照组组误诊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其病症率较高,会由于收集患者病史困难、治疗医师知识或经验欠缺所导致误诊的发生,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秦天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颅脑外伤患者63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而言,手术仍是佳的治疗方案,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何春;徐小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生化检查对糖尿病临床诊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生化检查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的生化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中的GLU、TC、TG、 LDL-C、HDC-C几项生化指标参数与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尿糖测定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作者:黄小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抗氧化应激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抗氧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观察三组大鼠心脏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算LVEF和FS的数值,ELISA检测三组大鼠的cTnI、MDA、SOD.结果 实验组大鼠心脏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EF及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比较,假手术组EF及FS高.治疗后,实验组cTnI、MD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达到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心肌梗死对心脏功能的损伤.

    作者:徐杰;刘德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品管圈模式在体检中心提升体检服务水平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体检中心提升体检服务水平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未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7月采用品管圈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模式实施前后我院的体检服务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6.48%,对照组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89.2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采用品管圈模式开展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体检服务水平,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单一透析组和联合组.单一透析组的患者只应用结肠透析疗法,而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肾功能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尿酸和肌酐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肾功能水平.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黄褐斑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联合外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1%,复发率为32.25%,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有效减少皮损面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容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癌调强适型放疗临床靶区勾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调强适型放疗(IMRT)临床靶区(CTV)勾画方法.方法 选择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病理明确诊断的51例肺癌患者,均完成IMRT,大部分患者配合化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18例行化疗,对照组27例,20例行化疗.其中研究组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只勾画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扩为pGTV.对照组先勾画GTV、CTV、分别外扩形成pGTV、计划靶区体积(PTV).结果 两组的3个月内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2.5%(15/24)和66.7%(18/27).两组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0.8%(5/24)和48.2%(13/27),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7.5%(9/24)和52.8%(14/27).结论 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并没有减少疗效,更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永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顺产转剖宫产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关于顺产失败,转为剖宫产术分娩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中途转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及分娩前选用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各40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对比其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产妇、新生儿在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大差异,经过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其结果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失败转剖宫产,使得产妇、胎儿的分娩结局有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医生在其分娩前,对其身体体征、产道等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提高其顺产分娩成功率.

    作者:王培;韩宏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目的 对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为尿常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尿液采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则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处理后,对尿液采集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以及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结果中,阴道分泌物会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影响,应制定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要求,并对负责检验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尿液采集操作的专业性.

    作者:倪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安全输血实施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安全输血实施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28例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需要输血的患者,利用微柱凝胶卡方式实施不规则抗体筛查,根据试剂流程进行操作,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标本再次进行抗体特异性确认.结果 通过不规则抗体阳性和阴性检出率可发现,女性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中,Rh血型多,检出率42.86%,与其他血型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实施特异性鉴定得知:特异性抗体13例(92.86%),为确认特异性抗体1例(7.14%).结论 对受血者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妊娠史或者输血史,若有要及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作者:刘芳;杨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中我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口服糖耐量试验确诊,随机将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查,也就是干化法葡萄糖氧化酶检验,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进行检验,对患者检测内容包括空腹血糖、果糖胺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率.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患者为36例,检验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有效患者31例,检验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患者检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能够对人体多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简单快捷,并且准确率高,和常规检测手段相比,其效率更高,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紫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HBV DNA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HBsAg、HBeAg、HBeAb、IgDNA、ALT以及AST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保持正常水平或升高时,HBsAg与IgDNA、ALT、AST、ALP的相关性也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状态,整体而言相关性随着ALT、AST的升高而呈现出强化的趋势.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可以辅助医生对患者的乙型肝炎疾病状况进行诊断.

    作者:胡新凤;唐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

    目的 观察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 在医院中选取60例进行体检的志愿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WBC、RBC、HGB以及PLT进行检验,在两组样本之间进行重复性的验证,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静脉血检验.结果 末梢血检验的重复性较差于静脉血,其检测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块当中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的3 h中,静脉血的各项指标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当中,静脉血的采集结果相对更加精确.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110个肿块,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并回顾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 发现采用MRI、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与彩超联合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彩超联合与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超声、MRI均可以对乳腺肿块进行筛查,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更具有意义,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宁宁;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