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观察

向黎;孙旋

关键词:骨外科, 感染伤口, 细菌, 检验
摘要:目的 探索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日-2017年3月20日选取180例骨外科伤口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进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 从病原菌占比角度分析,18.00%的患者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17.00%的患者为大肠埃希菌感染,16.00%的患者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5.00%的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从抗菌药耐药角度分析,红霉素、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0.00%、100.00%,对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94.44%,而在阴性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在大肠埃希菌中分别为94.12%、88.24%,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为100.00%、93.75%.结论 加强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能够保证感染防控质量,减少病原菌耐药性.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黄褐斑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联合外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1%,复发率为32.25%,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有效减少皮损面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容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柴胡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尿路感染

    绝经后妇女的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机制与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淋证的表现与肝经密切相关.治疗应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佐以清热利水通淋、滋阴清热、益气生津、凉血止血、分清泄浊、补益脾肾等法.

    作者:崔小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与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法,以患儿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 通过C-反应蛋白检验和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5.56%和81.11%,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则只有单纯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都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靠指标,相对而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敏感性更强,但检测时间也相对更强,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适度按需活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适度按需活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切割伤断指再植术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适度按需活动干预,持续3个阶段共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血液循环与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断指都确定成活,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分别为2.0%(1/50)和12.0%(6/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危象患者经及时去除致压因素、罂粟碱肌注、拆除部分缝线、静滴肝素1 h-2 h后血液循环稳定.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指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8.0%(49/50)和86.0%(43/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适度按需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稳定,提高术后手指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新;王偲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肺炎高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儿科2015年全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高热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 oC,给患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发热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并联和使用医用退热贴,比较两组退热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退热时间,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由于发热造成的身体不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丹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

    目的 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培养法,对参照组采用凝集法,将两组患者的阴道念珠菌阳性率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使用培养法与凝集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偏高,可用于对患者初步病情检查,对有效诊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5例,按照患者的姓氏排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这段期间内,将我院的4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4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T、hs-cTcT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指标检测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VSD联合内固定在下肢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下肢骨折手术伤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其中胫骨平台骨折8例,胫骨远端及踝关节骨折14例,跟骨骨折8例,常规内固定联合VSD同时使用,保持VSD管腔通畅,7 d-15 d后拆除VSD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VSD联合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并能有效避免伤口并发症的产生,为伤口一期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良华;程志刚;熊屹;周长林;彭松云;齐晓兵;敬戈;杨彦君;钟凯;彭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单一透析组和联合组.单一透析组的患者只应用结肠透析疗法,而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肾功能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尿酸和肌酐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肾功能水平.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评析

    目的 为了探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针对临床检验标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制定整改措施,将我院近几年临床检验工作的采集标本作为研究组,而将以前没有实施整改的采集标本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两组检验标本各1,000份,对比分析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标本的采集合格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包括3个方面,即采集前、采集时、采集中几个阶段,要想解决标本采集过程中所遇到的布同映像因素,也必须从以上3个方面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作者:邵水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8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产前护理为对照组产妇护理模式,细致化护理为观察组产妇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对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在不同程度提高,SAS评分、SD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有利于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的自我效能.

    作者:茹炜霞;郭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复发性宫颈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宫颈炎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中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宫颈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臧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肾脏疾病患者采用生化免疫检查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生化免疫检测运用到给肾脏病症患者予以检测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肾脏病症患者6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依据免疫学同生化学予以检测,对照组32例依据免疫学予以检测,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检测以后的检测正确率、生化检查同免疫检查指数等.结果 试验组经过检测后的检测正确率、生化检查同免疫检查指数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化免疫检测运用到给肾脏病症患者予以检测期间具备比较良好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李宗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人员体检血常规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人员体检的血常规参数.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0名成年人,其中男性6,098例、女性3,902例,用EDTA-K2抗凝采血管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样2 mL,立即混匀并送检,检查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 Hb、WBC、RBC、PLT的增高率分别为28.6%、5.1%、12.9%、5.5%,Hb的增高率明显高于其他3项指标(P<0.05);Hb、WBC、RBC、PLT的减少率分别为12.9%、5.0%、6.9%、2.8%,Hb的减少率明显高于其他3项指标(P<0.05);10,000例体检患者中血常规增高人数明显高于血常规减少人数,女性出现中度贫血、重度贫血的比例高于男性,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占总贫血人数多.结论 健康人群的体检中进行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受检者的基本身体健康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辅助性支持.

    作者:雷科峰;秦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现象作为依据,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患者为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未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找出预防与治疗感染的合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恰当备皮、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超过60 min、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60岁以上等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能够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

    作者:牛兰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0例纳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细菌感染)与B组(病毒感染),同期选取非感染患者30例作为C组.经统计学分析对比三组血清PCT、脑脊液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结果 A组脑脊液PCT含量以及血液PCT含量高,B组次之,C组低,三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鉴别时采用PCT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指导.

    作者:朱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药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头孢菌类药物的病例处方的合理使用情况,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物剂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销售情况.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要显著高于第一代和第四代(P<0.05),略低于第二代(P>0.05).结论 从目前调查情况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为了保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工作人员还应加深对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

    目的 观察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 在医院中选取60例进行体检的志愿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WBC、RBC、HGB以及PLT进行检验,在两组样本之间进行重复性的验证,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静脉血检验.结果 末梢血检验的重复性较差于静脉血,其检测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块当中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的3 h中,静脉血的各项指标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当中,静脉血的采集结果相对更加精确.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按照患者检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并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探究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