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富;何润英;王成新;邵冰心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与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9日-2017年4月15日48例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其他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53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CA199、CA153检测阳性几率分别为27.08%、31.25%,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C反应蛋白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检测阳性者与阴性者CA199水平对比性不强(P>0.05),CA153水平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见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临床可以此评估病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42例性别年龄无差异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对象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比较,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总胆汁酸(TBA)、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转肽酶(γ-GT)高于健康人群,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状态,对患者疾病预防及治疗都可以形成一定指导作用,在今后的肝硬化疾病诊断中要注重生化检验项目临床应用.
作者:王军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110个肿块,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并回顾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照.结果 发现采用MRI、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与彩超联合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彩超联合与MRI对乳腺肿块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率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超声、MRI均可以对乳腺肿块进行筛查,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更具有意义,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宁宁;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心脏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调强和适形放射治疗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受照体积、放射剂量和分割照射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有3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其中有窦性心动过速患者24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4例,ST段下移患者6例,传导阻滞患者4例.结论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会导致心脏损伤,心脏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照射方式、心脏受照体积有关.
作者:陈建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的铅.方法 全血样品经1%硝酸-0.1% TritonX-100稀释,以塞曼效应扣背景,直接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在0 μg/L-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2.938×10-3X+0.008,568,相关系数r=0.999,2,方法的检出限为0.3 μg/L,RSD<5%,质控样品检测结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符合《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要求.
作者:赵军峰;李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生化免疫检测运用到给肾脏病症患者予以检测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肾脏病症患者6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依据免疫学同生化学予以检测,对照组32例依据免疫学予以检测,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检测以后的检测正确率、生化检查同免疫检查指数等.结果 试验组经过检测后的检测正确率、生化检查同免疫检查指数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化免疫检测运用到给肾脏病症患者予以检测期间具备比较良好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李宗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状况.方法 收取我院600例体检幼儿,收取时间在2014年9月-2017年3月,并对600例体检幼儿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600例体检幼儿中,共有200例幼儿检出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所有幼儿就诊时均伴有口腔黏膜苍白情况,部分患儿发生胃炎或者口腔炎,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并且随着自身年龄增大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其与早产儿、未及时添加辅食、低体重儿、未接受育儿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幼儿贫血发生率较高,需要从增强幼儿抵抗力、及时添加辅食、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来防治贫血情况发生,能显著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贫血126例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者均为63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液检验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水平均比观察组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借助此指标水平为疾病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朱璞;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并行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的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常规治疗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张群;魏秀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检验的体液标本共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500份体液标本中共有80例体液标本不合格(16.00%),其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标本(22.67%),其次为粪便标本(21.57%)、腹水标本(14.63%)、前列腺标本(10.71%)、羊水标本(7.14%)、脑脊液标本(5.71%)、痰液标本(4.54%)以及阴道分泌物标本(4.00%);另外体液不合格的原因中不合格率依次为标本凝固(10.00%)、标本污染(7.40%)、送检不及时(4.40%)、量少(1.60%)以及容器错误(1.20%).结论 对于体液标本的认真检查、认真核对、认真对待能够明显提高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此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也能有效提高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永华;胡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4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产妇.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研究组产妇于潜伏期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产时和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血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于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苏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黄褐斑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联合外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1%,复发率为32.25%,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使用妥塞敏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有效减少皮损面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容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8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产前护理为对照组产妇护理模式,细致化护理为观察组产妇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对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在不同程度提高,SAS评分、SD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有利于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的自我效能.
作者:茹炜霞;郭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单一透析组和联合组.单一透析组的患者只应用结肠透析疗法,而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肾功能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尿酸和肌酐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都比单一透析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保留灌肠联合透析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肾功能水平.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药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头孢菌类药物的病例处方的合理使用情况,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物剂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销售情况.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要显著高于第一代和第四代(P<0.05),略低于第二代(P>0.05).结论 从目前调查情况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为了保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工作人员还应加深对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日-2017年3月20日选取180例骨外科伤口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进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 从病原菌占比角度分析,18.00%的患者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17.00%的患者为大肠埃希菌感染,16.00%的患者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5.00%的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从抗菌药耐药角度分析,红霉素、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0.00%、100.00%,对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94.44%,而在阴性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在大肠埃希菌中分别为94.12%、88.24%,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为100.00%、93.75%.结论 加强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能够保证感染防控质量,减少病原菌耐药性.
作者:向黎;孙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齿科全景摄影投术的摄影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齿科所收治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12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采用腺样体常规侧位拍摄.实验组采用口腔全景摄影技术对腺样体进行拍摄.以临床手术的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判断本次研究的诊断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学诊断,判断24例患者均为腺样体增生.实验组患者的确诊率(100.0%)、气道完整性显示率(10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确诊率(75.0%)、气道完整性显示率(83.33%).结论 全景摄影技术相对于传统投照方式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可以更好的展现鼻咽部的气道以及增生腺样体的状况,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创伤关节镜与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102例,分成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给予创伤关节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坤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析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MRI、MRA诊断病变部位.将患者依照出血分段标准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依照NIHSS评分对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评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一般疾病等.记录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患者多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高,为40.2%,其次是远段.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梗死部位多在远端,发生与血管重度闭塞有关,临床症状严重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病变.
作者:滕佳岐;郭龙军;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这段期间内,将我院的4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4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T、hs-cTcT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指标检测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