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种药用辅料微生物计数方法验证

王珍;陈莉英;陆雯;吴岳琴

关键词:微生物计数, 方法验证, 药用辅料
摘要:目的 建立22种药用辅料微生物计数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 版)第四部 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的规定,进行非无菌制剂辅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结果 9个品种(樱桃香精、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烯吡咯烷酮K25、聚乙二醇6000、玉米淀粉、糖精钠、70%山梨醇溶液、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抑菌性用常规平皿法.8个品种NE30D、硬脂酸、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mpas、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90F、滑石粉、空心胶壳)需稀释20倍.无水胶性二氧化硅释释40倍后用常规平皿法可消除样品本身干扰.二氧化钛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无水枸橼酸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胭脂红本身的颜色对计数有干扰作用,可采用薄膜过滤法消除.羟乙基纤维素具高粘性,采用直接称取固体粉末(0.05 g/皿)的平皿法.上述各种方法回收结果在0.65-1.31之间,符合药典规定的0.5-2.0范围.结论 以上验证方法作为药用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方法有效可行.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运动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长期使用药物对精神分裂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的病人,一定会有程度不定的与运动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此文便是采用医学上经常予以应用的Meta分析法,以BEAM检测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对精神疾病起到治疗或是控制作用的药物对受药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运动系统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和相关分析.

    作者:王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相应对策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分布、原因以及不合格率.结果 2016年-2017年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样本数量分别是398份、2,282份,共计2,680份,由于痰液样造成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1,743份(65.04%),由于尿标本污染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527份(19.66%),由于其他原因(送检超时、项目错误等)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410份(15.30%).结论 应当对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加强与临床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有效措施的采取,促进送检样本质量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进而为临床诊断或者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阿依古丽?苏来曼;萨拉麦提?阿布里米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和准确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蒙古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参比室质控的750株质控菌,以及2017年4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院就诊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结核菌,进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观察培养4周、6周、8周的结果和准确率.结果 所有菌组药敏实验的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对比为:SM(链霉素)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INH(异烟肼)准确率第4周高于第6周、EMB(乙胺丁醇)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RFP(利福平)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P<0.05).结论 建议于第4周进行异烟脐药敏结果判读,于第6周进行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的药敏结果判读,结果较为准确.

    作者:刘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儿童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干预,来观察疫苗接种对预防儿童流感的效果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好的研究方式便是设立对照组进行实验探讨.现在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间我区流感疫苗接种适龄儿童100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将这些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对于对照组内50名儿童,仅给予常规管理,而对于观察组内的50名儿童本中心则在给予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疫苗接种干预的操作.在此背景下对于这两组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监测,记录6个月内的流感发生情况.

    作者:张森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普查的1,246名育龄妇女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妇科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1,246名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共有476名妇女患有不同的妇科疾病,占比为38.20%,其中宫颈病变人数为175人,占比14.04%,生殖道感染人数为264人,占比为21.19%,其他妇科疾病人数为37人,占比2.97%.对175名宫颈病变育龄妇女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检查发现浸润癌患者2人,占比1.14%,CIN1患者7人,占比为4.00%,CIN2患者4人,占比为2.29%,CIN3患者3人,占比为1.71%,其他宫颈病变患者160人,占比90.86%.结论 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非常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蓉;余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检验人员均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两组人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于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肾综合征应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样本病例均为30例,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应用于实验组中,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对照组差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轻微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药物剂量调整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既可改善心肾功能,又可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随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和联合组(n=45),常规组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1.1%)较常规组(53.3%)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8.9%)较常规组(4.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翠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两组,每组均为32例.西药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针刺组则采取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3.13%,明显低于针刺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探究

    目的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患有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80例,分别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对患者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情况进行检验.结果 利用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2.5%,利用凝集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5.0%,两种检测方式测得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都比较高,并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时,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各有优劣,但是两种方法均能够取得较高的准确度,都是比较理想的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万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并整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资料,符合要求的患者一共68例,按照给予的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连续治疗9周对患者的总有效率、Hp消除情况以及溃疡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p消除率97.06%,对照组消除率为85.29%,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胃溃疡的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具有促进治疗作用.

    作者:李默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性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性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与常规组(常规抗哮喘治疗)各39例,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强化其自身免疫力,改善预后,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炳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定本院肝病门诊患者150例的血液标本,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显著较其他两种方法的高(P<0.05);三种免疫检测法特异性相比P>0.05.结论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在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方面,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结合具体检测项目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肝病诊断准确性.

    作者:麦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计划的比较

    目的 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靶区与各危及器官剂量的区别.方法 对10例鼻咽癌患者,用Monaco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了9野IMRT计划与VMAT计划,记录计划设计与实施的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同时比较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受照剂量体积.结果 两者从计划设计到执行的方法和难易程度基本相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相对剂量通过率、危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IMRT计划,治疗时间、MU平均值IMRT计划要比VMAT计划长,出束时间VMAT计划要比IMRT计划短.结论 鼻咽癌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

    作者:陈舒婷;杨帅;姜仁伟;郭栓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入院的42例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体检正常的4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观察组分别于术后2 h-12 h、12 h-24 h这两个时段检测2次.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术后2 h-12 h(P<0.05).观察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阳性率低于术后2 h-12 h(P<0.05).结论 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高于正常人,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随术后间隔时间延长而降低,可作为术后评估的依据.

    作者:李兴国;仲伟香;王同华;杨茂本;孙振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目的 探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取4株念珠菌,沙保式固体培养基培养,选择不同的PH、接种密度、葡萄糖浓度和温度,探究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结果 pH在5-6时,念珠菌生长情况佳,接种密度方面,在3.3×108生长状况佳,在3.5 mg/L以内的环境下,葡萄糖浓度对念珠菌的生长并无影响.高温可以促进白色念珠菌向着菌丝方向发展,而较低的温度则向着酵母的形态发展.结论 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主要包括pH、接种密度以及温度.且人员因素、操作规范性因素及标本因素对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周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专生6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专生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学导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效果显著.

    作者:韦爱荣;朱荣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他巴唑和131I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试论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他巴唑和131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组.实验组(n=56)应用他巴唑治疗,对照组(n=56)应用131I治疗.将两组的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HDL-C、LDL-C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131I疗效相比,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他巴唑治疗,取得可观成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医学价值高.

    作者:魏明湘;马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采取降钙素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文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参与诊治的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均开展降钙素原检测技术诊断,分析诊断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PCT检测细菌性肺炎阳性率为86.95%、病毒性肺炎阳性率为25.00%、其他类型肺炎阳性率为26.67%,CRP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1.30%、41.67%、46.67%;降钙素原检测技术3天后总阳性率是88.80%,应用7天之后总阳性率是54.00%.结论 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具有显著功效,有利于细菌性肺炎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疾病之间的区分,可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利于判断预后.

    作者:王国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64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4例患者分为两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为比较组,另外32例在比较组患者基础上继续采用参附强心丸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比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共同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显著,因此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