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振华;杨婷婷;戴伟良
目的 探讨急重症中毒患者采取床边血流灌流(HP)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急重症中毒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与床边血流灌流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及护理干预后,18例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病情特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床边血液灌流应用在急重症中毒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
作者:陈伟群;刘正生;李芹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极其不舒适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疗效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极度不舒适情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冠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标本采集具有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的为对照组,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通过规范化标本采集及检验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所接受血清检验的孕中期孕妇,54,000例孕妇的检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检测上述孕妇血清当中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浓度(F-βHCG)、甲胎蛋白浓度(AFP).结果 孕14周孕妇的F-βHCG浓度与AFP浓度同孕16周-20周孕妇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所有孕妇当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占比为0.74%,其中DS、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占比为57.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占比为12.50%;年龄在35岁以上孕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孕妇(P<0.05).结论 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对减少出生缺陷而言有重要意义.
作者:嵇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参照组(21.43%)(P<0.05).结论 在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吕燕;熊生杰;杨未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通痹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中医组服用通痹胶囊,西医组服用来氟米特片,中西医组联合来氟米特片及通痹胶囊,空白组使用维生素C安慰剂,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组的自身抗体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赵守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4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每组21例患者,纳入同期2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三组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具有指导型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检者,因此在机体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应警惕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作者:朱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也逐渐在改变,糖尿病肾病也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高发慢性疾病.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佳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方法具有起故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可以调节血糖,控制血脂指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减少患者因治疗而产生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林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近3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中选取80例,这些患者的选取都符合一定的纳入标准.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的患者均为40例.对A组患者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施以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其他保持不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有效性.结果 临床指标上,A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镇痛药使用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B组;另外在治疗效果上,A组患者情况优于B组.上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较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而言,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机械治疗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效果显著,该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肖志原;陈名睿;金其凤;肖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聚合酶链又名扩增体外基因技术,属于一种体外扩增DNA技术,其初是由Mullis等人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操作便捷,可在体外快速放大所需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个DNA片段,实现从fg到μg的延伸,实现经琼脂糖的电泳效应,利用溴化乙锭对DNA进行染色,借助紫外灯可轻松用肉眼看到DNA的扩增过程.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进展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作者:胡红梅;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病患者1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者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外周循环血液样本5mL,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肝病患者143例经病理确诊肝癌组35例,肝硬化组48例,肝炎组60例;肝癌组检测血PIVKA-Ⅱ、AFP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而且肝硬化组、肝炎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阳性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者(P<0.05).结论 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邱志琦;朱嫦琳;詹建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PR)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PCT与CPR联合检测,对两组PCT、CPR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CT与CPR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行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6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有效率,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江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检测对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门诊孕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妊娠早期贫血患病率为26.47%,妊娠中期贫血患病率为51.43%,妊娠晚期贫血患病率为79.55%,妊娠贫血合计患病率为59.19%.结论 加强孕妇血红蛋白的检测,对贫血的孕妇,及时向她们提供孕期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莫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将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各4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A组与C组均直接进行生化检验,B组则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再进行生化检验.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结果 三组相比,B、C两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总胆红素(TB)上均比A组高(P<0.05),在总蛋白(TP)上均比A组低(P<0.05),而B、C两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会严重干扰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性下降,临床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可采取高速离心法来规避高脂血症对结果的干扰,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哲;黄朝任;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原累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糖原累积症患儿.按照抽签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治疗,即: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50例,采用玉米淀粉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效果.结果 临床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明显偏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尿酸水平均偏高,且大部分伴有肝脏增大、低血糖、酸中毒等临床症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4.0%),两组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肝脏增大、低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等,采用生玉米淀粉对患儿进行长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中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50例的血清标本,利用总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毛细管区带电泳-免疫消减法电泳以及免疫固定电泳,对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有49例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检出底部狭窄,区域有α区、β区,或者γ区,或者β区和γ之间,高尖的M蛋白峰;IgA k型、IgAλ型有各5例,IgG k型、IgGλ型各15例,IgM k型有2例,双克隆k型有1例,k型轻链型有4例、λ轻链型型3例;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基本和毛细管区带电泳-免疫消减法结果一致.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通过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M蛋白以及存在M蛋白患者的具体免疫类型,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冯振华;杨婷婷;戴伟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并展开临床检查确诊的5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盲选出同一时间段内来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志愿者,即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中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中的性粒细胞、血小板(PLT)及白细胞计数(WBC)数值明显较低,淋巴细胞数值要明显高些(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明显较高,功能白球比例(A/G)与白蛋白(ALB)水平要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可以对患者的血细胞功能和生化指标进行有效掌握,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医学数据,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