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评价

陈祺;童孜蓉;吴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急救仪器管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脑外监护病房急救仪器管理的资料和情况,分析其不足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将改进后效果与未改进前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对仪器会进行完好率检查并按照规范严格使用为36.6%,改进后增加到100%;医护人员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认知也由改进前的20%提高到83.6%;改进前仪器的完好率为82%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急救仪器的管理,利用其规范、科学、系统的特点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提高其积极性和急救仪器的完好率,为临床进行急救保驾护航,故值得进行借鉴和使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病情改善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可推广应用.

    作者:左龙梅;戴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 探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表现.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疑似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分期长时间治疗,结合患者临床尿路细菌培养表现、敏感试验等给予抗生素干预,总结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尿路细菌检验表现阳性者34.0%(34/100),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者26例(76.47%),粪肠球菌感染者6例(17.6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2例(5.88%),经抗生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32/34).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单用尿路细菌检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需结合药敏试验与抗生素干预,以分期、长时间治疗为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守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经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细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纳入的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痰培养显示阳性,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结果 经过观察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看出,我院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培养出1,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0.01%,肺炎克雷白杆菌占30.18%,铜绿假单胞菌占25.09%,大肠埃希氏菌占24.02%,鲍曼不动杆菌占17.04%,其他占3.67%;而革兰阳性球菌2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23%,粪肠球菌占33.70%,肺炎链球菌占20.99%,其他占6.0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甲硝唑耐药性较高,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以及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 我院痰培养阳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均不同,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肺炎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10例新生儿肺炎(肺炎组)患儿及6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组)进行研究,均实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分析总结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较病毒性肺炎、其他肺炎、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患儿、轻症患儿、健康组CK、AST、LDH、PCO2呈下降趋势,PO2、pH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可辅助疾病类型、病情诊断.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本文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排查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对本院的124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了调研.结果 痰液标本占41.13%,尿液标本占24.19%,分泌物标本占6.45%,粪便标本占4.84%,无菌液标本6.45%,血液标本占16.94%,其中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较比其他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样不规范和标本污染是造成微生物标本不和格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自身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的原因,希望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程绍云;刘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收治的1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组之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何差异.结果 孕妇在生产后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明显不同(P<0.05),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 孕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因生产方式和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早发现并治疗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类的和血栓性疾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若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脂检查项目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脂检查项目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脂检查.结果 研究组的血脂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脂指标(P<0.05).结论 血脂检查项目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指导,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沈婷;方传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育龄女性在孕前优生检测的TORCH感染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测的TORCH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50例行孕前优生检测的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前女性血清中RV、CMV及TOX的IgG、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RV-IgG的阳性检出率为53.79%(511/950),CMV-IgG的阳性检出率为55.68%(529/950),CMV-IgM的阳性检出率为0.84%(8/950),TOX-IgG的阳性检出率为1.79%(17/950),TOX-IgM的阳性检出率为0.53(5/950).结论 对育龄女性在孕前优生检测中进行TORCH感染筛查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显著,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刘瑞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我院所获得的检验标本1,149份,作为对照组.另择选2016年4月-2018年4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所获得的检验标本1,147份,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检验标本的检验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体检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门诊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住院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可有效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促进检验合格率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邹秀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投诉率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本文研究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分析,首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标本进行检验,然后对同样的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分析并比较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正常的标本有77例,异常的标本123例;而血涂片镜检发现结果正常标本中有3例为异常,假阴性率3.89%(3/77),结果异常标本中有31例为正常,假阳性率25.2%(31/123),共105例正常标本,95例异常标本,两种检验方式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将其联合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有效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改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在细胞内细菌及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差异,以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均在标本中培养出细菌,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2ml静脉血检测PCT,比较其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可检测到PCT者28例,检出率为28%.对照组中可检测到PCT者87例,检出率为87%.观察组PCT检测平均值为(0.27±0.31)ng/mL,对照组为(4.15±7.33)ng/mL.观察组PCT检出率和PCT检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在预测细胞内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粪便涂片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小儿腹泻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其粪便标本,给予大便常规检查与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其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80例(80%)患儿的粪便涂片符合肠道菌群失调标准,其中有19例(47.50%)患儿为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13例(32.50%)患儿为I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8例(20.00%)患儿为III度肠道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的粪便涂片中,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11例(27.50%),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25例(62.50%),符合全菌减少标准的有4例(10.00%).并且,有11例(27.50%)患儿的粪便涂片中可见真菌孢子.结论 滥用抗生素可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小儿腹泻,给予粪便涂片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孙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别对其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 198例患者中128例培养阳性,分离菌株134株,其中98例为革兰阳性球菌,以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36例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对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有效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聪;曾庆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6年8月12日-2017年9月3日我院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止血成功、住院、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时间、住院时间、产后30 min及2 h出血量分别为(35.87±3.42)min、(6.26±0.58)d、(120.28±5.22)mL、(158.23±8.45)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分析

    目的 探究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大量输血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输血量在1,000 mL-2,000 mL;对照组输血量>2,000 mL;健康组为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三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具有密切关联,值得研究.

    作者:王琳雅;孔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本文展开对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当前肿瘤分子病理诊断的现状,及分子病理诊断对肿瘤的价值.在肿瘤临床治疗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肿瘤的诊断率,对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在研究中从前人学者的研究出发,对前人关于肿瘤分子病理诊断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总结.

    作者:谭娜;郑洪;黄佳佳;杨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实验组82例,对照组应用市场上常规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实验组应用由北京华益精点所提供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具有扫描腕带快速识别患者功能的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血糖达标时间及测血糖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可以提高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准确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郎银枝;朱宏伟;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区16,337例婚检人员的HBsAg、RPR、HIV-Ab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人员中的HIV-Ab、RPR及HBsAg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所在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婚前医学检所查者16,337例,进行HIV-Ab、RPR及HBsAg检测,对检出情况予以观察研究.结果 在所有体检者中,患有艾滋病者有1例、梅毒感染者有30例(1.8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425例(2.6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所有病毒感染者中占大比例.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大程度上对艾滋病、乙型肝炎以及梅毒等病毒在家庭内传播进行预防,所以应对婚检予以重视,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41例,其中冠心病5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43例,非上述疾病者(对照组)52例,按照疾病不同分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其临床资料,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胆固醇、肌酐及磷脂酶A2,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分析不同小组间磷脂酶A2、Gensini积分差异.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脂酶A2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磷脂酶A2、Gensini积分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王志剑;邓之敏;李雪华;邝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