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评价

陈祺;童孜蓉;吴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急救仪器管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脑外监护病房急救仪器管理的资料和情况,分析其不足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将改进后效果与未改进前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对仪器会进行完好率检查并按照规范严格使用为36.6%,改进后增加到100%;医护人员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认知也由改进前的20%提高到83.6%;改进前仪器的完好率为82%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急救仪器的管理,利用其规范、科学、系统的特点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提高其积极性和急救仪器的完好率,为临床进行急救保驾护航,故值得进行借鉴和使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OCT血糖仪比对试验及其质量管理的研究

    目的 对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利用新鲜的EDTA抗凝全血对本院30台POCT血糖仪进行试验,将结果与分析仪进行对比.结果 27台血糖仪检测高、中值标本结果变异系数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相对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来说,27台血糖仪检测6个标本的测定值小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其中的偏差符合临床实验规定的准确度要求.结论 POCT血糖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在开展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

    作者:王德才;陈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价值确切.

    作者:吴美林;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在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诊断当中,孕妇同时接受血清孕酮与β-HCG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中收治的78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孕妇均分成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单一组孕妇仅接受血清孕酮检测,联合组孕妇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β-HCG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的确诊情况.结果 联合组孕妇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单一组,两组孕妇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断来讲,将血清孕酮检测与β-HCG检测同时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杜凯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2年-2014年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ACS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糖代谢情况.结果 (1)2012年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48.09%,2013年占38.41%;2014年占31.80%;(2)2012年131例患者中ST段抬高心梗占71.76%,非ST段抬高心梗25.19%,不稳定性心绞痛3.05%,2013年分别为40.58%、28.99%、30.43%,2014年分别为39.71%、29.41%、30.88%,组间差异显著(P<0.05);(3)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为83.4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91%;糖耐量降低患者分别为82.86%、5.88%,均与糖代谢正常的ACS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中,非ST段抬高心梗比例逐年增多;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的合并症比糖代谢正常的患者多,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也增多,我们应更加关注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作者:姜海兵;谢玉霞;王新斌;张静;林红;梁铖;刘文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41例,其中冠心病5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43例,非上述疾病者(对照组)52例,按照疾病不同分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其临床资料,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胆固醇、肌酐及磷脂酶A2,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分析不同小组间磷脂酶A2、Gensini积分差异.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脂酶A2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磷脂酶A2、Gensini积分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王志剑;邓之敏;李雪华;邝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

    目的 探析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260例尿路感染患者,均进行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比两种筛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亚硝酸盐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尿沉渣细菌计数,但阴性预测值低于于尿沉渣细菌计数,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亚硝酸盐的特异度高于尿沉渣细菌计数,但灵敏度低于于尿沉渣细菌计数,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路感染采用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进行筛查的效果均显著,各有所长,可在临床中联合使用,提高筛查的准确度.

    作者:薄蔚;周雪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A组(n=50)和B组(n=54),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孕妇的Hcy水平.结果 B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且B组患者Hcy水平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和对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Hcy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及妊娠结局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作者:谢茂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1例符合研究标准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白蛋白与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心衰纠正时间的关系,并分析血清白蛋白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衰纠正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PH、PaO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丽媛;王琼;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果、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肺炎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10例新生儿肺炎(肺炎组)患儿及6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组)进行研究,均实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分析总结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较病毒性肺炎、其他肺炎、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患儿、轻症患儿、健康组CK、AST、LDH、PCO2呈下降趋势,PO2、pH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可辅助疾病类型、病情诊断.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医疗安全及防范探讨

    检验科为了减少医疗安全,或是为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检验,就要运用各类对策以增强检验期间的安全性,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意外的产生,随时更新理念,予以人文关怀,健全工作体质,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

    作者:邢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的22,476例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均分后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以及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TPPA),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并对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相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率略低,阴性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中年龄因素占0.098%,样本因素占0.040%,疾病因素占0.031%,螺旋体共生因素占0.018%.结论 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情形,原因与年龄因素、样本因素、螺旋体共生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吴尔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在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均30例,对比四组患儿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 甲组患儿总有效率为(29例)96.67%,乙组总有效率为(27例)90.00%,丙组总有效率为(25例)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手段治疗后,甲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临床效果显著,获得了患者家属一致认可.结论 临床在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过程中效果参差不齐,但在使用口服英康利治疗后的效果为理想,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吕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从护理效果方面分析,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00%,和对照组(75.00%)比较明显更高(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和对照组(30.0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

    目的 探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临床应用于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为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各组的术后纳差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40例研究对象经过治疗,纳差情况好转者23例,显效者10例,无效者7例,出现对照组患者纳差好转者7例,显效者13例,无效者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TDP使用对于肺癌患者化疗后纳差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道莉;杨丽华;候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别对其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 198例患者中128例培养阳性,分离菌株134株,其中98例为革兰阳性球菌,以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36例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对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有效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聪;曾庆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行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检验方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时候,若选择生化检验方式,检出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检验方式,可作为首选方式,值得应用.

    作者:龚裕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出100例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另一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物品供应质量.结果 实验组医护人员在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其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优越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在取物时间与物品补充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物品准备完善率以(99.38%)领先于对照组(9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医护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与服务意识均能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于此同时物品供应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