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靖
目的 分析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A组(n=50)和B组(n=54),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孕妇的Hcy水平.结果 B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且B组患者Hcy水平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和对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Hcy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及妊娠结局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作者:谢茂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中,评定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参与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入诊断的100例疑似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对100例患者实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与尿液培养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相比于尿液培养诊断结果,有数据值分析和比对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中采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呈现较优效果.
作者:石建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1例符合研究标准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白蛋白与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心衰纠正时间的关系,并分析血清白蛋白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衰纠正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PH、PaO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丽媛;王琼;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宫颈炎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感染及感耐药情况.方法 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对761例患者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率32.06%,人型支原体阳性率6.04%,混合感染阳性率25.49%,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有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结论 解脲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耐药菌株多,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使用抗菌素.
作者:王明霞;黄海平;王灿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实验组82例,对照组应用市场上常规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实验组应用由北京华益精点所提供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具有扫描腕带快速识别患者功能的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血糖达标时间及测血糖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可以提高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准确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郎银枝;朱宏伟;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快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疗行业亦是如此.很多先进的医疗检验仪器被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基层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影响仪器的检验质量,基于此本文进行简要论述.
作者:程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Survivin及CD34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寻找可靠生物标记物.方法 纳入了2010年-2012年间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例共100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组织中上述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状态,随访5年生存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Survivin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疗前为79%,化疗后降至55%;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数在新辅助化疗前为50/HP,化疗后降至28/HP;两者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化疗前后,Survivin始终阳性、Survivin始终阴性以及Survivin由阳性转为阴性三组患者5年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结论 Survivin及CD34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有望成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石阳;潘贇昊;周兆春;裘光贤;崔舒晟;宋胤;李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防控措施,具体包含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卫生管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观察组在对照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测,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14.67%,显著低于对照组31.33%;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测与院内感染发生紧密联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冯米妹;曾庆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检验科为了减少医疗安全,或是为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检验,就要运用各类对策以增强检验期间的安全性,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意外的产生,随时更新理念,予以人文关怀,健全工作体质,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
作者:邢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以此来探讨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0例于2016年-2017年间在我院进行常规生化检验的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实施肝病筛查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实施常规生化检验[白蛋白(ALB)、总蛋白(TP)、球蛋白(GLO)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和新指标[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检验,将检验数值与观察组患者病历资料中记载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明确各项检验项目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被检测者的正确率分别为90.7%和95.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和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在提高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准确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新指标的检查则为病毒性肝病的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病的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周雪红;薄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罗氏Modular D2400型生化仪及配套试剂作为仪器,选用朗道为室内质控品,定值质控品、校准品均选用罗氏产品,行常规生化检验.评估各检测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常规生化检验中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甘油三酯的扩展不确定度均高于10.结论 测量不确定度可反映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将扩展不确定度作为评估常规生化检验质量的参照依据.
作者:朱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比干化学分析法和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的结果,分析其差异性,探讨如何保证其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近3个月来的30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干化学分析法和人工显微镜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化学分析法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白细胞的结果的差异度为6.7%,即干化学分析法检查尿液中白细胞的准确率为93.3%,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3.8%,且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常规检查时先用干化学法筛选,有异常者还需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以保证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2例和正常体检者42例为研究对象,42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4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检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平均值、糖耐受平均值、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糖尿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数据,实施对症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祁凤娇;宋思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12月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外营养供应、首次排气、拆线等时间、排便功能评分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较对照组(28.57%)显著较低(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强饮食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并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董剑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血常规、C反应蛋白联合检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7年9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同期体检儿童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hsCRP(超敏C反应蛋白)、CRP(常规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 研究组hsCRP、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血常规、C反应蛋白联合检诊,是十分理想的检诊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应予推广.
作者:汪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完成相关问卷测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脑外监护病房急救仪器管理的资料和情况,分析其不足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将改进后效果与未改进前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对仪器会进行完好率检查并按照规范严格使用为36.6%,改进后增加到100%;医护人员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认知也由改进前的20%提高到83.6%;改进前仪器的完好率为82%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急救仪器的管理,利用其规范、科学、系统的特点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提高其积极性和急救仪器的完好率,为临床进行急救保驾护航,故值得进行借鉴和使用.
作者:陈祺;童孜蓉;吴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病菌分布特点.方法 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中心治疗的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离检验法,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表明,真菌感染、革兰阳性、阴性菌感染较为常见,出现率均在3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出现较少,构成比均不足10%.结论 在对食物中毒临床检验中,需以革兰菌、真菌检验为主,需做好充足检验准备,提高检出率及检验效率.
作者:刘强;徐春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41例,其中冠心病5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43例,非上述疾病者(对照组)52例,按照疾病不同分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其临床资料,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胆固醇、肌酐及磷脂酶A2,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分析不同小组间磷脂酶A2、Gensini积分差异.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脂酶A2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磷脂酶A2、Gensini积分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王志剑;邓之敏;李雪华;邝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眼化学伤是临床眼科急症,有较高的致盲率,不仅会导致眼睑缺损和坏死,更对患者容貌和外观形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眼化学伤急救和护理进展对提高该病急救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