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肺炎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10例新生儿肺炎(肺炎组)患儿及6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组)进行研究,均实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分析总结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较病毒性肺炎、其他肺炎、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患儿、轻症患儿、健康组CK、AST、LDH、PCO2呈下降趋势,PO2、pH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可辅助疾病类型、病情诊断.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甲肝标本30例(A组),戊肝标本30例(B组),对两种标本均采取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来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 化学发光法检验甲肝、戊肝标本的准确率分别为96.7%和93.3%,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ELISA)的80.0%和76.7%,两组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采取化学发光法的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升检验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者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覃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2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影像扫描与增强扫描,再将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影像诊断的精准率为97.67%(84/86),与手术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 将CT影像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可取得较为精准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采用.
作者:李五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200名来院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检验受检者,评价两种检测方法价值.结果 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分析仪检测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检验一致性较好,在严格质控水平下,尿分析仪可信度较高,可满足检验需求.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征,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折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新生儿黄疸、贫血的2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以母体红细胞对应抗原检测结果为对照,确认患儿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统计患儿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以及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种类及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268例患儿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99%(8/268),特异性不规则抗体共5种,病死率为25.00%(2/8).结论 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掌握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疾病诊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丁金国;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全身检查的体检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体检者划分为A、B、C、D4组(每组100例).A组采取HPV病毒感染检测.B组采取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检测.C组采取宫颈活体组织检测.D组采取巴氏涂片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以敏感度、特异度、PPV、NPV为主要标准.结果 A组与B组宫颈癌筛查敏感度、特异度、PPV、NPV数据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V病毒感染检测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的应用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提升宫颈癌检出率与检测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情况,以期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床采用K-B法药敏试验的情况,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仔细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致病菌株总计600株,其中340株革兰阳性球菌,260株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正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多重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实施微生物检验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保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糖尿病9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看作研究组,随机分为I组和II组两组,各47例.I组给予生化检验法诊断,II组给予常规尿液检测法诊断.同期另选取47例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采取生化检验法诊断.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II组和I组患者的TG和2hPBG、TC和葡萄糖耐量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II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显著低于I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予以生化检验诊断,其检测效果良好,对临床检验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包敏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人员中的HIV-Ab、RPR及HBsAg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所在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婚前医学检所查者16,337例,进行HIV-Ab、RPR及HBsAg检测,对检出情况予以观察研究.结果 在所有体检者中,患有艾滋病者有1例、梅毒感染者有30例(1.8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425例(2.6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所有病毒感染者中占大比例.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大程度上对艾滋病、乙型肝炎以及梅毒等病毒在家庭内传播进行预防,所以应对婚检予以重视,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d内的血糖变化规律与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0例,分别在1 h、12 h、24 h对新生儿的血糖进行检测.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 h检测出有低血糖的新生儿20例,第12 h检测时低血糖的新生儿有3例,第24 h检测时低血糖新生儿有2例;早产儿,剖腹产新生儿,禁食产妇新生儿、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明显比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高(P<0.05);男性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新生儿(P<0.05).结论 按时检测新生儿的血糖十分重要,有利于在佳时间发现新生儿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新生儿血糖异常状况.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尿液检测分析的患者100例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均为阳性的有19例,阳性检出率为19.00%;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6.93%,假阳性率为13.63%,假阴性率为8.97%;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3.08%,假阳性率为26.92%,假阴性率为4.05%.结论 在尿液潜血检验中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士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作为一种全新的体液活检技术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及病理学方法,该技术对于肿瘤转移可做到较早发现,因而可作为肿瘤组织状态的一种即时的反应.食管癌CTC的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均各有利弊.根据多项相关临床研究资料,可发现CTC的计数与食管癌的转移、病理分期、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等多种因素有直接关系.所以,动态监测患者外周血中CTC的指标的变化,并据此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彦;杨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别对其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 198例患者中128例培养阳性,分离菌株134株,其中98例为革兰阳性球菌,以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36例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对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有效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聪;曾庆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差异,以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均在标本中培养出细菌,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2ml静脉血检测PCT,比较其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可检测到PCT者28例,检出率为28%.对照组中可检测到PCT者87例,检出率为87%.观察组PCT检测平均值为(0.27±0.31)ng/mL,对照组为(4.15±7.33)ng/mL.观察组PCT检出率和PCT检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在预测细胞内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将血脂检验应用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3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归于实验组,同期于本院行体检的健康者抽取30例归于参照组,测定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血脂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数值、总胆固醇数值、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高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与参照组健康体检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前及之后的相关血脂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采取血脂检验展示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于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和精子顶体酶活性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0例男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精子形态、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存活率进行检测,选取精子顶体酶活性处于48.2μIU/106-218.7μIU/106精子的300例患者为正常组,选取精子顶体酶活性小于48.2μIU/106精子的66例患者为异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精子检测参数.结果 正常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总数、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和精子正常率分别为(3.39±1.38)mL、(58.41±16.90)%、(178.42±112.93)106/次、(65.52±18.74)%、(90.16±48.45)109/L和(21.82±6.38)%,异常组分别为(1.97±1.29)mL、(31.06±11.01)%、(107.28±108.35)106/次、(39.73±13.21)%、(51.36±41.71)109/L和(8.45±4.23)%,正常组患者精子各项检测参数均显著高于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2,t=6.064,t=2.033,t=5.031,t=2.714,t=7.811;P<0.05).结论 精液质量会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顶体酶活性产生影响,精液质量与精子顶体酶活性间的关系密切,均为影响男性生育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文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病情改善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可推广应用.
作者:左龙梅;戴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系统性IgA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出现关节疼痛、肾脏损害、胃肠道出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本文从HSP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罗神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