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逍遥丸的临床应用

崔华恩

关键词:加味逍遥丸, 疗效, 作用机制
摘要:逍遥丸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方,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应用疗效.在药物祖方中涵盖了白芍、柴胡、茯苓、薄荷及当归等中成药,在临床中通常将其引用于妇科的诸多疾病治疗中,由此本文针对加味逍遥丸的临床治疗应用做出综述.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五家渠人群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对新疆五家渠地区的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究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31日-2018年1月31日新疆五家渠7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并对分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02例患者中,435例HP抗体阳性,占61.96%.在435例Hp抗体阳性者中,其中372例行胃镜检查.I型Hp感染之中胃溃疡、胃癌、慢性胃炎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II型感染患者,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I型感染率的分析之中,胃溃疡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患者,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之中,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通过免疫印迹法展开,有利于指导进行分型,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耐药菌株发生,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赵润玲;薄茜;司静;张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病情改善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可推广应用.

    作者:左龙梅;戴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1例符合研究标准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白蛋白与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心衰纠正时间的关系,并分析血清白蛋白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衰纠正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PH、PaO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丽媛;王琼;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55例,进行尿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验,进行结果对比诊断结果均以手术病例结果为准.结果 观察组诊断时间(146.11±5.21)min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诊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性阑尾炎检出率97.36%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检出率为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常规检验相比,C-反应蛋白检查小儿急性阑尾炎准确率更高和敏感性更好.

    作者:肖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别对其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 198例患者中128例培养阳性,分离菌株134株,其中98例为革兰阳性球菌,以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36例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对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有效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聪;曾庆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与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CRKP)显著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也对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和挑战.CRKP有多种耐药机制,包括碳青霉烯酶的产生、外膜蛋白缺失或者数量减少、主动外排系统活跃等.因此,研究CRKP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与危险因素是解决其耐药问题并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本篇文章对CRKP的耐药机制、定植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加强临床对CRKP的了解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食管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作为一种全新的体液活检技术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及病理学方法,该技术对于肿瘤转移可做到较早发现,因而可作为肿瘤组织状态的一种即时的反应.食管癌CTC的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均各有利弊.根据多项相关临床研究资料,可发现CTC的计数与食管癌的转移、病理分期、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等多种因素有直接关系.所以,动态监测患者外周血中CTC的指标的变化,并据此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彦;杨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正畸治疗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传统结扎式托槽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牙周状况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效果理想,可以使患者的牙周指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郭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 研究B型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为不具有心衰疾病的患者,实验组为心衰病人,运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50例心衰病人与50例不具有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对NT-proBNP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1,640.5±540.9)pg/mL高于对照组(110.3±70.8)pg/mL,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由(1,300.5±640.30)下降到(440.6±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进行精确的诊断及日后的评估,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使心力衰竭的患者获得早期的治疗.

    作者:陈雪芳;零培长;莫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眼化学伤的急救与护理进展

    眼化学伤是临床眼科急症,有较高的致盲率,不仅会导致眼睑缺损和坏死,更对患者容貌和外观形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眼化学伤急救和护理进展对提高该病急救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尿液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评定

    目的 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中,评定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参与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入诊断的100例疑似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对100例患者实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与尿液培养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相比于尿液培养诊断结果,有数据值分析和比对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中采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呈现较优效果.

    作者:石建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urvivin和CD34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Survivin及CD34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寻找可靠生物标记物.方法 纳入了2010年-2012年间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例共100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组织中上述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状态,随访5年生存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Survivin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疗前为79%,化疗后降至55%;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数在新辅助化疗前为50/HP,化疗后降至28/HP;两者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化疗前后,Survivin始终阳性、Survivin始终阴性以及Survivin由阳性转为阴性三组患者5年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结论 Survivin及CD34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有望成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指标.

    作者:石阳;潘贇昊;周兆春;裘光贤;崔舒晟;宋胤;李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就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7年1月-12月抽取1,0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集尿液样本并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培养.结果 有798例患者为单一性感染,占比为79.80%,致病菌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支原体等;有202例为混合性感染,占比为20.20%,混合性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中以支原体居多.结论 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是引发泌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虽然以单一性感染居多,但混合性感染的病例数也有所增加,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制定抗感染方案.

    作者:屈涛;玛依拉·阿布都热依木;党楠;易婷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我院所获得的检验标本1,149份,作为对照组.另择选2016年4月-2018年4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所获得的检验标本1,147份,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检验标本的检验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体检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门诊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住院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可有效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促进检验合格率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邹秀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尿液检测分析的患者100例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均为阳性的有19例,阳性检出率为19.00%;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6.93%,假阳性率为13.63%,假阴性率为8.97%;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3.08%,假阳性率为26.92%,假阴性率为4.05%.结论 在尿液潜血检验中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士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在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诊断当中,孕妇同时接受血清孕酮与β-HCG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中收治的78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孕妇均分成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单一组孕妇仅接受血清孕酮检测,联合组孕妇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β-HCG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的确诊情况.结果 联合组孕妇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单一组,两组孕妇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断来讲,将血清孕酮检测与β-HCG检测同时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杜凯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合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血脂检验.检验当天,在所有患者空腹情况下,于早8点左右抽取3 mL静脉血,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所有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处理.倘若血液没有发生溶血现象,进行血脂检验.结果 合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可以辅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降低动脉硬化改变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投诉率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130例儿童,分别进行两次分组,即男性组和女性组;1岁以下组、1岁-3岁组、3岁以上组.对比不同分组规则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缺乏率.结果 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岁以下儿童缺锌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儿童(P<0.05);3个年龄段儿童的缺铁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1岁-3岁儿童为高.结论 6岁以下儿童中,缺锌和缺铁的现象为严重,缺镁的现象为少见.1岁-3岁年龄段是儿童补充微量元素的关键期.

    作者:欧阳继斌;杨一鸣;徐文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宝石能谱CT在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宝石能谱CT在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0例体内局部含有金属物并进行CT扫描的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CT方法分析在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作用,实验组运用宝石能谱CT方法分析对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作用.结果 对两组患者金属植入物后伪影重层面的CT值(HU)、SD值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石能谱CT在去除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使伪影情况出现的概率逐渐减少,对临床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医学技术的显著发展,对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黄建宁;丁可;周竖平;黄瑞岁;慕鉴;何飞;刘秋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