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甲状腺素与流产的关系

朱玲娜;孙承谋;邓尚廉;李智琼;简玲玲;王训强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 流产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与流产的关系.方法 随机从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产检的患者中抽取89例单胎妊娠孕妇进行讨论,均在妊娠20周内接受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随访其分娩后,根据其妊娠结果分组,流产组24例,持续妊娠组65例,分析结果.结果 流产组TSH≥2.5 mIU/L率33.33%、自身抗体阳性率66.67%高于持续妊娠组7.69%、6.1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阳性流产率、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阳性流产率高于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阴性流产率、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阴性流产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为预测流产的主要指标,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预测价值更大.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病例报道1例

    剖宫产术作为难产、危急时挽救母婴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已被越来越多产科医生掌握.近年随着一孩剖宫产率的升高、二孩生育政策的开放,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手术的不安全因素随即上升.在西藏区地区,大部分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手术操作及技术水平欠佳,对副损伤的处理能力也欠缺,因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长期的泌尿系或肠道生殖道瘘,甚者危及生命健康.现就高原地区1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进行病例报道及经验总结.

    作者:莫金凤;赵希;央金;达瓦措姆;周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社康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采集患者新鲜晨尿作为检测标本,测定其尿液标本中的尿糖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并计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后发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呈正相关,P<0.05.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均>0.7.结论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予以灵敏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标志物.

    作者:徐楚燕;潘旭东;田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型鉴定玻片法和试管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玻片法与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州275例健康居民无偿献血标本,分别采取玻片法、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从而判断其影响因素.结果 试管法和玻片法在鉴定结果上差异小,试管法准确率相对较高.其影响因素有假凝集、冷凝集、自身凝集、易误将冷凝集当做定型、定型时抗原减弱.结论 采取科学血型鉴定方式,可有效减少血型鉴定差错,避免血型鉴定差错事件.

    作者:郭兆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TEG)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指导作用研究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18年12月需用血的100例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均为患者施以TEG检测、常规凝血检测,记录常规凝血、TEG指导用血情况.结果 常规凝血、TEG对用血的指导情况区别较大,整体而言,TEG指导效果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检测所用血量较低,且对患者用血的指导更为准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分布分层研究

    目的 分析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分布分层状况.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6,832例至綦江及周边地区医院体检的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采集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并对HPV-DNA进行基因分析,并结合妇女的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32例样本中检出2,156例,其中高危型HPV检出896例,其中以16型、52型的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高危型H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以及年龄分布差异,这提示HPV疫苗接种计划需要考虑亚型与年龄差异.

    作者:李冬梅;周臣敏;胡明林;李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对于输血安全产生的影响,以保障输血的及时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患者均需要进行输血,对本次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200份展开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之中检验出6人不合格,2人假阳性,3人阳性,以实验室检验步骤作为依据,采取了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后,输血患者并未发生任何的输血事故.结论 在患者输血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需要应用输血实验室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严格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有效的提升了输血的安全性,在为患者输血之前展开输血前检测实验,可选择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输血质量.

    作者:史华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产妇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瘢痕子宫产妇进行足月妊娠经过阴道试产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产妇为对象,对照组主要为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足月的产妇为调研对象(60例),观察组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60例),并针对阴道试产的成功率和相关指标做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妇中通过阴道分娩的产妇有49例(81.7%),观察组则有43例(73.3%),成功率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比了产妇的总产程、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10%,两组中以对照组更低,效果整体更佳.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产妇而言,由于其首次妊娠后存在瘢痕子宫,在后期阴道试产的过程中产程潜伏期会略低于正常妊娠的产妇,但是从安全性、可行性上仍然能够得到保证.这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对产妇再次造成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路艳清;王雪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评估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12月,根据患者是否有血管病变存在将其分为有血管病变患者(n=30)和无血管病变患者(n=30),另选取本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凝血四项检测和血脂检测,对其凝血四项指标、血脂四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以及FIB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有血管病变患者的PT、APTT、TT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患者,FIB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中,有血管病变患者的TC、TG以及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其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应用于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中对血管病变诊断、临床治疗指导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预防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酩珩;李世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PCT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水平为(12.03±4.63)ng/mL,对照组患儿PCT水平为(0.31±0.12)ng/mL,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15.28,P<0.05).研究组检出PCT阳性116例,占90.63%,对照组检出PCT阳性27例,占21.0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检测可准确对小儿感染性肺炎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涛;张亚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04例颅内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治疗组(n=52)和术中超声影像组(n=52),进而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术中超声影像组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比较得知术中超声影像组KPS评分明显偏高,并且术中超声影像组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将术中超声影像治疗措施运用到颅内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

    作者:宗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行产前检查的210例孕妇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验项目,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包含HBsAg、HBeAg、HBsAb、HBeAb、HCV、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及高危妊娠(包含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阳性检出率(10.5%)明显高于对照组(1.0%),研究组患者高危妊娠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患者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有助于临床尽早发现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潜在危险因素,并及时给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从而有助于降低其高危妊娠发生率和提升其生育质量.

    作者:宋少华;李莉娟;赵秋婵;李丽华;方晓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对照研究结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的体检者,共2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研究组100例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体检者的红细胞(RW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体检时的血常规检验项目中,静脉血血常规检测效果较末梢血更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传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未并发感染性疾病),观察组50例(患者并发感染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进行β2-M、PAB、CRP、PCT(β2微球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蛋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指标,评估感染组患者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β2-M、CRP、PCT检测值均较高,PAB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PCT检测阳性率高于β2-M、PAB、CRP(P<0.05).结论 四种蛋白检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检测的重要指标,但PCT检测阳性率更高.

    作者:黄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脂肪肝与血脂、转氨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血脂、转氨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男女各100例中通过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共29例,在200例患者中患病率达15.5%,其中男性高于女生,男性患病率18.0%(18例),而女性11.0%(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59岁之间脂肪肝患病率较为突出,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患者29例(31.1%),其中9例有高脂血症,占脂肪肝患者的31.0%,是血脂正常者患病率的2.9%,表明高脂血症患者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中与非脂肪肝阳性检出,ALT升高有18例占阳性率62%,而非脂肪肝阳性2例,占阳性率6.8%.AST升高有13例,占阳性率44.8%,而非脂肪肝阳性1例,占阳性率3.44%,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体育锻炼,注意日常饮食习惯,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疗,以阻止患者肝脏损害的发生.

    作者:高洪元;颜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50例上呼吸机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15.9±1.2)d明显短于常规组(22.3±1.3)d,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干预配合,可大大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思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评价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35例冠心病患者和112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03±0.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75±0.64)mmol/L、(10.23±2.48)mg/L和(17.30±6.30)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2%.结论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这三项指标单独检测更大.

    作者:褚万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本文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避免误差的措施.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主要原因包括标本采集、标本检验与送检、病人自身原因等.因此,血液检验当中,有诸多原因会给血液检验标本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对各项血液检验工作要加以规范,从而让血液检验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钱彦东;何金艳;金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福州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与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性疾病表现形式的特点,为降低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对267例消化道、273例皮肤、243例呼吸道、248例精神患儿进行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测定.分析上述四种系统性疾病患儿与不耐受食物的表现形式.结果 1,031例患儿中常见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86.0%(887/1,031).其14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布不同,各病种中均以鸡蛋、牛奶检出阳性率较高;但>3岁患儿,四种病种均以鸡蛋检出阳性高,≤3岁患儿均以牛奶检出阳性率高;患儿多种食物不耐受在四种疾病中表现:>3岁患儿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系统性疾病患儿分别为:82.9%、77.6%、69.6%、69.8%;≤3岁患儿分别为:78.37%、62.6%、68.1%、51.6%;中重度食物不耐受中:>3岁患儿分别为:84.5%、83.6%、85.3%、77.8%;≤3岁患儿分别为:83.7%、77.0%、75.1%、68.2%.两组年龄段患儿中,多种和中重度食物不耐受均以牛奶、鸡蛋为主要不耐受的两种食物.结论 福州地区患儿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系统性疾病患儿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四种疾病中表现形式不同.根据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早期发现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本地区调节饮食结构,指导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忠龙;陈凤娇;林珊;黄林娟;林洁;陈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抽选我院160例住院输血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检验方法.研究组: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方法.结果 研究组的中正向定型准确率100%与反向定型准确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正向定型准确率86.25%与反向定型准确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师检验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更符合需求,安全可行性强,准确率与灵敏度非常高,可作为我院输血检验首先方法.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