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州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

张忠龙;陈凤娇;林珊;黄林娟;林洁;陈皓

关键词:福州地区, 患儿, 食物不耐受
摘要: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与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性疾病表现形式的特点,为降低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对267例消化道、273例皮肤、243例呼吸道、248例精神患儿进行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测定.分析上述四种系统性疾病患儿与不耐受食物的表现形式.结果 1,031例患儿中常见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86.0%(887/1,031).其14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布不同,各病种中均以鸡蛋、牛奶检出阳性率较高;但>3岁患儿,四种病种均以鸡蛋检出阳性高,≤3岁患儿均以牛奶检出阳性率高;患儿多种食物不耐受在四种疾病中表现:>3岁患儿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系统性疾病患儿分别为:82.9%、77.6%、69.6%、69.8%;≤3岁患儿分别为:78.37%、62.6%、68.1%、51.6%;中重度食物不耐受中:>3岁患儿分别为:84.5%、83.6%、85.3%、77.8%;≤3岁患儿分别为:83.7%、77.0%、75.1%、68.2%.两组年龄段患儿中,多种和中重度食物不耐受均以牛奶、鸡蛋为主要不耐受的两种食物.结论 福州地区患儿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精神系统性疾病患儿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四种疾病中表现形式不同.根据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早期发现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本地区调节饮食结构,指导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良恶性疾病的的发生率也日趋上升.医疗技术的提升,加强对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能力,其中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联合检测的运用有效提升了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叙述了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联合检测,还阐述了良恶性疾病鉴别中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联合检测运用的依据以及运用的价值.

    作者:吴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35例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与病因观察

    目的 观察135例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病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贫血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老年贫血患者均接受血液细胞学检查,分析血液细胞学检查的特点、发病原因.结果 135例老年贫血患者贫血的类型为: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贫血成因包括: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以及造血功能减退等.所有老年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者占13.33%(18/135),中度贫血者者占56.30%(76/135),重度贫血者占30.37%(41/135).结论 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检查时,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者较多,而贫血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因此老年人群定期应接受检查,以此及早明确是否贫血、贫血的类型、贫血原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提高老年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阳;李云霞;陈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并归纳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对疾病进行预防与诊断,提高诊断有效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凌莉;韦秀锦;莫秀林;俞广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7月,均给予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且在扫描后观察及评估检出率.结果 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经经阴道超声诊断后未破型未流产异位妊娠90例、未破型已流产异位妊娠4例、破裂型异位妊娠74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宫角妊娠16例、子宫瘢痕妊娠6例、子宫肌层妊娠4例、宫颈妊娠2例;与经腹超声相比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重复性好等优势,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唐飞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35例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结论 该重建手术及方法对保护前交叉韧带,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膝关节僵硬、粘连有益,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龙;应锦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与质控方法分析

    目的 讨论影响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无异常指标的血液标本68例,根据采集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94.12%,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76.47%)(P<0.05).结论 在免疫检验工作中,通过规避多重影响因素,并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检验质量,减少误诊出现.

    作者:甘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站辖区内供血医院接受输血的7,5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血液成分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统计,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人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中血小板发生率高,滤白红细胞悬液、血浆等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次之.通过对参与本次调研的病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输血反应发生发热、过敏的人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年龄、输血史、过敏史都有较大的关系.结论 血小板、滤白红细胞、血浆发生输血反应几率较大,在输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过敏史、输血史及未成年人.

    作者:孙金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78例不同民族产妇、脐带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产妇与脐带血微量元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收集78例不同民族的产妇与脐带血全血标本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在铅、钙、铜、锌元素含量检测中发现产妇的水平高于脐带血的含量,而镁和铁元素含量略低于脐带血水平;产妇外周血铁含量低于正常值的超过半数,占53.8%,并且钙元素缺乏率可达28.2%.在产妇之间比较,微量元素缺乏率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民族的微量元素缺乏率明显高于汉族产妇.结论 产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与脐带血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施琛;白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目的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并分析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间,对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健康体检者开展研究,共132例,用生化促凝管和肝素抗凝管分别抽取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3 mL,而后分离血清和血浆进行肌酐、葡萄糖、二氧化碳、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尿素等项目的浓度测量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均比血清中的低,且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而血浆与血清中的肌酐、二氧化碳与钙离子等的浓度值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均可以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且检测速度快,得报告结果时间短,便利性强,优势好.

    作者:刘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内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记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采用干预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陈斯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常规镜检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性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中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常规法(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准确率较高,可广泛应用到临床.

    作者:吴子娟;覃成;杨友新;韦佳林;谢志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评价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35例冠心病患者和112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03±0.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75±0.64)mmol/L、(10.23±2.48)mg/L和(17.30±6.30)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2%.结论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这三项指标单独检测更大.

    作者:褚万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在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23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血糖检测水平将230例患者分为高血糖组160例及正常血糖组70例.高血糖组160例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两组,分别为105例应激性高血糖、55例糖尿病高血糖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 (1)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及正常血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正常血糖组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组别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能够明确颅脑外伤患者高血糖的性质,可作为颅脑外伤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B超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探究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B超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临床符合率.结果 对比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都能够将患者腹部病变状况确诊,但是多层螺旋CT检查法在患者腹部检出率、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的检查中其检出率较高,建议用其作为主要检查法,必要时可以采用两种检查法联合,提升患者检出率.

    作者:韩冬;许立云;赫崇安;谷爽;张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疟原虫显微镜检查血片制备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疟原虫显微镜检查血片制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到本院就诊人员血液标本25份,染液染色,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 倒扣染色法厚血膜和薄血膜都未见有染料沉渣出现,而平载染液染色法薄血膜上出现染料颗粒沉渣多达50%,扣染法血膜在染液上方,而且斜置,染料颗粒下沉不触及血膜,而平染法正相反,但厚血膜上有细胞成分溶出层阻隔,阻挡了染料颗粒继续下沉,所以厚血膜出现染料沉渣的血片也少见.结论 平染法若出现染料流失,则更会增加血膜上出现染料颗粒沉渣的机会,而扣染法除了可防止染料沉渣污染外,还有脱落的疟原虫不污染其他血片、容易冲洗等优点.

    作者:宋启灵;姚晓琼;李海连;蓝宇利;韦东明;覃利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研究

    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为高血压众多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即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也可出现预后情况欠佳等情况.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大,而及早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罗利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意义评价

    目的 评价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5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组给予微生物检验,两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0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9%高于对照组的82.5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诊治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刚;陈艳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行抗凝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及凝血参数等变化、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血小板膜蛋白-140、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片段等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而氧分压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显著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凝血参数,还能缩短治疗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志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11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血培养阳性患者211例,菌株鉴定到种,同时予以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读,总结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 211株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7.4%(121/211),革兰阴性杆菌占40.7%(86/211),真菌占1.9%(4/211);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有新生儿科、消化内科、儿科等;大肠埃希菌多,有58株(27.4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7株(3.32%);阴沟肠杆菌4株(1.90%);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0.95%);葡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为88株(41.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1株(24.17%)、人葡萄球菌人亚种28株(13.27%)、溶血葡萄球菌13株(6.16%);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4.7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3.8%、42.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25.0%;此外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较低,分别为3.45%、3.45%,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7.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5.2%,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对万古霉素亦保持着97.7%的敏感率.结论 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是血流感染中的主要病原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亚胺培南是针对肠杆菌科较敏感的抗生素,但已出现部分中介或耐药菌株;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其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6例进行研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单用炎琥宁治疗,研究组采取干扰素、炎琥宁联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且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作者:陈俞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