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黄敏

关键词:蛋白检测, 恶性肿瘤, 感染性疾病,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未并发感染性疾病),观察组50例(患者并发感染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进行β2-M、PAB、CRP、PCT(β2微球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蛋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指标,评估感染组患者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β2-M、CRP、PCT检测值均较高,PAB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PCT检测阳性率高于β2-M、PAB、CRP(P<0.05).结论 四种蛋白检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检测的重要指标,但PCT检测阳性率更高.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Hcy、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63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hs-CRP水平及Hcy、hs-CRP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Hcy+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92.06%明显高于单独采用Hcy、hs-CRP检测阳性率60.32%、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联合检验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准确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晏克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评估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12月,根据患者是否有血管病变存在将其分为有血管病变患者(n=30)和无血管病变患者(n=30),另选取本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凝血四项检测和血脂检测,对其凝血四项指标、血脂四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以及FIB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有血管病变患者的PT、APTT、TT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患者,FIB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中,有血管病变患者的TC、TG以及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其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应用于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中对血管病变诊断、临床治疗指导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预防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酩珩;李世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预警及有效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预警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术后高眼压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1例眼睑肿胀,1例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对照组出现4例眼睑肿胀,2例角膜水肿,2例虹膜前粘连,1例前房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并发症少,大限度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意义评价

    目的 评价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5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组给予微生物检验,两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0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9%高于对照组的82.5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诊治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刚;陈艳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7月,均给予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且在扫描后观察及评估检出率.结果 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经经阴道超声诊断后未破型未流产异位妊娠90例、未破型已流产异位妊娠4例、破裂型异位妊娠74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宫角妊娠16例、子宫瘢痕妊娠6例、子宫肌层妊娠4例、宫颈妊娠2例;与经腹超声相比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重复性好等优势,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唐飞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中抽取40例(研究组)进行讨论,再从同时期到我院诊治的甲亢患者40例(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肝功能测定和血清指标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TT3、TT4、FT3、FT4、TSH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P、AST、TBA、DBIL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血清指标均发生异常,临床可用其辅助诊断甲亢性肝病,并评估疾病预后.

    作者:孙承谋;朱玲娜;李智琼;邓尚廉;王训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进行临床检验的标本共计2,400例进行本次研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将时间分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与2017年5月-2018年4月,每个时间段各1,200例,分析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类型标本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呼吸道、血培养、非呼吸道及粪便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发现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各类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1.92%、22.77%、12.32%及8.85%,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各类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7.87%、31.43%、23.53%及19.81%,两个时间段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时间段内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作者:杨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50个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2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两组患者的TC、TG、LDL-C、ApoB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ApoA-1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血液粘度、RBC聚集指数相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RBC变形性则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脂检验,可有效提升临床确诊率以及判断疾病的进程,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供一定的依据,血脂检验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干预化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快速缓解各种症状,又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社康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采集患者新鲜晨尿作为检测标本,测定其尿液标本中的尿糖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并计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后发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呈正相关,P<0.05.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均>0.7.结论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予以灵敏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标志物.

    作者:徐楚燕;潘旭东;田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收集的685份临床免疫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质量控制)与对照组(常规管理),每组40例,对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检验环境温度及湿度、标本的质量、洗液更换情况以及实验人员素质等均会对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干预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2.5%、95.0%,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临床免疫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系统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而提高免疫检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将12,600例HIV抗体初筛标本为研究对象,均运用ELISA法检测,并将初筛试验结果阳性的35例送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作进一步确定;结合ELISA法检测过程作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2,600例实验对象中,有9例HIV抗体阳性,有26例HIV抗体假阳性,初筛试验阳性准确率为25.71%;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可涉及各个检测环节,尤其是①标本、②试剂、③温度、④人员操作技术等.结论 采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过程中,需积极消除各个操作环节中影响因素,以有效避免出现筛查假阳性、筛查假阴性情况,以提高检验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薛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特征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特征.方法 将至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6例GIST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其大标本进行观察分析后,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CD117的阳性率为91.8%,CD34的阳性率为83.7%,CD117与CD34出现同时表达的发生率为73.2%;而S100的阳性率为38.2%,SMA的阳性率为27.9%.各个层次侵袭危险性组GIST的Ki67阳性率如下:高度组免疫标记Ki67阳性率为73.2%,中度组Ki67阳性率为41.8%,低度组Ki67阳性率为24.4%,极低组Ki67阳性率为11.6%;观察比较各组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高及中度侵袭危险性组明显高于低度及极低度组,数据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法是临床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手段,不仅为临床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在证实GIST肿瘤细胞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波;姜立新;胡金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PCT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水平为(12.03±4.63)ng/mL,对照组患儿PCT水平为(0.31±0.12)ng/mL,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15.28,P<0.05).研究组检出PCT阳性116例,占90.63%,对照组检出PCT阳性27例,占21.0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检测可准确对小儿感染性肺炎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涛;张亚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目的 观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实际效果,并对此种测定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标本376例,分别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评估两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获得的检测结果,与ELISA试剂检测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特点,在快速检测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早期检测与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张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68例急性胰腺炎诊治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6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年龄18岁-78岁,平均年龄(46.5±5.6)岁,男女比例:9:8.其中轻症27例,中度重症36例,重症5例.诱因:暴饮暴食28例(41.2%)、胆源性23例(33.8%)、高甘油三酯血症12例(17.6%),其他5例(7.4%).60例(88.2%)以腹痛腹胀为主诉.血淀粉酶:阳性率76.5%.物理检查阳性率:彩超:94.1%,CT:95.6%,MRCP:100%.转归:1例重症AP形成胰腺假性囊肿,3例出现门脉系统血栓;重症死亡1例.结论 AP发病年龄段以中年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因以饮食不当为主,其次为胆源性,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行血淀粉酶、彩超、CT、核磁等检查有助于诊断.AP有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风险,治疗及监测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岳宏宇;丛春莉;李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索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范血清胆固醇升高的解决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所接收的80例血生化检验出现胆固醇异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可能导致患者胆固醇升高的原因.结果 原发性胆固醇升高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继发性胆固醇升高患者人数.糖尿病、LDL-R缺陷和肝脏病变是原发性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患者血清样本的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与患者是否存在脏器病变、遗传疾病以及糖尿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实现对胆固醇升高的有效预防,应对患者的饮食予以充分的关注度,并引导患者适当运动.

    作者:朱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波炉加热法用于培养基熔化的效果评价

    细菌培养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其熔化使用,在熔化过程中,一般多采用电炉加热的方法.而这种传统方法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需要人员值守,电炉功率不能精确控制,加热惯性比较大,培养基容易溢出.二是一旦溢出后,由于电炉丝直接暴露在外,溢出液体容易引起电炉短路.三是电炉加热培养基时由于底部温度高,容易引起培养基焦糊.而用微波炉熔化培养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且快捷、安全,定时后无需人员看守,特别适用于培养基熔化.以下就微波炉熔化培养基的方法与传统电炉熔化法进行比对,以便确认微波炉熔化法的使用效果.

    作者:程长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

    目的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19例筛查结核病的体检者的QFT-GIT结果,比较分析ITRS、发生率及结核杭原(TB Ag)管、空白对照(Nil)管、丝裂原阳性对照(Mitogen)管的IFN-γ浓度.对ITR、标本进行复查,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 年龄段在46岁-94岁的患者ITRs发生率高于1岁-30岁和31岁-45岁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首次检测的ITRS标本经过复查发现,不确定的为100例(91.74%),确定的为9例(8.26%).两组研究对象的TB Ag-Nil与Nil的IFN-γ浓度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确定组患者Mitogen-Nil的IFN-γ浓度高于不确定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经复查为确定的患者阴性6例,阳性3例.结论 QFT-GIT检查不确定性结果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和检测期间的技术以及测试者的免疫情况等存在较大联系,并且实验操作者务必控制技术因素,进而使得ITRs发生率减小,若是出现ITRs,主治医生就应该联用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MTB感染的诊断.

    作者: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衰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业内学者关于重组人脑利钠肽、伊伐布雷定、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心衰药物治疗的疗效和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心衰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丁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