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cy、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晏克东

关键词:Hcy, Hs-CRP, 急性脑梗死, 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63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hs-CRP水平及Hcy、hs-CRP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Hcy+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92.06%明显高于单独采用Hcy、hs-CRP检测阳性率60.32%、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联合检验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准确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甲状腺素与流产的关系

    目的 分析研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与流产的关系.方法 随机从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产检的患者中抽取89例单胎妊娠孕妇进行讨论,均在妊娠20周内接受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随访其分娩后,根据其妊娠结果分组,流产组24例,持续妊娠组65例,分析结果.结果 流产组TSH≥2.5 mIU/L率33.33%、自身抗体阳性率66.67%高于持续妊娠组7.69%、6.1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阳性流产率、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阳性流产率高于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阴性流产率、TSH<2.5 mIU/L伴自身抗体阴性流产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为预测流产的主要指标,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预测价值更大.

    作者:朱玲娜;孙承谋;邓尚廉;李智琼;简玲玲;王训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04例颅内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治疗组(n=52)和术中超声影像组(n=52),进而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术中超声影像组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比较得知术中超声影像组KPS评分明显偏高,并且术中超声影像组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将术中超声影像治疗措施运用到颅内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

    作者:宗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串联质谱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进行常规筛查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足跟血样的采集,将采集得到的血液滴在采血专用的滤纸上,使用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对样本进行处理,采用串联质谱仪进行血片中的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浓度的分析工作.结果 经过对200例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3例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占研究对象总数的1.5%,其中,1例研究对象患有异戊酸血症,2例研究对象患有甲基丙二酸尿症.结论 在对于新生儿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其对于脂肪酸代谢的紊乱、有机酸代谢的紊乱以及氨基酸代谢的紊乱等造成的疾病都能很好地进行检测,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B超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探究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B超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临床符合率.结果 对比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都能够将患者腹部病变状况确诊,但是多层螺旋CT检查法在患者腹部检出率、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的检查中其检出率较高,建议用其作为主要检查法,必要时可以采用两种检查法联合,提升患者检出率.

    作者:韩冬;许立云;赫崇安;谷爽;张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对检验准确性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对检验准确性影响.方法 收集150份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常规组:常规存放标本;观察组:人工溶血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AST、CK、Na+、K+、CK-MB、LDH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LB、TG与HDL指标相比较,差距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发生溶血后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人员对标本溶血的重视度,提高自我能力,从而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作者:李会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ABC分类控制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ABC分类控制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行ABC分类确认.结果 按照ABC分类法确定多重耐药菌重点控制年龄段为60岁以上,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埃希菌属为重点控制菌群,骨伤科、肾病科、普外科为重点控制科室.结论 采用ABC分类控制法与医院感染调查数据相结合,能将感染管理重点对象明确,充分体现出医院特点.

    作者:朱震宏;姜艳;罗德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将12,600例HIV抗体初筛标本为研究对象,均运用ELISA法检测,并将初筛试验结果阳性的35例送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作进一步确定;结合ELISA法检测过程作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2,600例实验对象中,有9例HIV抗体阳性,有26例HIV抗体假阳性,初筛试验阳性准确率为25.71%;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可涉及各个检测环节,尤其是①标本、②试剂、③温度、④人员操作技术等.结论 采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过程中,需积极消除各个操作环节中影响因素,以有效避免出现筛查假阳性、筛查假阴性情况,以提高检验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薛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珠海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妇科、妇产科门诊、皮肤科、健康体检中心等做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妇女(年龄15岁-70岁)(剔除二次复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珠海地区HPV感染现状.方法 用凯普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专用HPV取样器进行样品采集,以荧光PCR技术为平台,采用潮州凯普公司生产的HPV分型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在2,291例筛查样本中,658例呈阳性反应,占28.72%,其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2.64%(478/658),双重亚型感染率为17.33%(114/658),三重亚型感染率为7.75%(51/658),四重及以上亚型感染率为2.28%(15/658).35岁以下的感染者占43.92%,35岁-45岁之间的感染者占32.07%.45岁以上的感染者占24.01%.检出率高的亚型分别是HPV52(22.8%)、HPV16(18.08%)、HPV6(15.65%).结论 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HPV分型检测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HPV感染率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不同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预防性宫颈癌疫苗的研发.

    作者:欧阳敏秀;黄宇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并归纳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对疾病进行预防与诊断,提高诊断有效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凌莉;韦秀锦;莫秀林;俞广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系统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实践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教学系统化培训模式,为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系统化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药师及学生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期进行一般培训教育模式的药师及学生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培训教学模式之下的学生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学生药学相关知识、操作等的考核评价分数以及教学培训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药学教学培训过程中,实施系统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药学考核评分,提升学生临床用药及药学实践服务能力,系统化的教学培训模式值得应用.

    作者:朱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CRP与血常规检测用于儿科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在儿科检测工作中实施血清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2017年8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仅开展CRP检验,观察组则开展血清CRP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下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CRP指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常规检测下阳性率、漏检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的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实施血清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的方式效果显著,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临床价值高.

    作者:杨琳;徐继有;魏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50个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2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两组患者的TC、TG、LDL-C、ApoB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ApoA-1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血液粘度、RBC聚集指数相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RBC变形性则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脂检验,可有效提升临床确诊率以及判断疾病的进程,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供一定的依据,血脂检验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目的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并分析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间,对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健康体检者开展研究,共132例,用生化促凝管和肝素抗凝管分别抽取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3 mL,而后分离血清和血浆进行肌酐、葡萄糖、二氧化碳、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尿素等项目的浓度测量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均比血清中的低,且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而血浆与血清中的肌酐、二氧化碳与钙离子等的浓度值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均可以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且检测速度快,得报告结果时间短,便利性强,优势好.

    作者:刘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8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28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结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尿糖指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3.03±1.82)mmol/L、(38.3±8.6)mg/L;对照组指标为(1.27±0.33)mmol/L、(16.61±3.1)mg/L,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实验组中,男性16例中,尿糖14例,阳性率为87.5%;女性12例中,尿糖7例,阳性率为58.3%.结论 应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测定,能够及早检查出糖尿病,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率,提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慢阻肺患者氧化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7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措施,观察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PaO2、Sp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9%.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氧化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治疗方法的针对性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和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11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血培养阳性患者211例,菌株鉴定到种,同时予以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读,总结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 211株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7.4%(121/211),革兰阴性杆菌占40.7%(86/211),真菌占1.9%(4/211);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有新生儿科、消化内科、儿科等;大肠埃希菌多,有58株(27.4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7株(3.32%);阴沟肠杆菌4株(1.90%);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0.95%);葡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为88株(41.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1株(24.17%)、人葡萄球菌人亚种28株(13.27%)、溶血葡萄球菌13株(6.16%);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4.7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3.8%、42.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25.0%;此外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较低,分别为3.45%、3.45%,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7.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5.2%,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对万古霉素亦保持着97.7%的敏感率.结论 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是血流感染中的主要病原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亚胺培南是针对肠杆菌科较敏感的抗生素,但已出现部分中介或耐药菌株;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Brava粘胶祛除喷剂与酒精法清除胶布痕迹比较

    目的 比较Brava粘胶祛除喷剂和酒精法清除胶布痕迹的应用,便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采用酒精法和Brava粘胶祛除剂清理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有引流管胶布痕迹的300例住院患者的清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rava粘胶祛除喷剂在清除时间、清除后的皮肤改变、患者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酒精法清除(P<0.05).结论 Brava粘胶祛除喷剂对于胶痕清除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减轻护理工作量,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作者:黄尾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50例上呼吸机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15.9±1.2)d明显短于常规组(22.3±1.3)d,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干预配合,可大大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思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60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类法将患儿分成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蓝光治疗方式,常规组仅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鸟巢式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1 d时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指数比较接近(P>0.05);治疗3 d和治疗5 d时实验组患儿的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儿的退黄时间也明显快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中发生哭闹持续、抓伤、擦伤以及暂停照射治疗等情况的患儿例数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率,并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整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李玉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